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郎世寧平安春信圖

清郎世寧平安春信圖

清代郎世寧所畫的《平安春信圖》是一幅人物肖像畫,畫中的兩個站立的古裝人物,稍高的一位應是清朝雍正帝胤禛(清世宗),另一位稍矮的是未來的乾隆帝(清高宗),兩人均身著漢服。

基本信息

畫作簡介

《平安春信圖》中的雍正帝和乾隆帝《平安春信圖》中的雍正帝和乾隆帝

圖軸,絹本,設色畫,縱:68.8厘米,橫:40.8厘米。

這是一幅人物肖像畫,畫中的兩個站立的古裝人物,稍高的一位應是清朝雍正帝胤禛(清世宗),另一位稍矮的是未來的乾隆帝清高宗),兩人均身著漢服。此幅畫上並沒有作者的款印,但畫面上方有乾隆皇帝自

題的一段詩文:“寫真世寧擅,繢我少年時,入室皤然者,不知此是誰?壬寅暮春御題。”這是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的題詩,時年乾隆皇帝72歲,這首詩反映了他對光陰荏苒的感慨。

另外該畫下鈐:“古稀天子”等印章兩方,畫面的上端騎縫處自右至左還鈐有 “太上皇帝之寶”、“古稀天子”、“八徵耄念之寶”三方印章。

圖中所畫是雍正皇帝和皇子弘曆,二人的姿勢形態,尤其是人物的臉部,畫得非常細膩,基本上看不到描畫輪廓的線條,而是用色澤的深淺濃淡來表現五官的立體效果,一眼就能看出它與中國傳統 “寫真”技法的不同,帶有著濃重的歐洲繪畫的痕跡。可以確定《平安春信圖》是出自義大利畫家郎世寧之手。

作品賞析

中國嘉德春拍賣最引人注目的拍品是:郎世寧的《平安春信圖》,尺幅為109×59厘米,而北京故宮博物院也收藏了一幅郎世寧的《平安春信圖》。不過這幅尺幅較小,為68.8×40.8厘米,另外故宮博物院這幅有印款;而此幅春拍的畫上沒有印款,但畫面上方有乾隆皇帝自題的一段詩文:“寫真世寧擅,繢我少年時,入室皤然者,不知此是誰?壬寅暮春御題。”下鈐:“古稀天子”等印章兩方,畫面的上端騎縫處自右至左還鈐有“太上皇帝之寶”、“古稀天子”、“八念之寶”三方印章,壬寅為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題寫詩句時乾隆皇帝為七十二歲,《平安春信圖》寓意吉祥,描繪雍正皇帝和皇子弘曆(乾隆皇帝)品竹賞梅的情景。郎世寧以其特有的西法細緻入微地刻畫了兩位帝王的面目和表情,基本上看不到中國傳統人物畫的線條,而是用色澤的深淺濃淡來表現人物的五官,立體感很強。由於郎世寧作品存量極少,《石渠寶笈》僅記錄45件郎世寧的作品。直至清末,列強入侵,社會動盪,郎世寧作品才流入民間,但數量也很少。近幾年,在海內外拍賣會上,郎世寧的作品在市場上亮相不多,偶有露面價格往往是天價。

那么,郎世寧的畫為何價值連城?首先,郎世寧這個人物比較特殊。郎世寧(1688年-1766年)是義大利人,生於米蘭,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到中國,隨即入宮,曾參加圓明園西洋樓的設計工作,歷任康、雍、乾三朝,在中國從事繪畫達50多年。由於郎世寧帶來了西洋繪畫技法,向皇帝和其他宮廷畫家展示了歐洲明暗畫法的魅力,他先後受到了康熙、雍正、乾隆的重用。乾隆二十二年(1759年),郎世寧正值七十大壽,為此皇帝還特地為他舉行盛大的祝壽儀式。由此可以看出郎世寧甚得皇帝恩寵,這在中國歷史上也是少見的。

作者介紹

郎世寧,西名加斯提里阿納(Giuseppe),義大利美朗諾市人。於康熙五十四年(1715)來華傳教,時年27歲,召入內廷為畫院供奉,歷仕三朝。畫法參酌中西,善寫生,人物、花鳥,奕奕有神,尤工畫馬,如百駿圖、名馬圖、武功圖至今有聲世界。郎氏初本欲將西法輸入中國,因不為清帝所喜,遂創折衷畫法。一時從之學者甚眾,流風至今未絕。卒年七十八。《故宮郎世寧畫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