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宣和遺事》

《大宋宣和遺事》

《大宋宣和遺事》:擬話本小說。它是現存以宋江為主要人物的水滸故事的最早資料。分元、亨、利、貞4集。元、亨兩集大部分是用白話寫成,其形式摹擬說本。

《大宋宣和遺事》

正文

擬話本小說。它是現存以宋江為主要人物的水滸故事的最早資料。書中宋人、元人習用語言間雜,可能是宋人所作並經元人增訂,或為元初南宋遺民所作。此書體例比較特殊,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說它“近講史而非口談,似小說而無捏合……雖亦有詞有說,而非全出於說話人,乃由作者掇拾故書,益以小說,補綴聯屬,勉成一書”,它既不是文人的創作,又不是說話人的底本。
《大宋宣和遺事》 4集。元、亨兩集大部分是用白話寫成,其形式摹擬說本。卷首有詩篇點出全書主旨,然後歷數先朝帝王貪色亡國的故事,直至王安石變法、蔡京專權入話,引出宋徽宗“信用小人,荒淫無度,把那祖宗混沌的世界壞了”,進而進述了梁山濼宋江起義和宋徽宗幸李師師兩段故事。這兩集所引史料多本《續宋編年資治通鑑》等書,唯梁山濼與李師師兩段故事很像是根據說話人底本撮要整理而成的。南宋時,已有《石頭孫立》、《青面獸》、《花和尚》《武行者》等水滸故事單篇說話篇目(羅燁《醉翁談錄》)。至《大宋宣和遺事》,則已勾出後世《水滸傳》的故事輪廓。名妓李師師故事見於無名氏《李師師外傳》等一些宋人筆記,情節與《大宋宣和遺事》所敘多有出入。利、貞兩集用文言寫成,其內容大多節抄自《南燼紀聞》、《竊憤錄》、《竊憤續錄》等書,寫金兵南下,徽、欽二帝及二後被俘赴北地受辱至死。康王趙構南渡,即帝位於南京(今河南商丘),興兵圖復。這些故事曾為後世說唱藝人所盛傳。
《大宋宣和遺事》揭露了徽宗失政,權奸誤國,金兵入侵蹂躪百姓,歌頌了陳東、張天覺等直言敢諫之士和宗澤、李綱等愛國將領。對梁山濼英雄“廣行忠義,殄滅奸邪”的義舉也寄予同情,表現出作者的愛國情懷。但作者囿於封建主義的歷史觀,對一些歷史事件也作了某些歪曲的描寫。
《大宋宣和遺事》《大宋宣和遺事》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