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理學院藝術附中

湖南文理學院藝術附中

湖南文理學院藝術附中興辦於2000年7月,地處城區中心,東臨朗州路,北接濱湖路,南望洞庭大道,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幾年來,學校堅持“育人是根本、校風是靈魂、教師是關鍵;教學為中心、科研為先導、質量為生命”的辦學思想,“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基”的教育理念,求真務實,勵精圖治。短短几年時光,學校被常德市教育局評為 “常德市合格學校”、“常德市示範性初級中學”;學校現有50個教學班,在崗教職工196人,在校學生3048人,辦學規模居全市初級中學之首。

基本信息

基本情況

湖南文理學院藝術附中興辦於2000年7月,地處城區中心,東臨朗州路,北接濱湖路,南望洞庭大道,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幾年來,學校堅持“育人是根本、校風是靈魂、教師是關鍵;教學為中心、科研為先導、質量為生命”的辦學思想,“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基”的教育理念,求真務實,勵精圖治。短短几年時光,學校被常德市教育局評為“常德市合格學校”、“常德市示範性初級中學”;學校現有50個教學班,在崗教職工196人,在校學生3048人,辦學規模居全市初級中學之首。

師資隊伍

從建校之日起,學校就採用“引、選、培、促”的四字方針,致力打造名師工程。通過嚴格考核,大力引進中、青年教師,同時從大學應屆畢業生中擇優選錄教師。從2006年起,經過三年全部引入了長怡實驗中學的教師。幾年來,學校以新課改為契機,採取“學、評、研、賽”等途徑促進教師主動發展和快速發展,教師隊伍勢力雄厚:170名專任教師中,96%獲得了大學本科學歷(含7名碩士研究生,8名在讀研究生,研究生課程班結業9名),獲信息技術高級證書的占95%,國語合格率達到了98%,有50人具有高級職稱,中高級職稱比例為65%,有省、市級優秀教師6人,市級優秀班主任5人,市級立功人員18人。各學科均有把關教師,其中有12人是省、市級骨幹教師培養對象,2008年,我校有兩位老師被授予“市級學科帶頭人”稱號,8人被評為市級骨幹教師。近年來,學校教師參加各級教學比武,有3人獲全國一、二等獎,14人獲省級一、二等獎,23人獲市級一、二等獎,撰寫的論文有200餘篇獲省級獎項或在省級及其以上刊物發表,有300餘篇獲市級獎勵,還有30個課件製作獲省、市級獎項。學校承擔了2個國家級研究課題、4個省級研究課題和4個市級研究課題,其中有7個課題已結題,並獲省級一等獎3個。

辦學條件

學校占地101畝。建校以來,投資3000餘萬元先後新建了南教學大樓、科教樓,改造了運動場,建起了現代化的科教樓及校園網,配備了現代化的實驗室、高規格的生物標本室、探究實驗室。在全市初級中學中率先建起了一流的塑膠田徑運動場和電子監控系統,在省內率先建成了數碼顯微互動教室。同時對校園進行了綠化和亮化。投資150多萬元修建了籃、排球場,現有教學樓2棟,科教樓1棟,教育教學設施完備,每間教室都建成為多媒體教室,均可進行網上教學。校園內教學區、生活區、校辦產業區布局合理。校園環境幽雅,是省級“園林式”單位、省級“文明衛生”單位、市級“綠色學校”。

辦學成果

學校注重校園文化建設,建起了校園網站、廣播站,成立了文學社、文藝隊、體育運動隊、美術興趣小組,擁有近100米的文化長廊,編撰了富有文化底蘊的校本課程《德育讀本》,堅持每年舉辦一屆體育藝術節,把嚴、實、細、恆貫穿在學生的“三心”、“三習慣”的主旨教育活動之中,基本形成了“文化育人”的德育特色,學校校風優良。教學成績不斷提高:2009年畢業會考,學校833人參考,被省示範性高中錄取407人,占參考人數的49%,杜睿同學會考成績列市直中學的第一名;2010年畢業會考,學校1046人參考,有264人被常德市一中錄取,占參考人數的25%;學校素質教育成果突出:2003年,我校在市直中學田徑運動會上獲團體總分第二名;2005年、2006年市儀電站舉行學生生物實驗操作賽,我校均被評為先進單位;2006年,市直中學舉行排球賽我校男子榮獲亞軍。近年來,我校學生參加的各類學科競賽中,有33人次獲得國家級獎項,獲得省市級獎項180人次,其中,2008年我校學生參加“三獨”比賽,1人獲省級一等獎,28人獲市級一、二等獎。2010年,我校學生參加“三獨”比賽,有7人獲市級一等獎。幾年來,學校以令人矚目的成績贏得了廣泛的社會聲譽,先後獲得了“湖南省勤工儉學先進單位”、省級“園林式”單位、省級“文明衛生”單位、“市直目標管理先進單位”、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市“模範職工之家”、市“教育技術先進單位”等10項榮譽稱號。

學校教師

全國優秀教師:

謝建英

市級學科帶頭人:

張上明、陳海軍

常德市十佳青年教師:

周玉潔

市級優秀班主任:

車菊香、李宗超、曾衛勇

市級優秀教師:

張忠芳、周芳、李建軍

市級師德標兵:

陶方明、高仁鐵

省級以上教學比武獲獎者:

唐麗娜、張利、李建軍、陳海軍、于田野、丁華、田野、周玉潔、吳慧遠、

周鳳初、陳之波

省市級課題研究主持人:

黃祖達、于田野、張國良、王先明、曾思思

省級骨幹班主任培養對象:

周美霞

市級骨幹教師:

唐麗娜、黃新春、蔡君琦、謝紅霞、易曉蘭、黃祖達、田金秀、王先明

已取得碩士學位的老師:

張上明、唐麗娜、向麗、王先明、王斌

在讀碩士學位的老師:

周芳、曾衛勇、田野、胡杰、洪子英、謝睿峰、丁華、向麗樺、汪金輝、李宗超

研究生課程班結業的老師:

田金秀、周鳳初、黃麗、王桂付、陳之波、江銳、龔玲、鄧海英、羅一平

黨委工作

一、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以提升黨建科學化水平,推動學校科學發展為主要任務,切實加強學習型、創新型、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為實現學校更好更快發展提供堅強的政治保障,促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

一、指導思想

二、工作思路 (一)注重發揮領導班子整體功能,切實增強領導班子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

二、工作思路

</strong>1、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心小組學習。

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堅持理論聯繫實際,注重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思考和謀劃學校的發展,不斷用新的思想觀念指導學校教育教學工作。

2、進一步提高領導班子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能力。

堅持從實際出發,進一步解決影響和制約學校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形成科學發展共識,凝聚科學發展力量,破解科學發展難題,創新科學發展體制,營造科學發展環境,形成思想觀念大舉突破、方略措施不斷完善,發展活力日益增強的良好局面。

3、健全和完善領導班子運行機制和議事決策機制。

按照黨政正職監督的要求,進一步完善領導班子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式,進一步完善校長負責制和黨委會工作制度,健全集體領導與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的制度,支持校長依法行使職權,認真抓好民主集中制原則的落實。

4、大力推進幹部人事制度改革。

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用人標準,擴大選人用人民主,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教職工信得過的幹部選拔上來。注重從中層幹部、支部書記、年級組長、教研室主任和教育教學骨幹中培養校級後備力量,加強後備幹部的選拔、教育、培養、監督、管理和使用,創造條件讓有發展潛力和培養前途的年輕幹部脫穎而出。

(二)加強學校黨組織建設,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

</strong>1、創建學習型黨組織。

以全面提高黨員綜合素質為重點,健全黨員幹部理論學習制度,廣泛開展學習型黨組織創建活動。堅持黨委中心組學習制度,辦好學校黨建網站,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強化理論武裝。鼓勵、支持黨員參加學歷教育、自學考試和在職學習,有組織地推行崗位培訓,努力形成多形式、多層次、全方位的終身學習教育體系,以適應黨員自身發展的需求。建立黨員學習檔案,加強對學習的督促檢查和考核,把學習情況作為黨員、幹部年度考核、評先評優的內容。

2、創新黨建工作方式。

認真落實黨要管黨的方針,切實履行黨建工作責任制。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以服務“學校科學發展、教師專業成長、學生全面發展”為主要內容,推進黨建工作方式上的改革創新,提高我校黨建工作水平。在黨內大力開展樹立“三個意識”(黨員意識、黨章意識、執政黨意識)和踐行“三個高於”(思想覺悟和境界高於非黨民眾、業務能力高於非黨民眾、工作業績高於非黨民眾)的黨內主題實踐活動。推行黨員承諾制,堅持黨員定期分析評議制度,發揮黨員在師德教育中的模範帶頭作用,通過“黨員示範崗”、“黨員示範班”、“黨員義務崗”、“黨員公開課”、“黨員教師與希望生結對幫扶”等形式,深化教育管理,落實教學工作,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實現黨建與教育工作相互滲透和融合。堅持標準,做好黨員發展工作。繼續辦好青年黨校,通過多種形式對師生進行黨的基本知識教育,使廣大師生集合到黨的旗幟下。特別重視在中青年骨幹教師中做好黨員發展工作,進一步建立把黨員培養成教育教學骨幹、把教育教學骨幹培養成黨員的“雙培養”活動機制。

3、積極開展各種教育主題活動。

健全黨內激勵、關懷、幫扶機制,加強對老黨員、生活困難黨員的關懷幫扶,建設服務型基層黨組織。組織黨員教師進家庭、進社區、進農村,帶著深厚的感情走訪慰問困難民眾,掌握民眾需要,反映民眾訴求,幫助民眾排憂解難,實現黨群和諧;組織青年黨校學員下農村,實現城鄉學生手拉手;開展“黨員大家訪”活動,實現家校互動。

4、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

認真貫徹和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頒發的《關於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大力推進德育工作理念、方法和評價機制的創新,切實轉變教育觀念,強化德育工作措施,整頓校風校紀,實施“全員育人、傳統育人、環境育人、系統育人”,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提高德育工作的整體水平。

5、著力強化師德師風建設。

一是圍繞《規範》正師風。貫徹落實《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精神,以黨性黨風建設帶動師德師風建設。二是圍繞評優促師德。開展師德建設主題活動,創建一批師德建設先進集體,表彰一批優秀教師,用身邊的典型來教育人、鼓舞人。三是圍繞學習提師能。實施教職工素質提升工程,組織開展好“挑戰杯”教師教學比武。四是開展“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學習實踐宣傳月”活動,宣傳一批優秀教師的先進事跡。

6、進一步做好群團工作。

工會工作要更好地發揚黨聯繫民眾的橋樑和紐帶作用,繼續深化完善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全面推進校務公開民主管理。加強團員青年思想教育,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團組織建設的新機制,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辦好校刊。認真抓好關協工作,推動親職教育深入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