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侖

詞語信息

詞語:渾侖拼音:hún lún
釋義:
①“渾侖”,又作“渾侖”“渾淪”“混淪”“渾圇”。最早出於《列子·天瑞篇》;“氣形質具而未相離,故曰渾淪。”,

②《康熙字典》引解:凡物之圓渾者,曰崑崙;圓而未剖散者,曰渾淪。淪,本作侖。
③禪林解意:原指天地未形成前,陰陽未分,暗黑不明,一團迷濛混濁之狀態,義同“混沌”“渾沌”。禪林中,又用來形容渾沌不清,指不分明、渾然一片,或物之不可分。
④又常被引用於未開化、未發生變革的事物。如:“磑磨碓搗從來事,磕破渾侖總不妨”。
⑤又同“囫圇”“鶻淪”,“囫圖吞棗”原作“渾侖吞棗”。
⑥渾侖,因又寫作“崑崙”,故與‘崑崙山’常相混用,應予以區別。
示例:“磑磨碓搗從來事,磕破渾侖總不妨。”〔宋·釋慧遠《示乾水碓化士》〕“不惜渾侖次第僉,把將來語太無厭。”〔宋·釋心月《甜瓜》 〕
“隱密全真處,渾侖未剖時。”〔宋·釋心月《璞翁》 〕
“只消一個渾侖石,打破群賢不二門。”〔宋·釋可湘《頌古十四首·文殊領眾問疾》〕
“看渠擘破渾侖句,抹過楊岐栗棘蓬。”〔明·敬中普莊撰《呆庵莊禪師語錄·卷之七(讀古林和尚語錄)》〕
“若是知有底人,細嚼來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渾侖吞個棗。”〔宋·圓悟禪師《碧岩錄》卷三〕
.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