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光岩楞嚴寺

湖光岩楞嚴寺

湖光岩楞嚴寺經近年擴建修整,重現風采。寺堂結構平衡、深邃、嚴整統一,磚瓦木石所造的飛檐、門樓、台閣無不體現東方古典建築文化的神韻。

簡介

寺堂內洋溢著濃郁的宗教氣息,寺內環境幽靜,綠樹扶疏,古木蒼翠,在莊嚴肅穆的寺堂外,卻是一派輕鬆開闊的景象。綠地隨緩坡舒展,奇樹、怪石、盆景散見其上;四周迴廊環抱,兩側軒榭相望,一曲曲古琴,一縷縷茶香,頗有情調。寺堂背後,由宋朝宰相李綱題寫“湖光岩”三個大字,雕刻在岩壁上。

歷史記載

據志書載:湖光岩曾有陷湖、淨湖之稱。湖邊楞嚴寺在隋代名曰“靈惠侯祠”,北宋靖康七年(1126年),有一位“擢拔流俗,足不入城市”的僧人孫琮,在此結草為庵,借白雲岩洞為佛堂,供奉如來三寶佛,取名“白雲禪庵”。此庵一直香火不斷,到了清代才更名“楞嚴寺”。“楞嚴”二字取自佛教《楞嚴經》,表示佛法堅強的意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