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逢士

湯逢士

湯逢士,中國古典小說《水滸傳》中的人物,是方臘麾下頭領,杭州二十四名守將之一。後與梁山軍交戰時,被亂槍戳死。

水滸傳的人物。湯逢士,王績,薛斗,南冷恭,張儉,元興,姚義,溫克讓,茅迪,王仁,崔廉明,徐白,張道原,鳳儀,張韜,蘇涇,米泉貝,應夔這二十四個,皆封為將軍。共是二十八員,在方天定行宮,聚集計議。方天定說道:“即目宋江水陸並進,過江南來,平折了與他三個大郡。

基本資料

湯隆獻鉤鐮槍之計,宋江使時遷盜甲請徐寧上山教使鉤鐮槍大破連環馬。呼延灼單騎敗走青州以圖報復,於路夜宿桃花山,湯逢士吳升蔣印衛亨厲天峪張儉張臨姚義祖士遠沈壽恆逸譚高婁敏成貴翟源喬正謝福白飲景德夏侯成王。這時的水滸故事已由許多分散獨立的單篇,發展為系統連貫的整體。元代雜劇盛行,有大量的水滸戲出現,元雜劇和《大宋宣和遺事》所記水滸的人物姓名大致相同,但聚義地點不同,雜劇說的是梁山泊, 《遺事》說的是太行山;雜劇中已有“一百八個頭領”之語,《遺事》只提到了36將的綽號姓名;《遺事》中寫李逵位列第14,燕青位列第28,雜劇中李逵是第13頭領,燕青是第15頭領。凡此種種,可見在《水滸傳》成書以前,水滸故事在流傳中內容細節上頗有異同。這或者同在不同地區流傳也有關係。施耐庵正是把這些在不同地區流傳的故事,匯集起來,經過選擇、加工、再創作,才寫成這部優秀的古典名著《水滸傳》 。《水滸傳》的故事最初起源於北宋宣和年間,從南宋開始就成為了民間口頭文學的主要題材。目前流傳下來的根據說書人編成的話本中就有“青面獸”,“花和尚”,“武行者”等。元朝初年,出現了話本《大宋宣和遺事》,描述了晁蓋、吳加亮(吳用)等36人的故事,初步具有了《水滸傳》的故事梗概。元朝,元雜劇中還出現了一些水滸故事劇本。

歷史典故

第一百一十五回 張順魂捉方天定 宋江智取寧海軍
話說宋江和戴宗正在西陸橋上祭奠張順,已有人報知方天定,差下十員首將,分作兩路,來拿宋江,殺出城來。南山五將,是吳值、趙毅、晁中、元興、蘇涇;北山路也差五員首將,是溫克讓、崔、廉明、茅迪、湯逢士。南北兩路,共十員首將,各引三千人馬,半夜前後開門,兩頭軍兵一齊殺出來。宋江正和戴宗奠酒化紙,只聽得橋下喊聲大舉。左有樊瑞、馬麟,右有石秀,各引五千人埋伏,聽得前路火起,一齊也舉起火來,兩路分開,趕殺南北兩山軍馬。南兵見有準備,急回舊路。兩邊宋兵追趕。溫克讓引著四將,急回過河去時,不提防保叔塔山背後,撞出阮小二、阮小五、孟康,引五千軍殺出來,正截斷了歸路,活捉了茅迪,亂槍戳死湯逢士。南山吳值也引著四將,迎著宋兵追趕,急退回來,不提防定香橋正撞著李逵、鮑旭、項充、李袞,引五百步隊軍殺出來。那兩個牌手,直搶入懷裡來,手舞蠻牌,飛刀出鞘,早剁倒元興,鮑旭刀砍死蘇涇,李逵斧劈死趙毅,軍兵大半殺下湖裡去了,都被淹死。投到城裡救軍出來時,宋江軍馬已都入山里去了,都到靈隱寺取齊,各自請功受賞。兩路奪得好馬五百餘匹。宋江分付留下石秀、樊瑞、馬麟,相幫李俊等同管西湖山寨,準備攻城。宋江只帶了戴宗、李逵等回□亭山寨中。吳用等接入中軍帳坐下,宋江對軍師說道:“我如此行計,也得他四將之首,活捉了茅迪,將來解赴張招討軍前,暫首施行。”
宋江在寨中,惟不知獨松關、德清二處訊息,便差戴宗去探,急來回報。戴宗去了數日,回來寨中,參自先鋒,說知盧先鋒已過獨松關了,早晚便到此間。宋江聽了,憂喜相半,就問兵將如何。戴宗答道:“我都知那裡殺的備細,更有公文在此。先鋒請休煩惱。”宋江道:“莫非又損了我幾個弟兄?你休隱避我,與我實說情由。”戴宗道:“盧先鋒自從去取獨松關,那關兩邊,都是高山,只中間一條路。山上蓋著關所,關邊有一株大樹,可高數十餘丈,望得諸處皆見。下面儘是叢叢雜雜松樹。關上守把三員賊將,為首的喚做吳升,第二個是蔣印,第三個是衛亨。初時連日下關,和林銶殺,被林銶蛇矛戳傷蔣印。吳升不敢下關,只在關上守護,次後厲天閏又引四將到關救應,乃是厲天佑、張儉、張韜、姚義四將。次日下關來殺,賊兵內厲天佑首先出馬,和呂方相持,約斗五、六十合,被呂方一戟刺死厲天佑,賊兵上關去了,並不下來。連日在關下等了數日,盧先鋒為見山嶺峻,卻差歐鵬、鄧飛、李忠、周通四個上山探路,不提防厲天閏要替兄弟復仇,引賊兵衝下關來,首先一刀,斬了周通。李忠帶傷走了。若是救應得遲時,都是休了的。救得三將回寨。次日,雙槍將董平焦躁要去復仇,勒馬在關下大罵賊將,不提防關上一火炮打下來,炮風正傷了董平左臂,回到寨里,就使槍不得,把夾板綁了臂膊。次日定要去報仇,盧先鋒當住了不曾去。過了一夜,臂膊料好,不教盧先鋒知道,自和張清商議了,兩個不騎馬,先行上關來。關上走下厲天閏、張韜來交戰。董平要捉厲天閏,步行使槍,厲天閏也使長槍來迎,與董平鬥了十合。董平心裡只要殺,爭奈左手使槍不應,只得退步。厲天閏趕下關來,張清便挺槍去搠厲天閏。厲天閏卻閃去松樹背後,張清手中那條槍,卻搠在松樹上。急要撥時,搠牢了,拽不脫,被厲天閏還一槍來,腹上正著,戳倒在地,董平見搠倒張清,急使雙槍去戰時,不提防張韜卻在背後攔腰一刀,把董平剁做兩段。盧先鋒得知,急去救應,兵已上關去了,下面又無計可施。得了孫新、顧大嫂夫妻二人,扮了逃難百姓,去到深山裡,尋得一條小路,引著李立、湯隆、時遷、白勝四個,從小路過到關上,半夜裡卻摸上關,放起火來。賊將見關上火起,知有宋兵已透過關,一齊棄了關隘便走。盧先鋒上關點兵將時,孫新、顧大嫂活捉得原守關將吳升,李立、湯隆活捉得原守關將蔣印,時遷、白勝活捉得原守關將衛亨。將此三人,都解赴張招討軍前去了。收拾得董平、張清、周通三人骸,葬於關上。盧先鋒追過關四十五里,趕上賊兵,與厲天閏交戰,約鬥了三十餘合,被盧先鋒殺死厲天閏,止存張儉、張韜、姚義,引著敗殘軍馬,勉強迎敵,得便退回,只在早晚便到。主帥不信,可看公文。”宋江看了公文,心中添悶,眼淚如泉。
吳用道:“既是盧先鋒得勝了,可調軍將去夾攻,南兵必敗,就行接應湖州呼延灼那路軍馬。”宋江應道:“言之極當!”便調李逵、鮑旭、項充、李袞,引三千步軍,從山路接將去。黑鏇風引了軍兵,歡天喜地去了。且說宋江軍馬,攻打東門,正將朱仝等原撥五千馬步軍兵,從湯鎮路上村中,奔到菜市門外,攻取東門。那時東路沿江,都是人家村居道店,賽過城中,茫茫蕩蕩,田園地段。當時來到城邊,把軍馬排開,魯智深首先出陣,步行搦戰,提著鐵禪杖,直來城下大罵:“蠻撮鳥們,出來和你殺!”那城上見是個和尚挑戰,慌忙報入太子宮中來。當有寶光國師鄧元覺,聽的是個和尚勒戰,便起身奏太子道:“小僧聞梁山泊有這個和尚,名為魯智深,慣使一條鐵禪杖,請殿下去東門城上,看小僧和他步斗幾合。”方天定見說大喜,傳令旨,遂引八員猛將,同元帥石寶,都來菜市門城上,看國師迎敵。當下方天定和石寶在敵樓上坐定,八員戰將簇擁在兩邊,看寶光國師戰時,那寶光和尚怎生結束,但見:穿一領烈火猩紅直裰,系一條虎勇打就圓□,掛一串七寶瓔珞數珠,著一雙九環鹿皮僧鞋。襯裡是香線金獸掩心,雙手使錚光渾鐵禪杖。
當時開城門,放吊橋,那寶光國師鄧元覺引五百刀手步軍,飛奔出來。魯智深見了道:“原來南軍也有這禿出來。洒家教那吃俺一百禪杖!”也不打話,掄起禪杖,便奔將來。寶光國師也使禪杖來迎。兩個一齊都使禪杖相併。但見:魯智深忿怒,全無清淨之心;鄧元覺生嗔,豈有慈悲之念。這個何曾尊佛道,只於月黑殺人;那個不會看經文,惟要風高放火。這個向靈山會上,惱如來懶坐蓮台;那個去善法堂前,勒揭諦使回金杵。一個盡世不修梁武懺,一個平生那識祖師禪。這魯智深和寶光國師,斗過五十餘合,不分勝敗。方天定在敵樓上看了,與石寶道:“只說梁山泊有個花和尚魯智深,不想原來如此了得,名不虛傳!鬥了這許多時,不曾折半點兒便宜與寶光和尚。”石寶答道:“小將也看得呆了,不曾見這一對敵手。”正說之間,只聽得飛馬又報導:“北關門下,又有軍到城下。”石寶慌忙起身去了。且說城下宋軍中,行者武松見魯智深戰寶光不下,恐有疏失,心中焦躁,便舞起雙戒刀,飛出陣來,直取寶光。寶光見他兩個並一個,拖了禪杖,望城裡便走。武松奮勇直趕殺去,忽地城門裡突出一員猛將,乃是方天定手下貝應夔,便挺槍躍馬,接住武松殺。兩個正在吊橋上撞著,被武松閃個過,撇了手中戒刀,搶住他槍,只一拽,連人和軍器拖下馬來,□察的一刀,把貝應夔剁下頭來。魯智深隨後接應了回來,方天定急叫拽起吊橋,收兵入城,這裡朱仝也叫引軍退十里下寨,使人去報捷宋先鋒知會。當日宋江引軍到北關門□戰,石寶帶了流星錘上馬,手裡橫著劈風刀,開了城門,出來迎敵。宋軍陣上大刀關勝出馬,與石寶交戰。兩個斗到二十餘合,石寶撥回馬便走,關勝急勒住馬,也回本陣。宋江問道:“緣何不去追趕?”關勝道:“石寶刀法,不在關勝之下,雖然回馬,必定有計。”吳用道:“段愷曾說,此人慣使流星錘,回馬詐輸,漏人深入重地。”宋江道:“若去追趕,定遭毒手。”且收軍回寨,一面差人去賞賜武松。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