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口鎮[廣東省南雄市]

湖口鎮[廣東省南雄市]
湖口鎮[廣東省南雄市]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湖口鎮是廣東省南雄市下轄鎮,位於南雄市腹地,距市區10公里,東鄰黃坑鎮,西接雄州街道,北與珠璣鎮、鄧坊鎮接壤,南與水口鎮交界,毗鄰著名的珠璣古巷。

鄉鎮概況

湖口鎮位於南雄市腹地,東鄰黃坑鎮,西接雄州街道,北與珠璣、鄧坊兩鎮接壤,南與水口鎮交界,毗鄰著名的珠璣古巷。轄區總面積73.7平方公里,地勢平坦,屬紫色土壤。截止到2015年底,耕地面積36805畝,轄12個村委會,1個居民委員會,95個自然村,194個村民小組,11172戶,35408人。是南雄市較大鎮之一。

以盛產黃煙、水稻、大豆聞名,是南雄市的主糧區和主煙區。每年收購菸葉5萬擔以上,因此號稱“廣東菸葉第一鎮”。

地理位置

美景在湖口 美景在湖口

湖口鎮政府駐湖口墟,位於北緯25°10′14″,東經114°23′59″。鎮轄區在南雄市區之東。面積73﹒7平方公里。東鄰黃坑鎮,南與水口、雄州街道為界,西與珠璣、市區接壤,北界鄧坊鎮。湖口墟距南雄市區10公里、韶關113公里,東至江西信豐縣城66公里、贛州139公里。

建制沿革

建國初,土地改革時期,南雄縣劃為8區,湖口隸屬一區(珠璣)。合作化時期,1956年南雄撤區並鄉,成現今湖口鎮雛形。人民公社時期,實行政社合一,公社規模多次調整,1958年,湖口稱紅旗公社,從1959年起至1976年,公社雖多次調整,仍保留湖口公社,只是規模相對縮小,從1977年時,全縣分為24個公社,湖口已基本成形。

長市 長市

1980年實行政社公開,公社改區,湖口區轄11個鄉,即湖口、長市、里和、三角、三水、新湖、新逕、礦嶺、崗圍、太和、承平。1986年冬,撤區建鄉鎮後,湖口成建制鎮。原鄉改管理區,從三水、礦嶺兩鄉中,分衍出三水、積塔、礦嶺、石坑、麻塔石五個管理區,使全鎮調整為14個管理區和1個居民委員會。1998年下半年撤區設村,管理區改村民委員會,人口、地域保留不變。鎮政府所在地設在湖口墟。

行政區劃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440282112001121湖口社區居委會
440282112201220里和村委會
440282112202220三角村委會
440282112203220三水村委會
440282112204220積塔村委會
440282112205220長市村委會
440282112206220新湖村委會
440282112207220新逕村委會
440282112209220礦石村委會
440282112211220崗圍村委會
440282112212121湖口村委會
440282112213220太和村委會
440282112214220承平村委會

自然環境

湖口全屬丘陵區。地質屬紫紅色泥質沙岩、紫紅色泥質粉砂岩、紅色砂岩、粉沙質礫岩。自然土壤屬第三、四紀紅土土壤和紫色土壤。地勢北高南低,年均氣溫19﹒6度,冬季有霜雪,全年無霜期296天,年降雨量1530﹒9毫米。有二條小河:一是南山水(又稱北坑水)自珠璣、珠璣流以該鎮新湖、長市、三水三個村匯入湞江,年均流量52立方米/秒;下洞水(古稱沙水)由珠璣流經該鎮午田村至雄州街道匯入湞江。全鎮林地面積1678﹒1公頃,森林覆蓋率16%。

羅佛寨村一帶是蘊藏南雄“紅層”古生物化石的典型地段,地質學家以羅佛寨群命名,代表南雄盆地中的古新世沉積物,總厚度800米,列為廣東省自然保護區。

人口民族

2006年,全鎮轄12個村民委員會、194個村民小組和1個居民委員會。總戶數9035戶,總人口33984人,其中農業人口31997人,占94﹒2%。

經濟狀況

湖口是南雄黃煙主產區。耕地面積36805畝。2006年水稻播種面積32682畝,稻穀總產16318噸;黃煙面積22600畝,總產2893噸,收購量2511噸;種花生面積8750畝,總產1682噸。生豬飼養量34762頭,出欄量18782頭。耕牛存欄量4150頭。三鳥出欄量210771隻。2006年財政總收入300萬元,總支出270萬元。農村人均純收入3289元。居民儲蓄存款餘額1080萬元。固定電話裝機數量2018部,行動電話擁有數量2157部。

文教衛生

2006年全鎮有初級中學2間,完全國小12間,教師345人。在校學生6138人,其中學生3582人。醫療保健設施有衛生院1所、個體醫療站17所。

交通狀況

省道 S342 與“湖鄧(縣道X341),”湖水”(縣道X342),”湖珠“(縣道X342)公路交錯其中,各行政村均修建有水泥公路,各地相互連結,交通十分便利。湖口是南雄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省道342也是南雄最繁忙的公路之一,從南雄市區往南雄東(北)部各村鎮或往江西信豐、全南等地方大多數要從湖口經過。

湖口是南雄市公共運輸最發達的鎮之一。目前有兩路市區公交直達湖口鎮上,分別是:①路(南雄火車站↹市區、湖口),⑦路(南雄火車站↹市區、珠璣、湖口中學)。

南雄-鄧坊-大塘、南雄-烏逕、南雄-黃坑-油山、南雄-水口-南畝、南雄-坪田、南雄-界址等多條農村客運班車也會途徑湖口以及下轄的多個村。

農業發展

以發展“三高”農業為重點,大力抓好農業生產,通過普及農業科學技術,不斷加大對農業的投入,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的目標,大力最佳化和調整農業產業布局,取得了很好成效。糧食生產連年增收,黃煙產量、質量、收購金額穩居南雄榜首,使湖口菸葉支柱產業地位不斷得到鞏固加強。

2015年,全鎮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74521萬元,同比增長18.5%,農民人均所得10995元,同比增長17.9%。全鎮種植黃煙12601畝,交售35265擔,收購金額達4856萬元。種植水稻4.39萬畝,98%以上是優質稻。年底生豬存欄達3.4萬頭,家禽存欄6.89萬羽,畜禽免疫率達到100%。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已達39家。農民種養經濟效益顯著提高。

新湖 新湖

投資環境

洋汾村 洋汾村

湖口鎮按照“巧借城區興商貿,打好小城鎮發展戰略牌”的部署,充分發揮區位、交通、人文等優勢,主動“走出去,請進來”,規劃建設面積2.2平方公里的小城鎮已初具規模,配套設施日益完善,創造一個良好的經商投資置業環境。

一、羅佛寨遊樂中心

羅佛寨位於鎮政府側旁的太和村,從省道342線直進不到500米車程。山嶺海拔高度250米,面積5000畝。南雄城區周邊皆是平地,唯有羅佛寨山嶺突起,頗具山光物態。羅佛寨內樹木蔥蘢,花香鳥語,有廣東稀有樹種紅芍樹,橫江水庫中圳繞山而過。山青、水碧、天藍、周邊田園風光,空氣清新,是久居城市享受大自然靈氣的理想之地。擬融資5000萬元開發羅佛寨,建成集遊樂、休閒、植物觀賞於一體的遊樂場地。

二、農副產品深加工

湖口紫色土壤,不但盛產黃煙、水稻,而且特別適合花生、蘿蔔、番薯等果蔬的生長。不過目前還未對各類農副產品進行深加工,轉化商品優勢潛力巨大。擬引資興辦一個農副產品深加工企業,形成綠色食品系列,總投資需1000萬元。鎮將提供場地面積20000平方米。

三、布料、成衣批發市場

白木村 白木村

選址於省道342線38公里側,鎮政府旁,屬湖口小城鎮規劃區,總面積15000平方米,需投資1000萬元。從整個韶關市範圍內來看,但是目前仍未有一家布匹、成衣批發市場,開發市場潛力大。勤勞、質樸、誠實、守信的湖口人民正敞開開放的大門以熱情、優質的服務和優惠的條件,竭誠歡迎更多的國內外朋友光臨湖口,投資辦廠,攜手合作,共圖發展。

鄉鎮名人

曾昭慈

回龍寺塔 回龍寺塔

曾昭慈(1906—1997),又名碧漪,湖口鎮人。1923年冬畢業於韶關德華女子師範學校。1924年考入廣東工業專門學校。1925年參加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被任命為廣東省婦女解放協會南雄分會特派員,回南雄開展革命活動,又被選為中共南雄縣委委員。

1949年解放後,曾昭慈調北京,先後在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中央紀律監察委員會、中國革命博物館等部門工作,曾任全國政協第四、五屆委員。1997年病逝北京。

吳述超

吳述超(1936—1997),湖口鎮人。少年投身革命,解放後在縣公安局歷任通訊員、副股長、股長。聰敏好學,熱情積極,曾先後被廣東省政法委員會、韶關市公安局評為先進工作者。

1990年3月至1996年3月,吳述超當選為南雄縣政協第四、五兩屆主席。在任期間,為籌建南雄珠

璣巷聯誼會四方奔走多年,成效顯著。又擔任《珠璣巷叢書》主編,已編輯出版10種。1996年4月離休,1997年4月病逝於廣州陸軍總醫院。

吳華東

紅砂嶺 紅砂嶺

吳華東(1974—2000),湖口鎮人。1991年1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99年6月,調海南省瓊山市人民武裝部後勤科任副連職助理員。2000年10月,瓊山市遭特大洪災。海南軍區批准其為革命烈士,追記一等功。共青團海南省委授予“海南省搶險救災模範青年”光榮稱號,共青團瓊山市委授予“瓊山市傑出青年”稱號。共青團南雄市委發出《關於在全市團員青年中開展向吳華東同志學習的決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