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人民醫院

湖北省人民醫院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即湖北省人民醫院、武漢大學第一臨床學院),地處武漢長江南岸武昌解放路與紫陽路交匯處,與馳名中外的黃鶴樓翹首相望。醫院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是衛生部評定的首批三級甲等醫院、湖北省人民政府重點建設的視窗醫院、湖北省最佳文明單位、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 湖北人民醫院建有國際一流的門診部、功能完善的住院大樓、星級賓館式的病房和外科綜合樓群。

基本信息

醫院概況

湖北省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

醫院最早起源於1923年湖北省立醫科大學實習醫院。1926年10月併入武昌中山大學。1928年,武昌中山大學更名為武漢大學時醫科分離,實習醫院擴充後成立湖北省立醫院。1938年,醫院遭日軍空襲擊,被迫遷往恩施。1946年6月,遷回武昌兩湖書院舊址。1949年11月,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席李先念簽署命令,將省立醫院、湖北醫學院附設醫院、省立傳染病醫院、省立結核醫院、武昌婦孺醫院等5院合併成立湖北省人民醫院,且同為湖北醫學院附屬醫院;1956年改為湖北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1986年又恢復同時使用湖北省人民醫院名稱;2000年8月,湖北醫科大學與武漢大學等四校合併時,醫院更名為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武漢大學第一臨床醫院,並續用湖北省人民醫院名稱。

醫院歷史

湖北省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

醫院自1923年創辦至1949年解放,雖經歷25個春秋,但步履維艱,幾度瀕於破產,院舍破舊、設備奇缺,址無定所,至1938年7月毀於日機轟炸,已經多次搬遷。1949年11月,醫院回到人民懷抱。黨和政府給予了醫院極大的關懷和支持。醫院的院舍不斷增多,設備不斷增加,技術力量不斷壯大。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 醫院得到了迅速發展。經過近8年的艱苦努力,到1986年,一棟建築面積達22500平方米的十層病房大樓(安康樓)落成,一些現代化醫療設備如頭部CT得到添置,並取得了一些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1987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將省人民醫院確立為重點建設的視窗醫院。1994年黨的科教興國戰略實施, 使醫院發展逐步進入快車道。1994年,一棟建築面積約12000平方米的十層高級病房大樓(楚康樓)落成;1997年,八層教學大樓落成;1998年,12000平方米的十層學術活動中心大樓落成;2001年,被列為湖北省九五重點建設工程的門診綜合樓(泰康樓)落成;2003年,醫院又啟動了70000多平方米外科樓群(民康樓)工程, 使醫院的門診和部分病房的設施達到國際先進水準。醫院先後徵用了原武漢鋼製家具四廠、武昌麵粉廠、省電子公司、商家巷民房及解放路與紫陽路交匯處等土地2萬多平方米,拓寬了醫院的發展空間 ,美國GE雙螺旋CT、Philips XH5000血管造影機等設備購進大大改善了醫療條件,2000年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001年再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醫院的科研水平又上了一個新台階。2005年7月,醫院腫瘤診療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國際一流水平的直線加速器、鈷60機、放射治療計畫系統正式運行,標誌著醫院走向完全意義的綜合性醫院。

發展歷程

湖北省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

1921年 , 留德歸國博士陳雨蒼奏準北京教育部,獲部分庚子賠款到武昌兩湖書院舊址創辦湖北醫學專門學校。

1923年 , 學校初具規模,更名為湖北省立醫科大學並建立實習醫院。

1926年11月, 與原武昌大學、省立文科大學、商科大學、法科大學等五校合併為武昌中山大學。

1929年, 武昌中山大學改為國立武漢大學後醫科被分離出來,其基礎醫學部遷入廣州併入中山大學醫學院,在實習醫院基礎上成立湖北省立醫院,成為湖北地區第一家省屬公立醫院。

湖北省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

1938年7月, 醫院藥庫及部分病房被日寇飛機炸毀,醫院被迫遷往恩施,在恩施土橋壩沙灣梓桐蒼繼續辦院。

1939年9月, 創建附屬護士學校。

1943年, 楊光第院長協助朱裕壁教授在恩施創辦湖北醫學院,醫院作為湖北醫學院教學醫院。

1945年11月, 抗戰勝利後醫院遷回武昌,更名為省立武昌醫院。在武昌商家巷4號湖上園(今解放路238號)辦院,開設病床100張。

1949年11月16日 ,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席李先念簽署命令:湖北省立武昌醫院、湖北省醫學院附屬醫院、湖北省立傳染病院(1945年創辦)、武昌婦孺醫院(1947年創辦)、省立結核病院(1947年創辦)五院合併成立湖北省立人民醫院。開設病床305張,職工258名。

1953年5月, 醫院改為湖北省立人民醫院、湖北醫學院教學醫院。

湖北省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

1954年11月 , 醫院改為湖北醫學院附屬醫院。

1956年8月 , 醫院更名為湖北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病床350張,職工481名。

1986年7月 , 醫院住院大樓(安康樓)落成,病床增至908張,職工1623名。

1987年9月 醫院增加“湖北省人民醫院”名稱。

1993年, 醫院改為湖北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並同時保留湖北省人民醫院名稱。病床1185張,職工2071名。

2000年8月2日, 湖北醫科大學與武漢水利電力大學、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武漢大學合併組建新的武漢大學,醫院更名為“武漢大學人民醫院”,並繼續保留湖北省人民醫院名稱。

湖北省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

2001年9月, 醫院新門診綜合樓(泰康樓)落成,其外部形象華貴,內部設施先進齊全,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醫院向國內外知名的高水平醫院邁進奠定了重要基礎。開設病床1300張,職工2100名。

2002年1月13日,醫院與宜昌市中心人民醫院、襄樊市人民醫院、荊門市第一人民醫院荊州市中心醫院荊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恩施州中心醫院、黃石市中心醫院、孝感市中心醫院鹹寧市中心醫院黃岡市第一人民醫院、隨州市中心醫院、鄂州市中心醫院十六家“三甲”醫院聯盟組建“ 湖北省人民醫院醫療集團 ”。

2003年3月, 安康樓維修調整完畢。實設病床1447張。

2003年3月, 醫院啟動了70000多平方米外科樓群(民康樓)建設工程,將進一步改善醫院的養療環境,使醫院向國內外知名的高水平醫院又邁出堅實的一步。規劃病床1500張。

2005年7月, 醫院腫瘤診療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國際一流水平的直線加速器、鈷60機、放射治療計畫系統正式運行,標誌著醫院走向完全意義的綜合性醫院。

發展狀況

湖北省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

經過80年的風雨變遷,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已建設與發展成為一家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特大型綜合性教學醫院。目前占地1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1萬平方米。門診部按照國際高標準設計建成,功能完善、智慧型化程度高,堪稱富有人性化的國際現代化醫用建築。住院部內外環境與設施,在先進、實用的基礎上 力求人情味、家庭化,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內科病房按五星級賓館標準設計裝修,裝備有物流、供水、供氧、輸液,信息傳遞等系統;擁有先進的重症監護室、血液層流病房,血液淨化中心。楚康樓裝飾一新,設定不同規格的高級病房;外科病房位於十層大樓內,寬敞明亮。學術活動中心配有先進的數字網路及四種語言的同聲傳譯系統。

醫院在職員工2000多人,其中高級職稱專業人員500多人,包括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博士生導師和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設有59個臨床醫技科室,1447張病床,配備有門類齊全的國際先進與頂尖級的醫療儀器設備;年均門診量約100萬人次,住院病人3.6萬人次,手術1.8萬台次以上;醫療服務範圍輻射國內32個省(市)乃至亞洲、南美,並承擔中央首長外國元首外賓華僑等來湖北視察、訪問的保健任務。

醫療科室

湖北省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

目前,院內設有醫療系藥學系麻醉系,兒科專業、精神心理衛生專業、眼耳鼻喉科專業,共有 24個教研室;設有湖北省神經精神疾病研究所、湖北省兒科疾病研究所 和武漢大學心血管病研究所、武漢大學消化與肝病研究所、武漢大學泌尿系病研究所、武漢大學眼科研究所、武漢大學耳鼻喉-頭頸外科研究所和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婦科、聽力與嗓音、運動與康復、生物醫學工程和臨床藥學等9個研究室;內科、外科、耳鼻喉-頭頸外科、檢驗、腫瘤學等許多學科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定的博士學位授予點,各個臨床學科均為碩士學位授予點。擁有國家人事部設立的臨床醫學博士後流動站,內科、外科等為湖北省級重點學科。心血管內科、消化內科、神經內科、精神科為國家藥品臨床研究基地。心血管內科為國家211工程建設學科。臨床病毒實驗室為武漢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組成部分,中藥藥劑實驗室為國家中醫藥重點實驗室。

教學科研

湖北省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

教學和科研區位於原張之洞兩湖書院及中央軍事政治學校(黃浦軍校)武漢分校舊址。每年承擔武漢大學醫學院和藥學院 的後期教學任務,1200餘名本科生、500餘名博士生、碩士生、留學生和600名進修生在這裡學習與生活。

醫院承擔著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310餘項,包括國家973項目、國家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衛生部基金

項目及省級攻關項目。近10年來,鑑定科研成果148項,已有71項獲獎,其中國家科學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40多項獲湖北省人民政府科技進步獎、衛生部及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主編專著160多部,發表論文1200餘篇。據國家科技部信息中心公告,在統計源期刊上論文發表 篇數居全國大型醫療機構第11位。

醫院主辦有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誌》、《微循環學雜誌》、《卒中與神經疾病》、《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誌》等全國統計源專業期刊。與世界 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衛生及教育界建立了友好合作、學術交

湖北省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

流、人才培養等往來關係。100多名專家、學者分別在國際學術團體和全國各類專業學會及省、市專業學會擔任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等重要學術職務, 使醫院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學術地位。

改革開放以來,醫院瞄準國際醫學發展新目標,積極研究和套用當代先進醫療技術手段,在提高常見多發病診治水平的基礎上,不斷攻克慢性病和疑難雜症,形成了以內、外、婦、兒、眼、耳鼻喉-頭頸外科、神經、精神、皮膚性病、

超聲影像和急診、藥學等專業學科為優勢的醫療特色,尤其在心血管內科、消化內科、胸心外科、泌尿外科、整形外科等許多專業學科領域創造了國際領先醫療技術。

醫院宗旨

湖北省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

醫院奉行 "一切為病人,為一切病人,為病人一切"的管理理念,以創新意識發展先進獨特的醫療技術,以人本精神創造和諧溫馨的養療環境,受到社會讚譽。1992年被衛生部評定為湖北省首批三級甲等醫院,1988年以來連續獲得全國衛生文明建設先進集體、省級文明單位、省級最佳文明單位、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在未來的發展中,本院將一如既往地堅持 "以病人為中心"的辦院宗旨,大力加強人才培養,不斷開展科技創新,以一流的醫療技術、一流的服務水平、一流的養療環境服務於病人、奉獻於社會,早日建成國內外知名的高水平醫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