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博物館

渭南博物館

渭南博物館是經陝西省發改委批覆立項的一項重大民生工程,也是渭南市委市政府確定的一個重點項目,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和支持。該項目於2009年初開始籌建,預計2013年建成並向社會開放。截至目前,項目的各項前期報批手續及建築設計方案已完成,基建工程即將開始。 渭南博物館選址定於渭南高新區,處於渭南新的文化行政中心區的核心區。該項目東鄰三賢路,西鄰六泉路,北鄰樂天大街,南鄰規劃區間路,與渭南市文化廣場、渭南市政府辦公大樓位於同一軸線。

基本信息

渭南博物館簡介

渭南博物館渭南博物館
該項目投資3個億,占地90畝,總建築面積35874平方米。主體建築共分四層,其中地上三層、地下一層。陳列內容共劃分為十二個部分,分別為:渭南發展成就展、瓷器藝術展、歷代名人書畫藝術展、唐陵陶塑藝術展、石刻藝術展、青銅藝術展、民俗藝術展、歷代名人生平事跡展、關中農業文明展、重大歷史事件展、礦產資源展、臨時展覽等,擬展出文物5000餘件。通過單體文物的陳列、場景復原、虛擬影像以及聲光電等高科技手段,充分展示渭南悠久的歷史。籌建中的渭南博物館是一座綜合性的現代化博物館,建築厚重大氣,充分體現了渭南人剛毅硬朗的品質,是渭南歷史文化和現代建築藝術的有機融合。渭南博物館建成後必將成為渭南的標誌性建築,既是人們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場所,又為渭南市民提供了休閒娛樂的去處。

開工建設

渭南博物館渭南博物館
25日,總投資3.4億元,建築面積35940平方米的渭南博物館開工建設。
渭南博物館位於渭南城區樂天大街中段,由主體工程、下沉式廣場、綠地系統三個區域構成。主體工程高三層,分別由藏品庫區、陳列區、技術及辦公用房、遊客服務設施等部分組成。項目以“綠色、生態、人文”為基調,以承載歷史、反映現實文化、昭示未來為思路,突出華山、黃河人文特色,彰顯文物大市資源優勢,將建成集收藏、保護、展示、研究、辦公、社會教育、對外宣傳、休閒於一體的城市標誌性建築。
渭南市文物旅遊局副局長、市博物館籌建辦主任習黎光說,渭南博物館是陝西省唯一列入國家“十二五”規劃的大型國有博物館,預計館藏文物超過50000件,計畫陳列主題10個。主體工程預計明年8月竣工,2013年12月項目竣工驗收

大事記

2012年1月7日,省文物局領導蒞臨渭南博物館建設工地視察。
2012年2月2日,在渭南博物館建築工地會議室召開由渭南博物館籌建辦、陝建集團渭南博物館項目部、陝西監理公司三方參與的春訓會。
2012年2月8日,渭南市市長徐新榮蒞臨渭南博物館建設工地視察。
2012年2月17日,渭南市博物館展陳方案研討會召開。
2012年2月28日,渭南市質檢站領導蒞臨渭南博物館建設工地視察。
2012年3月5日,渭南市市長徐新榮、副市長雷超武、副市長劉寶琴等幾位市級領導蒞臨渭南博物館建設工地視察。
2012年3月12日,渭南市財政局幾位領導蒞臨渭南博物館建設工地視察,並在工地會議室召開會議。
2012年3月16日,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地質勘探所、渭南市質檢站、渭南博物館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陝建集團渭博項目部和監理公司在渭南博物館建設工地進行東基坑和西基坑基礎聯合驗收。

整體結構整體結構
2012年4月12日,再次召開渭南市博物館展陳方案研討會。
2012年4月27日,渭南市財政局領導蒞臨渭南博物館建設工地視察。
2012年5月6日,渭南市質監站領導蒞臨渭南博物館建設工地視察。
2012年5月11日,渭南博物館陳列方案研討會召開。
2012年6月29日,渭南博物館建設工地西段主體封頂。
2012年7月5日,陝西省發改委和渭南市發改委幾位領導蒞臨渭南博物館建設工地視察。
2012年8月15日,渭南博物館建設工地東段地下室順利完工,一層建設開工。

領導蒞臨檢查

10月15日,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蒞臨指導渭南博物館建設。宋新潮副局長首先觀看了博物館建設三維視頻模擬圖,詳細詢問了博物館建設進度和展陳準備情況,在聽取了渭南市文旅局副局長、渭南博物館籌建辦主任習黎光的工作匯報後,宋新潮副局長對渭南博物館建設進度予以肯定,對博物館前期展陳準備,展陳優化,展陳細節,外環境景觀工程提出了四條建議:一是展陳應以文物為主,輔助景觀為輔;二是及時與展陳設計單位溝通,做好最佳化設計方案,可吸收館藏精品文物元素,最佳化陳列設計;三是在配套設施上,應充分考慮殘疾人等群體的需求;四是對史記廣場和倉頡造字廣場營造時空感和書體演變過程,展示文化積澱。
隨後,宋新潮副局長實地查看了博物館工地建設。陝西省文物局副局長郭憲曾、陝西省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處處長賈強陪同了視察。
2010年11月23日,陝西省省長趙正永蒞臨渭南博物館建設工地指導工作。

資金籌備

市政府出資1.2億元,占項目建設總投資的33.5% 。
申請中央、省專項資金2億元,占項目建設總投資的66.5% 。
資金籌措方式:
銀行貸款1.5億元作為前期建設資金 ,待中省資金到位後逐步還清博物館周圍規劃500畝商住開發用地,通過招拍掛方式由博物館產業開發公司按照城市規劃要求進行開發經營,其土地增值和各種所得全部用於博物館建設。

文物特點

首次迎客首次迎客
渭南現轄2市8縣1區,面積1.3萬平方公里,人口540萬。渭南歷史悠久,早在兩周時期就有鄭、彤、芮、莘、梁、屠、彭、衙等國邑。在周秦漢唐屬京畿之地。
渭南因誕生字聖倉吉、史聖司馬遷酒聖杜康被譽為三聖故里,因西嶽華山被譽為華夏之根。
渭南文物資源,數量大,品級高,種類齊全,歷史序列完整。全市共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5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2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330處。館藏文物5萬餘件,其中等級文物5千多件。
渭南,地處中華民族古老文明的核心區域,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早在20萬年前,就有人類在這裡繁衍生息。在渭南可以看到的“大荔人”頭蓋骨化石和新時期時代的“沙園文化”、“仰韶文化”、“龍山文化”遺址100多處。魏長城遺址是我國境內最古老的長城之一。華縣老官台、元君廟―泉護村遺址在中國考古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渭南的古建築在全省位置尤為突出。西嶽廟是陝西最大的古建築群,也是五嶽廟中面積最大的廟宇。韓城是國務院公布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是全省古建築最密集的地區。韓城的單體元代建築數量居全省第一,在全國也占有重要地位。党家村是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被國內外專家譽為“民居瑰寶”。韓城文廟是全省保存最好的文廟。大荔豐圖義倉有“天下第一倉”之美譽,至今仍在使用。
渭南帝王將相的陵墓較多。目前共發現帝王陵墓13座。其中,唐代帝王的陵墓9座,唐帝王陵及其陪葬墓出土的唐代文物,數量大、等級高,展示了盛唐雄風。韓城梁代村兩周墓地遺址出土大量青銅禮器、青銅車馬飾、玉器、瑪瑙器、陶器和金器,白水出土的金銀舍利塔等都非常珍貴。韓城梁代村兩周遺址的重要發現,被評為2005年全國十大重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博物館內部博物館內部
渭南境內歷代名人輩出。歷史上出現過6位皇帝,80位宰相,300多位將軍。漢字之祖倉頡、史聖司馬遷、酒聖杜康、秦大將王翦、關西夫子楊震、隋文帝楊堅、唐代名將郭子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白居易、一代名相寇準、清狀元王傑、屍薦林則徐禁菸的王鼎、黨和國家領導人習仲勛、愛國將領楊虎城、政治活動家屈武、水利專家李儀祉等都在渭南留有遺蹟。渭南還是現代革命者活動較早的地區之一。渭華起義開了武裝起義與農民運動相結合的先河,在西北首次建立了蘇維埃政權,為後來的武裝鬥爭積累了經驗,鍛鍊了大批幹部,劉志丹、王尚德、潘自立等就是其中的結出代表。
渭南館藏文物數量大,等級高,特色鮮明。東漢時的曹全碑、西嶽華山廟碑、倉頡廟碑、前秦《廣武將軍碑》、唐《雲麾將軍碑》、《大唐三藏聖教序碑》、明代《王槐野墓碑》、清《林則徐書強克捷刻石》、于右任書《山高水長》等刻石類文物,都以很高的史學價值和藝術價值蜚聲海內外。西魏“荔非廣通造像碑”、大統五年四面造像碑、隋仁壽四年的四面造像碑、北宋乾興元年的舍利石塔、唐大和三年陀羅尼經幢、宋代舍利石函和石塔等豐富多彩的宗教文物,是研究宗教史的珍貴實物資料。陶器收藏中不乏上乘之作品。華縣泉護村遺址出土的雞型陶壺、鷹尊,富平收藏的漢代黃鼬博局紋陶奩等,在我省都比較少見。瓷器藏品中,品相最好的是耀州窯的產品。我市收藏的耀州窯產品因耀縣曾隸屬渭南而數量多,保存完好,自成體系。五代時期的耀窯五折花口碗盤,宋代耀窯月白釉玉壺春瓶、仿建窯油滴釉碗等多為名窯產品。渭南收藏的明清時期名人字畫,如明董其昌的“松溪圖”和字,清代邊壽民的“蘆雁圖”等,數量大,等級高,數量之多位居全省前列。
經過千百年的生活積澱和藝術傳承,渭南已擁有眾多歷史悠久,藝術成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渭南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有地方劇種13個,集音樂、歌舞、雜耍、百戲之大成的民間社火,特別是表演類的鼓舞23種,占全省“鼓舞”的近半數之多。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進步,文化的繁榮,挖掘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已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弘揚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已被各界政府提上了重要的議事日程。2006年,渭南有五項民間藝術被列入全國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這五項民間藝術是渭南千百年來傳承下來的最具歷史文化價值的代表作,這些最具有民間特色的民間藝術,是陝西的珍寶,更是陝西人的驕傲。而渭南過去由於受三門峽庫區的影響,又屬農業大市,工業薄弱,財力不足,地改市時間不長,城市建設嚴重滯後,城市功能很不健全。作為數量上在全省排名第三的文物大市,至今沒有一座市級博物館。由於沒有博物館,一些珍貴文物只能存放在條件十分簡陋的縣級文物庫房,渭南人及外地客人無法尋覓到渭南人的根,渭南人的精神家園。由於沒有博物館這個平台,導致渭南文物保護研究開發的隊伍得不到鍛鍊,文物資源不能發揮其應有的效益。渭南博物館建成後不僅能滿足市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而且有利於渭南文物資源的整合,深度挖掘,有利於提高整個市民的文化素質,有利於帶動渭南的文化產業發展,還能促進渭南的招商引資,促進渭南的城市建設,提升渭南的品味,提振渭南人的精神面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