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點率

準點率,又稱正點率、航班正常率,是指航空旅客運輸部門在執行運輸計畫時,航班實際出發時間與計畫出發時間的較為一致的航班數量(即正常航班)與全部航班數量的比率,表征承運人運輸效率和運輸質量。由於民航運輸相對對火車、輪船和汽車運輸而言,受到客觀條件如天氣、空中管制、機械故障等因素影響較大,所以,準點率更為經常用於衡量航空公司的運行效率和服務質量。

準點率計算方法

航班準點率的具體計算方法是:在最近30天內,航班降落時間比計畫降落時間(航班時刻表表定時間)延遲30分鐘以上或航班取消的情況稱為延誤。將出現延誤情況的航班數除以30天內實際執行的航班數量得出延誤率。準點率=100%-延誤率。

準點率排名

中國民航近年航班準點率如下,稍高於國際航協的航班平均正點率,在國際上處中上水平。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81.99% 81.48% 83.06% 82.65% 81.90% /

2010年7月份中國民航各航空公司與機場準點率前幾名排名如下。
南方航空 71.3% 海南航空 68.7% 國際航空 67.1%
天津航空 73.4% 四川航空 67.9% 山東航空 64.6%
昆明機場 77.3% 重慶機場 71.6% 首都機場 69.0%
烏魯木齊 79.2% 蘭州機場 77.0% 貴陽機場 75.5%

準點率查詢

目前可使用民航資源網數據分析中心的“航線運力數據分析系統”與“飛友網”的航班準點率欄目查詢某航線航班歷史準點率信息。

航班延誤救濟措施

預防措施

1.預訂機票時使用民航資源網數據分析中心的“航線運力數據分析系統”提前查詢航線航班歷史準點率信息,儘量選擇預訂歷史準點率較高的航班機票。
2.使用“非常準”等網站的航班延誤智慧型預報、航班不正常跟蹤服務。
3.關注天氣措施,出發當天及時與航空公司及機場的問詢處取得聯繫。
4.投保航班延誤保險。

善後措施

1.及時要求改簽其他航班。
2.要求提供餐食(處於用餐時間)與住宿(延誤6小時並晚至凌晨0點後)。
3.向航班延誤保險的承保人要求賠償(在符合條件時,一般為延誤4小時以上)。
4.向承運的航空公司要求賠償(在符合條件時,一般為延誤4小時以上)。
5.不可罷乘、霸機,否則可能導致受到警方的治安處罰。

獎懲機制

中國民用航空局目前已建立了保障航班正常的獎懲機制,即延誤航班統計和警告,每15天公布一次延誤信息,對排名後20位,且航班正常率在50%以下的國內航班進行一次內部警告通報,每月發布警告通報兩次。
由於航空公司自身原因每月受到兩次警告的航班,經批准,從下月起取消其本航季該航班。對因空管、機場、油料等原因造成航班延誤的,要查明原因,給予必要的處罰。
此外,對於航班延誤4小時以上,因航空公司飛機調配和自身服務等方面原因引發群體性事件,造成重大社會影響的,取消航空公司該航班本航季時刻,並不再受理下一航季航班時刻的申請。

航班延誤經濟補償指導意見

2004年7月1日,民航總局出台《航班延誤經濟補償指導意見》,主要內容如下:
一、航空公司因自身原因造成航班延誤標準分為兩個,一個是延誤4小時以上、8小時以內;另一個是延誤超過8小時以上。這兩種情況,航空公司均要對旅客進行經濟補償;
二、補償方式可以通過現金、購票折扣和返還里程等方式予以兌現;
三、在航班延誤的情況下,為了不再造成新的延誤,經濟補償一般不在機場現場進行,航空公司可以採用登記、信函等方式進行;
四、機場應該制止旅客在航班延誤後,採取“罷乘”、“霸機”等方式影響後續航班的正常飛行。

準點率影響因素

天氣原因

目前,天氣原因是造成航班延誤的主要原因,一般認為,天氣惡劣是顯而易見的,造成航班延誤旅客能理解,其實不見得。
民航方面目前對於因天氣惡劣造成延誤的解釋是:天氣原因,不夠飛行標準,不能按時起飛.一般民航服務人員往往和旅客一樣也不了解具體是什麼惡劣天氣影響航班的。旅客角度來看:天氣惡劣就是大風大雨大霧,飛機就可能無法起降,航班就要延誤。而這種認識是片面,也就會造成很多誤解,認為民航方面在騙人,尤其是出現有的航班能走,有的又走不了的情況下。
“天氣原因”簡單的四個字實際包含了很多種情況:出發地機場天氣狀況不宜起飛;目的地機場天氣狀況不宜降落;飛行航路上氣象狀況不宜飛越等等;
為了確保飛行安全,符合飛行、起飛、降落的天氣標準有不少,這裡首先介紹天氣狀況對一次航班飛行的影響出現在哪些地方,有助於你的理解
--出發地機場天氣狀況(能見度、低空雲、雷雨區、強側風):
--目的地機場天氣狀況(能見度、低空雲、雷雨區、強側風):
--飛行航路上的氣象情況(高空雷雨區):
--機組狀況(機組技術等級、分析把握當前氣象及趨勢作出專業的決策)
--飛機狀況(該機型對氣象條件的安全標準、符合安全的前提下某些機載設備失效導致飛機不宜在該天氣狀況飛行)
--因惡劣天氣導致的後續狀況(多指機場導航設施受損、跑道不夠標準如結冰、嚴重積水等)
常見的情形釋疑
疑問1:目的地機場所在城市天氣狀況良好,能見度佳,為什麼還是因天氣原因延誤?
答:目的地城市天氣良好無大雨無大風,旅客十分不理解,確仍然延誤,目的地機場所在城市天氣狀況良好不代表該機場適宜飛機降落,覆蓋在機場起飛降落航道附近是低雲、雷雨區是導致這類型延誤的常見因素,
知識點:為確保飛行安全,飛機即使處在自動降落狀況,在降落前的一定高度(一般為60米)飛行員也必須完全能見跑道及地面狀況,如果此時無法能見跑道,是不允許降落的。
疑問2:目的地機場所在城市天氣狀況良好,能見度佳,該機場也起降正常,為什麼還是因天氣原因延誤?
答:這種情況往往是因為飛行航路的氣象狀況不宜飛越,無法通過,比如雷雨區,這種情況飛機往往只能在地面等待
知識點:一旦在狹窄的航路上出現雷雨區等狀況,某些條件下可採取饒過雷雨區的方式通過,但出於飛行安全和國防需要,民航航路是嚴格受限的,可饒飛、迴旋的餘地很小,雷雨區較大時,此方法就行不通了?
疑問3:同樣是飛往某地的航班,為什麼有些能走,有些卻被告知因天氣原因走不了?
答:出現這種情況的可能性很多,首先要明確的是飛機起降的標準與飛機機型有關, 同樣的機型在各航空公司定的具體安全標準也可能有差異,機長對當前氣象及趨勢作出決策也會有所不同。取決於機長對飛機狀態、機場、氣象等判斷後的決定。民航法規定,“機長發現民用航空器、機場、氣象條件等不符合規定,不能保證飛行安全的,有權拒絕飛行”。
疑問4:為什麼快到目的地機場才告知因天氣原因無法降落而備降其他機場或返航,而有些飛機又能正常落地?
答:雖然民航氣象部門依靠先進的設備會不斷發布比較準確氣象變化趨勢預報以利於航班運作和調度,但天氣情況是不斷變化的,也難以很準確的判斷,這就會出現到快落地時天氣情況突然惡化導致飛機無法降落,出於安全考慮或油量不足以繼續盤鏇等待天氣好轉,飛機就不得不備降其他機場。
天氣不斷在變化,可能是短時間的惡劣天氣。這就會出現5分鐘前和5分鐘後的天氣都允許飛機降落,而你的飛機正好趕上那陣惡劣的天氣狀況而無法降落,這也是常見的現象,同時,如前所述,當天氣處於標準邊緣時,能否降落由機長決定。機長認為天氣不宜降落備降其他機場或返航是應該絕對支持的。
關於天氣原因延誤航班要請旅客注意的關鍵點是:
天氣原因絕不僅僅是指目的地機場所在城市的天氣狀況,飛機起降不怕大風大雨,影響的關鍵氣象因素是能見度、機場起飛降落航道附近的低雲、雷雨區,強側風,你眼前的天氣晴朗,航班卻因天氣原因而延誤是正常的。

航空交通管制(流量控制)

遇到這種情況,民航的解釋就更少了,因為認為不是自身原因,也無法改變這種狀況,只能老實聽候通知,旅客你急也沒用。
旅客角度而言,機坪上沒幾架飛機,哪來的流量,管制什麼?騙人吧,目的地機場一切正常,根本沒有管制,其實流量控制普通旅客是看不出來的,表面上看似乎一切正常。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而現實中,民航飛機在空中就如同汽車在地面一樣是要受諸多因素的限制和影響的,總之,民航飛機是在有限的空間、有限的時間和有限的條件下起飛、降落和飛行的。目前,部分繁忙機場空中交通處於超負荷運轉,飛機離港往往在地面滑行甚至等待較長時間,這也是正常現象。
航空管制對一次航班飛行的影響主要是兩方面的原因
1.流量控制:近年來,中國民航發展迅速,航班量急劇增加,而相應的地面設施、導航設備、服務保障方面發展緩慢,航路結構不合理,無法適應當前高速發展的民航業,尤其是目前我國因確保國防安全等原因,對空域實行嚴格限制,空中禁區多,軍方負責組織實施全國飛行管制工作,民航方面可調節的余度很小,近來情況有所改善,部分航路也實現雷達管制,有效緩解了空中塞車現象,但整體上進步不大。這裡說的是正常的流量控制,其實導致流量控制的原因還有很多,如空中或機場出現一些意外情況,這裡就不在多介紹啦?
2.空軍活動:這種情況涉及國防機密,往往來得突然,一句話,管制,相關民航的飛行都要受影響,或在地面等待,在空中的或返航或就近降落其他機場等待,遇到這種情況,只能等待,沒有理由,沒有預計時間,一切都是最高機密。以廈門為例,這種情況造成的航班延誤占的比例還不小,尤其在東南沿海軍演、海峽兩岸關係緊張時,遇到較多。一般而言,空軍活動會選擇天氣良好的白天進行,一般情況主要管制廈門飛經汕頭方向的出港航班,也就是廈門飛往東南亞的國際航班,飛往港澳的地區航班、飛往廣州、深圳、海口、昆明等區域的航班均受影響,嚴重時,這些方向來的航班也將受影響,或就近備降,或返航。管制時間少則半小時,多則3、4小時,一解除管制,空域往往又大量塞機,繼續出現延誤,管制一次,可以打亂當天幾乎相關機場所有的航班運行,令民航無所適從。
常見的情形釋疑:
疑問1:飛機上完客,艙門關閉,一切準備就緒,為什麼長時間不走,旁邊的飛機怎么都走了,就我們走不了啊?
答:很顯然,你碰上了流量控制,此時飛機正在排隊等候機組一般會向旅客解釋目前處於流量控制,正在等待航管指令,其他飛機能正常離港,可能目的地、方向不一致,沒有受到本次流量控制的影響
疑問2:飛機一切準備就緒,滑行一段時間又停下來,走走停停的,為什麼長時間不起飛啊?
答:飛機此時應該要準備起飛啦,機場跑道有限,此時可能落地和起飛的飛機較多,正在按一定的安全間隔依次進入跑道起飛。部分繁忙機場或一般機場的尖峰時段,空中交通處於超負荷運轉,地面交通也是如此,飛機離港往往在地面滑行甚至等待較長時間,這也是正常現象。
疑問3:既然有流量控制,為什麼不晚點登機,而長時間悶在狹小的客艙里飛機?
答:流量控制是常事,一般時間不長,但是同一方向的航班可能很多,你的航班準備就緒,就可以向管制部門及早申請,越早申請,等待時間會越短,這和平時排隊買東西是一樣的。如果長時間等待,那可能你碰到的就不是正常的流量控制啦!另外,由於其他原因導致管制而沒有預計時間,這就要求飛機按預定先準備好,空域隨時都有可能開放。可不能等到管制解除了再登機,到時等你準備好了,又可能碰到下一輪的管制。
疑問4:為什麼因流量控制長時間等待,到後來又說走不了,要下飛機到候機樓等待,甚至到了跑道上準備起飛又滑回來等待,這不折騰人嘛?
答:正常流量控制是有預計時間的,機組會根據情況決定旅客登機後等待或在候機樓等待,但是如上所述,某些時候空中管制是沒有預計時間,隨時可能解除管制,空域開放時間可能是短時間的,這就要求飛機先作好準備工作,如果時間等待太長,又沒有很明確的訊息何時能起飛,考慮到旅客舒適的問題,會出現等待很長時間後又下飛機到候機樓等待的情況,這也是不得已的。情況是不斷變化的,當空中或目的地機場出些一些意外情況,也可能導致你坐的飛機上了跑道臨近起飛了又不得不滑回等待。
關於航空管制延誤航班要請旅客注意的關鍵點是:
遇到航空管制,旅客急,機組也急,不過也沒辦法,只能耐心等待,長時間等待沒個準,不是機組騙你,確實不知道。

機械故障

旅客臨上飛機或上了飛機後飛機出現故障不得不下飛機等待,有時候飛機起飛後才被告知飛機出現故障不得不返航或就近降落,碰到這些情況,旅客除了要忍受航班延誤帶來的不便,心裡還會犯嘀咕,對安全擔心,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旅客關心的是故障修復到底要多長時間,再次上飛機更關心的是飛機故障徹底排除了嗎?這裡簡要介紹飛機的日常維護和故障後維修的一般程式。
首先請旅客要放心的是,飛機的安全係數是在不斷提高的,飛機越來越先進,在飛機的所有重要特性方面都具有層層余度和多重備份系統,飛機都有詳細的定期維護計畫,每隔一段時間都要對相應的系統、設備進行徹底檢查、更換部件,即使該系統、設備工作一切正常,根據長期以來形成的維修經驗,絕大部分的故障隱患都會在這些例行檢查中得到及時處理,但再完善仔細的例行維護也無法保證飛機設備不會突然出現故障,這往往不是正常的例行檢查就可以避免的,機務維修人員、機組人員和先進的機載計算機也會隨時監視著飛機的任何情況,凡對飛行安全構成威脅的問題都將在繼續飛行之前解決。當然,為了確保全全,徹底排除故障隱患勢必造成一定程度的延誤,這也是值得,畢竟,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飛機一旦在執行航班任務期間出現故障,機務人員按照維護程式要進行必要的檢查,加以判斷,對故障現象進行分析,找到故障源頭,然後再進行相應的排除故障工作,比如換掉故障件等等,排除完故障後,還需填寫相關維修記錄,還可能要進行一定的測試工作,以確定是否修復好。整個排除故障的過程是需要一定時間的,即使是一些小故障,也要有嚴格的一套維修檢測程式要做,這些都是為了確保飛行安全。
一般來說,如果飛機故障地為該航空公司基地,處理故障時間較快,即使是大故障一時難以修復,由於在基地,也比較容易調配,延誤時間會較短。
如果飛機故障地為外站,當地可能缺少必要的檢修設備、零件和維修人員,這種情況造成延誤所需時間確實很難講,這與故障具體情況、當地機務維修能力有關,如果是大故障一時難以排除,即使另派飛機來也需要較長時間。
常見的情形釋疑:
疑問1:為什麼要準備起飛了或剛起飛不久,才告知飛機出現機械故障,要滑回或返航,怎么檢查的啊,是不是準備工作沒作好?
答:這是常識問題,和其他設備一樣,有些故障平時是無法發現的,不用是不知道好壞的,在用得過程中才可能發現問題。
疑問2:為什麼飛機故障後要修理多久也不清楚,時間一推再推的,沒個準?
答:排除機械故障需要時間,維修部門有大致的估計,但在檢修中若發現新的故障或維修過程中出現某些意外情況也會導致時間延長。
發生故障後,機務在查找故障原因過程中,是無法知道到底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排除故障的,此時,旅客急於詢問到底需要多長時間才能修好,是很難得到滿意答覆的,服務人員往往是應付了事,待維修人員查清故障原因後,才會有一個大概的排除故障時間了,此時就會通知相關部門作好相應準備啦。
疑問3:為什麼飛機故障後修好了,再次起飛後又出現故障再次備降或返航,有沒有檢修好啊,這不是拿旅客生命開玩笑啊?
答:首先你再次碰到的故障並不一定是剛才維修的,不存在沒有檢修好就起飛的情況,其次,修好的部件設備同樣可能再次出現故障,這也是沒辦法預計的,當然也可能是維修人員沒找到故障的源頭,導致表面出故障的設備修好後,一段時間後又再次出現同樣的故障。
疑問4:為什麼飛機故障後也沒看見維修人員在修理啊?
答:維修人員可能在飛機駕駛艙或電子設備艙進行設備測試、換件,飛機故障後維修可不是都要擺個很大的場面和需要很多維修人員、設備的。
當然也可能飛機故障所在地缺乏航材或無法維修,在等待航材備件或基地派人來修理,這樣你可能要等待較長時間啦。
關於機械故障延誤航班要請旅客注意的關鍵點是:
民航的首要是安全,為了保障安全,什麼都是可以犧牲的,在排除故障過程中,可能時間一在推遲,這不是欺騙,這是對安全負責,也是對廣大的旅客負責。

旅客原因

造成航班延誤的原因多種多樣,有的屬於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值得重視的是,一些人為因素已成為造成航班延誤的“新的增長點”。據統計,因旅客原因導致的航班延誤占不正常航班的3%,和因飛機故障造成的延誤數量相差無幾。
常見的情形有:
旅客晚到,在航班辦理登機手續截止時間之後才趕到。為了方便旅客,機場、航空公司會儘量幫助這些晚到旅客順利趕上該航班,但這也勢必造成該航班的延誤,這些優質服務在某方面也助長了部分旅客習慣性晚到。
提醒旅客注意的是,為了不影響整個航班運行計畫,尤其是目前狠抓正點率,這些晚到旅客更多接受的是誤機被迫改搭後續航班的結果。
通知上飛機時旅客不辭而別,嚴重影響航班運作,尤其是直達旅客在飛機經停機場走了。 因為一旦發生旅客不辭而別或其他原因沒有登機,為了保證廣大旅客的安全,必須確認該旅客沒有遺留任何物品在飛機上,對客艙、所有託運行李進行全面檢查,即使該旅客沒有託運行李,同時為了對旅客負責,航空公司須將該旅客所交運的行李從飛機上卸下,以免發生旅客、行李不在同一地點的情況。如果你是過站旅客,由於無交運行李的具體清單,這個工作的執行將很費很費時間。
一些常坐飛機的旅客,在通知登機後,往往拖到飛機起飛時間到了才登機。旅客認為辦好手續後飛機一定會等他,在繁忙機場,一個航班早一分鐘登機結束,機組就早一分鐘向航空管制部門提出離港申請,這帶來不僅僅是提前一分鐘起飛,有可能是十分鐘甚至更多時間,筆者遇到過一次,因旅客遲上飛機,待機組準備離港,天氣變壞,最終導致航班取消,過夜,航空公司、乘客為此受損失都不小,當然,碰到這種極端情況很少見,但因為旅客晚到等原因造成後續的影響不是你想像得那么微不足道! 旅客辦完乘機手續後到候機樓內購物、看書、打電話、用餐,不注意聽登機廣播。導致機場方面不斷廣播找人,飛機不得不等待,最終也可能導致旅客誤機無法成行。國際中轉航班在辦理出入境手續時由於旅客證件等問題,耽誤時間。海關邊檢等相關部門依規定進行嚴格的出入境檢查,出於安全考慮,這些檢查有時需要較長時間,影響到航班的正點。一旦發現旅客證件不合格,該旅客將無法繼續登機,所託運行李等將被找出並卸下,由於是過站旅客,無交運行李的具體清單,這個工作的執行很費時間。旅客因航班延誤等其他服務問題霸占飛機或拒絕登機等過激行為。這種情況偶有發生,最近由於賠償等問題這類因延誤而導致更嚴重的延誤事件越來越多,旅客在維護利益的同時,也是在侵害後續航班旅客的利益,同時 強占飛機等過激行為其實已經屬於違法行為。其他如旅客上了飛機突然要下飛機;旅客攜帶上飛機的行李過多;旅客突發疾病等等。
關於旅客原因延誤航班要請旅客注意的關鍵點是:
減少航班延誤,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旅客。
請提前到達機場辦理手續,注意所乘航班的登機時間,聽到登機廣播後,儘快上飛機,如需改變行程,請與工作人員聯繫。

飛機晚到(飛機調配)

這實際上不是一個延誤的原因,所有其他具體情況造成航班延誤的後續航班,民航都統計為飛機晚到,所有飛機晚到的原因民航都稱為飛機調配。
一般來說,一架飛機一天要執行6到10個國內航班,要在天上飛10個小時左右,再加上飛機在地面上下客、清潔、裝卸貨、例行檢查等過站時間,一般每天運行16小時左右。每架飛機的航班計畫都預先排好,周鏇餘地不是太大。前一航班出現任何疏漏都可能引發後續航班的連鎖反應,往往越到後面延誤時間越長。
現實狀況來說,我國航空公司規模較小,即使三大航空集團在運作中也是劃分成分公司在獨立運行,效率較低,可供調配的餘地很小,航線、機場等配套不是很完善,導致航班運行整體效率偏低,一旦發生意外情形,應變、調配能力較差,目前各航空公司也在積極調整,加強調配能力,儘量提高航班運行效率,減少航班延誤的發生。
疑問1:航班因為種種原因延誤了,航空公司為什麼沒有備用機來及時疏解?
答:專門準備備用飛機是不可能的,這將會大大增加公司運營成本,就實際情況來說,航空公司也有這方面的準備,在作航班計畫時都會留有一些餘地,每一天都有些飛機的航班任務不多,都有一些備勤機組隨時待命中,就是用於臨時調配以便應付意外情況的出現。儘量縮短航班延誤的時間。
疑問2:航空公司因為航班出現延誤而取消航班、合併航班,侵犯了旅客權益。
答:其實許多時候取消、合併航班正是為了維護旅客利益。為了解決前一航班延誤影響後面航班這個問題,航空公司會選擇取消或合併航班的方案,使航班運行秩序儘快恢復。
疑問3:為什麼時間一推再推,情況一變再變,是不是在騙人啊
答:目前旅客對延誤航班意見最大的就在這,航空公司在騙人,這實際上也是不斷提供延誤信息帶來的一個弊端,每個航空公司都有一個調度中心,在全盤掌握精心調配所有飛機的運行,一旦某一環節出問題,如飛機故障、某機場關閉等等上述造成延誤的事件發生後,都會對整個航班運行造成影響,調度中心會根據情況及時進行調整,目的是儘快恢復正常的航班運行,同時通知後續航班作相應準備,並會有估算出一個大概延誤的時間,但是,情況是在不斷變化的,不排除在調配過程中又有新的狀況如再次遭遇延誤導致時間延長發生,導致一些計畫被迫更改,這也就會出現時間一再拖延的情形發生。
關於飛機調配延誤航班要請旅客注意的關鍵點是:
民航方面在出現航班延誤時除非出於保密需要是不會提供虛假的信息的,也完全沒必要,出現前後信息不一致,往往是具體情況發生了變化,或航空公司臨時調配運行造成。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