溪口鎮[浙江省龍游縣]

溪口鎮[浙江省龍游縣]

溪口鎮位於龍游縣城以南23公里,面積113平方公里,是浙江古鎮之一。溪口歷史悠久,自然環境得天獨厚,是龍游南部山區經濟、文化中心。溪口鎮交通便捷,區域優勢明顯,是浙西地區及閩、皖、贛等鄰近諸省市通行浙東南地區的咽喉之處。溪口是個有幾百年歷史的商埠,浙西南山區的竹木材及製品都經溪口集散。下轄25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人口25000人,區域面積112.47平方公里。溪口鎮資源豐富,因其獨特的地埋環境,構成農產品的集散地。被譽為“浙西竹鄉明珠”。全縣35萬畝竹林分布在溪口鎮及周邊鄉鎮。年產毛竹800多萬支、鮮筍5.2萬噸。全鎮初步形成竹膠板、水煮筍罐頭、竹木工藝品、系列竹餐具、竹蓆、竹炭等產業。70餘家竹木加工企業分布全鎮,具有2萬立方米的竹膠板生產企業——騰龍竹業有限公司和中資企業——金銘竹木有限公司座落在鎮工業園區內。

基本信息

概況

溪口鎮溪口鎮

溪口鎮位於龍游縣城以南23公里,歷史悠久,自然環境得天獨厚,是龍游南部山區經濟文化中心。這裡民風淳樸、山清水秀,空氣品質為全年Ⅰ級。溪口鎮交通便捷,區域優勢明顯,是浙西地區及閩、皖、贛等鄰近諸省市通行浙東南地區的咽喉之處。是個有幾百年歷史的商埠,浙西南山區的竹木材及製品經溪口集散。2005年末進行了區劃調整,將原來的靈山鄉與原溪口鎮合併為新溪口鎮,鎮政府駐地為原溪口鎮政府駐地。下轄25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人口25000人。

溪口鎮資源豐富,因其獨特的地埋環境,構成農產品的集散地。一年中春筍、冬筍、茶葉板栗市場十分紅火,遠近聞名。尤以盛產毛竹為著,被譽為“浙西竹鄉明珠”。全縣35萬畝竹林分布在溪口鎮及周邊鄉鎮。年產毛竹800多萬支、鮮筍5.2萬噸。全鎮初步形成竹膠板、水煮筍罐頭、竹木工藝品、系列竹餐具、竹蓆、竹炭等產業。70餘家竹木加工企業分布全鎮,具有2萬立方米的竹膠板生產企業——騰龍竹業有限公司和中外合資企業——晶圖竹木有限公司座落在鎮工業園區內。
溪口鎮溪口鎮

溪口筍竹木工業園區是縣級特色工業園區,享受上級政府的優惠政策和縣府制定的園區優惠政策。總規劃面積2000畝,首期開發500畝,適應有一定加工能力,技術含量和產品附加值較高的筍竹木加工企業落戶園區。鎮內銀行學校醫院、娛樂設施一應俱全,工業園區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實行“一元化”領導、“一個視窗”辦公和“一條龍”服務。在項目審批、土地徵用、工程建設、供水、供電、工商稅務登記等方面充分體現簡便、高效、全程代理的辦事原則。

隨著全球環境保護意識的提高,保護環境的措施力度加大,以竹代木、以竹代塑和替代其它材料將發揮越來越大的替代作用,使筍竹產業的發展更具活力。投資者不僅在竹膠板、竹蓆、工藝品、竹炭、食用筍加工等傳統產業上具有深廣的發展空間,更能在筍竹綜合利用、新產品開發上大有作為。綜合成本較低與具有鮮明綠色特徵的筍竹產業,溪口竹木工業園區必定是您創業發展的天堂。

環境資源

這裡民風淳樸、山清水秀,空氣品質為全年Ⅰ級。溪口鎮交通便捷,區域優勢明顯,是浙西地區及閩、皖、贛等鄰近諸省市通行浙東南地區的咽喉之處。是個有幾百年歷史的商埠,浙西南山區的竹木材及製品經溪口集散。資源豐富,因其獨特的地埋環境,構成農產品的集散地。一年中春筍、冬筍、茶葉、板栗市場十分紅火,遠近聞名。尤以盛產毛竹為著,被譽為“浙西竹鄉明珠”。全縣35萬畝竹林分布在溪口鎮及周邊鄉鎮。

地方特產

溪口鎮龍遊方山茶
一、“方山茶” 位於龍南山區中心位置的溪口鎮,歷來就是遠近聞名的產茶之鄉,鎮東西面合坑源、楓林等村不僅茶園主地條件優越,更因其土地屬香灰土質地所產茶葉具有蘭花香味,加之特殊的加工方法製成的“方山茶”,更受消費者所青睞。多次榮獲省級以上的獎勵,並被評為省級名茶,在今年的中國國際茶博會中又喜獲銀獎。

二、竹筍 溪口鎮以盛產竹筍為主,一年四季均有鮮筍銷售,特別是冬、春筍。由於竹林均立於紅黃壤的山坡上,竹、筍質量上乘。年產冬筍百餘噸,春筍近萬噸,出產竹材200萬支。

三、板栗 溪口既是板栗的主產地,更因其獨特的地理環境,構成為農產品的集散地。板栗交易非常紅火,主要品種有毛板紅、桂花栗魁栗等。所成交量百餘噸,且商品質量好,價格適中。

四、各類竹、筍加工產品 目前我鎮已開發各類竹、筍加工產品數十個。包括:竹篾積成膠合板系列產品。竹蓆、竹餐具系列產品,竹工藝品系列產品及水煮筍四大類,特別是具實用、觀賞價值於一體的竹工藝品產品讓人留戀忘返。

五、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龍游發糕,是經過嚴格的選料,精細的製作,以粳米為主,白糖茶油為輔,按傳統發醇蒸製而成的江南名點。早在明清時期,就一直作為貢品,進貢朝廷。乾隆帝游江南時品嘗龍游發糕後,對發糕的色、香、味、形給以大加讚賞。發糕與“福高”諧音,故千百年來一直作為祥和、吉利之禮品饋贈親友。

歷史名人

溪口鎮湯顯祖
湯顯祖(1550一1616),是明代戲曲家文學家,江西臨川人,以創作《牡丹亭》等“臨川四夢”(又稱“玉茗堂四夢”)聞名於世。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他由廣東調入浙江遂昌任知縣。因為龍游溪口是進出遂昌的必經之路,所以他在遂昌為官的5年中多次經過龍游溪口,留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詩篇和感人肺腑的軼事。

萬曆二十六年,湯顯祖在龍游溪口鎮寫下《題溪口店寄勞生希召龍游二首》。其一:“穀雨將春去,茶煙滿眼來。如花立溪口,半是採茶回。”詩人以“花立溪口”比喻一群美麗勤快的採茶姑娘,讚美之情溢於言表。其二:“忽忽登樓去,長安五度春。云何冷水店,尚有熱心人。”詩人借稱讚“冷水店”(宿店酒樓之名)中的“熱心人”(店夥計),抒發了自己在遂昌為官5年的心境。

張葆靈:張葆靈是個思想進步的國民黨左派人士,早年曾參加同盟會,他在溪口其間,積極宣傳民主科學,組織鎮上的一些進步青年宣傳進步的文明戲,使“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春風得以吹進龍游山區。汪子望吳雄、華崗等人先後走上革命道路,都和張葆靈有著直接關係。他常騎白馬,馳驅於溪口山道之中,終使改良造紙傳習工場得以順利創辦,為我縣土紙生產的改良開創了先河。他在溪口七年,時間並不很長,但現在仍有口碑在民間留傳。

泥腿子走上國際大講堂:1989年7月26日,國際竹業學術會議在南京。龍游縣壓板廠傅琦走上莊嚴的講壇,宣讀他的論文《高溫度竹膠板產品開發和利用》。1991年,他被評為衢州市有特殊貢獻的拔尖人才。

經濟成就

05年8月,由義烏溫州客商投資3000萬元的金輝竹業有限公司在溪口竹木工業園區開工建設,這家生產竹地板和竹板材下游產品的企業,從7月份簽約到8月份動工,整個過程只用了一個月。

溪口鎮唐志方花木場
嚴把項目質量關,確保入園項目的履約率、開工率、資金到位率、投產率和貢獻率,是溪口黨委政府繁榮竹木工業園區、抓好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溪口竹木工業園區從2002年建設以來,共吸引了15家企業落戶,目前15個項目全部開工建設,履約率和開工率達到100%,資金到位率和項目投產率達到57%,去年年底項目投產率也將接近100%。這批實力強、帶動產業集聚發展的招商引資項目成為溪口經濟發展的生力軍,去年溪口竹木加工園區新增工業產值突破億元大關。

在做好招商引資文章的同時,溪口鎮積極鼓勵現有企業進行技改。以此來提升企業產品檔次、擴大生產規模。天時食品有限公司原來只是一家竹筍加工企業,由於是季節性生產,企業廠房得不到充分利用,2003年,企業根據溪口的產業優勢,投資600多萬元,新上竹地板加工項目,經過兩年的技術改造,去年竹地板產值將達1200萬元,利潤140萬元。與此同時,企業還新上了旅遊帳篷項目,全年自營出口達100萬美元,在有效利用閒置資產的同時,企業實現了產業鏈條的延伸,增強了企業的活力和競爭力。

另據統計,隨著竹木加工園區產業集聚效應的顯現,溪口筍竹企業發展到98家,去年1-7月份,全鎮筍竹加工企業實現產值1.6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4.8%。

溪口工業總產值由2002年的2.2億元,擴張到2004年的3.4億元,去年工業總產值將突破4.5億元,實現了三年翻番。

新的一年,鎮黨委、政府始終抓牢招商引資主線,牢牢把握靈山、溪口合併帶來的機遇,通過整合資源,不斷拓展工業園區和集鎮的發展空間,今年的經濟發展將會更加穩健、紮實,一定會有新的更大的突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