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師範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湖北師範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湖北師範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涵蓋經濟、管理2個學科門類。現有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財務管理3個本科專業,市場行銷和電子商務2個專科專業。擁有1個碩士立項點、1個重點學科、2個校級創新團隊、2個校級研究所。

學院簡介

湖北師範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下設經濟學系、國際經濟與貿易系、工商管理系3個系,建有電子商務實驗室、投資分析師套用實驗室,設有實習基地10個。

專業介紹

經濟學

專業名稱:經濟學(非師範類四年制本科授予經濟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比較紮實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基礎、熟悉現代西方經濟學理論、計較熟練的掌握現代經濟分析方法、知識面較寬、能在綜合經濟管理部門、政策研究部門、金融機構和企業從事經濟分析、預測、規劃和經濟管理工作的高級人才。

主要課程: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計量經濟學、國際經濟學、貨幣銀行學、財政學、會計學、統計學、發展經濟學、產業經濟學、中國近代經濟史、《資本論》選讀、國際貿易、國際金融、企業管理、市場行銷、經濟學說史等。

就業去向:經濟管理部門、政策研究部門、金融機構和企事業單位。

國際濟經與貿易

專業名稱:國際濟經與貿易(非師範類四年制本科授予經濟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的學生應較多的掌握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本原理和國際經濟、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掌握國際貿易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了解當代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現狀,熟悉通行的國際貿易規則和慣例,以及中國對外貿易的政策法規,了解主要國家與地區的社會經濟情況,能在涉外經濟貿易部門、外資企業及政府機構從事實際業務、管理、調研和宣傳策劃工作。

主要課程: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計量經濟學、世界經濟概論、金融學、財政學、會計學、統計學、國際貿易、國際貿易實務、國際市場行銷、國際投資、國際結算、國際商法、企業管理、電子商務、商務英語、外貿英語函電等。

就業去向:涉外經濟貿易部門、外資企業及政府機構。

財務管理

專業名稱:財務管理(非師範類四年制本科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熟悉國家財務、金融管理的方針、政策和法規,掌握財務與金融管理的定性與定量分析分析方法,具有籌資、投資分析和財務控制能力、較強的語言與文字表達能力、人際溝通能力、信息獲取能力和創新能力、能夠勝任金融機構、企事業單位和政府部門的財務管理實際工作的財務管理學科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管理學、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統計學、會計學、財務管理、市場行銷、經濟法、中級財務管理、高級財務管理、商業銀行經營管理、投資學、跨國公司財務、資產評估、成本管理、財務會計、財務分析、中國稅制、金融學

就業去向:各類企事業單位、政府部門及學校和科技單位。

經濟統計學

專業名稱:經濟統計學(非師範類四年制本科授予經濟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才兼備,站在時代前列,具有強烈民族精神和高度社會責任感,具備厚實的經濟統計學理論方法與經濟學理論基礎和較強的的創新與實際工作能力,既能勝任企業和政府部門的統計業務,又能從事數據採集、數據分析、經濟預測、經濟信息分析和其他管理工作,具有廣泛適應性的複合型高素質的經濟管理統計人才。

主要課程:政治經濟學、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國際經濟學、管理學、計量經濟學、財政學、貨幣金融學、會計學、經濟統計學、國民經濟統計學、企業統計學、機率論與數理統計、抽樣技術與套用、套用隨機過程、套用多元統計分析、套用時間序列分析、市場調查分析、統計預測與決策、數據挖掘技術與套用。

就業去向:各類企事業單位、政府部門及學校和科技單位。

師資力量

學院現有專任教師23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7名,講師11名,助教1名;具有博士學位的6名,碩士13名,45歲以下教師中,有碩士學位的占100%;擁有校重點學科帶頭人1名,校學術帶頭人3名,碩士生導師6名。2000年以來,在國家級、省級刊物公開發表學術論文400多篇,人大複印資料轉載20多篇;承擔並完成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重大招標項目及省、市、校級項目共50多項,獲省、市、校級科研成果獎近40項。

優秀的老師簡介

聶亞珍

1966年12月出生於湖北鄂州,籍貫湖北黃梅,教授。1989年6月大學本科畢業在湖北省水利廳下屬中學任教,1996---1998年在陝西師範大學政治經濟學院進修,2001---2004年在武漢大學政治行政與公共管理學院攻讀碩士學位,2001年被評為副教授,湖北師範學院中青年創新團隊負責人,2005年12月被評為教授和碩士生導師,2006年被評為湖北師範學院學術帶頭人,以主要成員身份參與了湖北師範學院重點學科和精品課程《政治經濟學》,2004年被聘為黃石電視台經濟欄目特約評論員。

曾先後主持過湖北省教育廳科研課題《湖北省農民收入問題研究》、《湖北省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途徑與渠道研究》、《湖北省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的路徑和方式研究》;主持過黃石市社科聯的科研項目《構建和諧黃石的戰略思考》、《關於公平問題及其處置方式的調查研究》;主持過院級教研項目《政治經濟學課程建設研究》、《政治經濟學教學資源研究》(在研)

論文《鄧小平市場經濟思想探源》獲黃石市政府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05年),《後發地區農村經濟成長方式轉變路徑分析》獲黃石市政府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07年),《走出失衡 走向和諧---構建和諧黃石的戰略思考》獲黃石科技經濟論壇優秀論文特等獎(2005年),《湖北省貧困與反貧困研究之一》獲湖北省委宣傳部湖北省社科期刊第十一屆專題優秀文章三等獎(2007年),《從工業城市走向生態城市---建設秀美黃石的戰略思考》獲黃石科技經濟論壇優秀論文特等獎(2007年),《從時代發展的角度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興起和發展》獲黃石市市委宣傳部改革開放30周年優秀論文三等獎(2008年),“政治經濟學教學改革理論與實踐”獲湖北師範學院優秀教學成果獎三等獎(2008年)

先後為政法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和經濟管理學院經濟學專業開設《政治經濟學》、《產業經濟學》、《中國經濟史》、《經濟學說史》、《財政學》等多門專業必修課和選修課。一直堅持在教學第一線為本科生上課,年年超額完成工作量,連續多年被評為優秀。

先後在國家級、省級刊物上發表科研、教研論文60多篇,10餘篇被人大複印資料索引,參編和主編過專著4部,在黃石日報等地方報紙上發表了10多篇文章,為地方人大提議案多條,均被採納。

肖六億

男,1970年11月出生,經濟學博士,教授。華中師範大學兼職碩士生導師,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理事,湖北省經濟團體聯合會理事,湖北省經濟管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主任,湖北省社會科學院黃石分院城市研究所副所長,黃石市會計協會副會長,管理科學與工程校級重點學科帶頭人。

先後主持和參與國家級和省、部級項目7項,在研科研經費7萬元。公開發表學術論文30篇,其中被CSSCI收錄和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14篇;出版學術專著3部、合著2部,其中國家級出版社2部。科研成果獲得黃石市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二等獎各一項。

主要從事巨觀經濟和勞動經濟研究。

院訓

學院恪守“天道酬勤,自強不息”的院訓,始終把人才培養質量放在第一位,堅持因材施教,理論與實踐並重,致力於培養理論基礎紮實的研究型人才,培養實踐能力突出的富有創新精神和競爭力的市場套用型人才。往屆畢業生具有良好的業務素質和綜合素質,深受用人單位好評。

辦學理念

“經世濟民,服務社會”是年輕的經濟與管理學院所秉持的重要的辦學理念。學院堅持“服務於企業,服務於地方政府,服務於社會”,經管人密切關注社會經濟生活,立足教學科研,積極開展社會服務,實現教學、科研與社會服務的良性互動,譜寫學院發展的嶄新篇章。

現任領導

學院領導班子成員分工

姓名 職務 分工情況
李濤 書記 全面主持院黨務工作。分管:黨總支,教工支部,教職工生活及扶貧,組織、紀檢、統戰工作,工會、教代會,離退休,院分黨校,院網站,對外宣傳,院中心小組學習、民主生活會,黨總支的檔案建設。
常婕 院長 全面主持院行政工作。分管:重點學科、碩士點,師資隊伍建設,財務,人事,後勤,安全保衛,學術委員會,教學委員會,學位評定委員會,院務委員會,對外合作與交流,對外教育培訓,圖書資料和檔案建設,婦女工作,綜合辦。
聶亞珍 副院長 分管學院科研,省級人文社科基地建設,社會服務,科研辦;協助院長分管學科建設工作。
鄧光君 副院長 分管學院教學(本部教學、文理學院教學、輔修教學、國際學院教學、繼續教育學院教學),專業建設,課程建設,質量工程建設,實驗中心建設,教學檔案建設,教學辦;協助院長分管研究生教學工作。
夏婷婷 副書記 分管學生工作,招生、就業工作,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學生黨支部,團總支,學生會,學生檔案建設與學籍管理,學工辦,校友聯絡工作。

(表格資料來源於: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