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郎世寧哨鹿圖軸

清郎世寧哨鹿圖軸

《哨鹿圖》軸的內容是清乾隆六年(1741年),皇帝到木蘭行圍(即打獵)的實況記錄。畫面最前行列的第三人,佩帶紅錦“撒袋”(即裝弓的袋)騎白馬的就是乾隆皇帝,這一年他30歲。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他在《御製題寫照哨鹿圖》中說寫道:這幅圖是辛酉年(即乾隆六年),他第一次到木蘭行圍,命郎世寧畫的。

基本信息

【名稱】清郎世寧哨鹿圖軸 
《哨鹿圖》軸《哨鹿圖》軸

【類別】絹本,著色
【規格】縱267.5cm,橫319cm
【年代】清代
【文物原屬】清郎世寧繪製
【文物現狀】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館

作品賞析

哨鹿圖》軸的內容是1741年(清乾隆六年),皇帝到木蘭行圍(即打獵)的實況記錄。畫面最前行列的第三人,佩帶紅錦“撒袋”(即裝弓的袋)騎白馬的就是乾隆皇帝,這一年他30歲。1774年(乾隆三十九年),他在《御製題寫照哨鹿圖》中說寫道:這幅圖是辛酉年(1741年,即乾隆六年),他第一次到木蘭行圍,命郎世寧畫的。當時扈從的大臣們,比他年長的有來保等,比他年少的有傅恆等,總計12人,而今天這些人都已死了,所以很有感慨。來保於1764年(乾隆二十九年)卒,是武英殿大學土。傅恆後來官居保和殿大學土,封忠勇公。圖中前列沒有鬍子的一人可能是傅恆,而來保則無法指出了。
木蘭在熱河北部。從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建造避暑山莊行宮,到1820年(嘉慶二十五年),皇帝每年(其間也有間斷)率領王公大臣、八旗護軍、內外蒙古和北方各少數民族到木蘭行圍四十餘日。哨鹿是預先命人吹號角仿效鹿鳴,可以引來很多鹿。這幅畫是描繪行圍的全體行列剛剛進入木蘭山區的景象。乾隆和近景的一些主要人物,都具有西法肖像畫的特點。可以看出是寫生的作品,衣物馬匹刻畫精細入微,立體的質感很強,但明暗的反差相當柔和,與純粹中國書法的背景山樹統一和諧。大隊人馬在行進中的氣氛生動逼真,由於遠近人物的此例適中,更增加了畫面的深遠。乾隆皇帝和領侍衛內大臣、御前侍衛等一行近景人物,當然是郎世寧畫的。但如此大畫不可能一人完成,當時畫院常有通力合作的畫。這幅畫也不例外地必定有中國畫家以及法國畫家王致誠等人的筆墨,是一幅中西畫家合作的巨畫。

畫家簡介

郎世寧(1688-1766),義大利米蘭人,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內,天主教士。青年時期受到系統的繪畫訓練,後來加入了歐洲基督教下屬的宗教組織耶穌會。康熙時來中國,工畫,以西法參入中國畫中,自成一家。於雍正、乾隆兩朝供奉“內廷”。他死後乾隆皇帝特地下達諭旨,追賜朗世寧侍郎銜,並賞銀三百兩為其料理後事。郎世寧的遺體被安葬在北京阜成門外的外國傳教士墓地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