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詩選

清詩選

落花詩(十二首選一)陳 江上看晚霞(三首選一) 夏日雜詩(七首選一)

內容摘要

簡裝本
清朝到了道光、鹹豐時期,政治上沿著衰落腐朽的方面發展,階級矛盾尖銳化,外有帝國主義的侵略,內部爆發了太平天國的大規模的革命,長期停滯的中國封建社會演變而成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開始了歷史的新階段——近代史的階段。清詩在這個階段,一方面出現了以龔自珍魏源為開山的具有近代民主思想色采的詩歌;一方面出現了以祁寯藻曾國藩為首的提倡江西派、提倡“合學人詩人之詩為一”的詩歌。較著名的作家有鄭珍何紹基、金和、黃遵憲等人,以致梁啓超的《清代學術概論》認為這個時期清詩才有“元氣淋漓,卓然稱大家”的。
《清詩選》選錄從順康到乾嘉時的詩歌。我們主觀上在照顧代表作家風格和他的藝術成就的同時,也選錄——些較有思想意義的作品。
近代階段的詩歌,過去的選本有陳衍編的《近代詩鈔》,解放後有北京大學中文系編的《近代詩選》,本書不再選錄。嘉道年間,我們選了前面兩書所未選錄的陳沆潘德輿兩人的詩歌,作為兩個歷史階段的過渡時期的代表。收入詩作的主要詩人37人:
林古度 陳恭尹 錢謙益 談 遷 項聖謨 朱之瑜 馮 班 閻爾梅 傅 山 商景蘭 金人瑞 吳偉業 黃宗羲 杜 濬 方以智 冒 襄 李 漁 錢澄之 方 文 周亮工 歸 莊 陳 忱 顧炎武 龔鼎孳 施閏章 吳嘉紀 尤 侗 王夫之 毛奇齡 屈大均 朱彝尊 彭孫遹 王士禎 洪 升 黃 任 孔尚任 查慎行 趙執信 沈德潛 厲 鶚 鄭 燮 袁 枚 蔣士銓 趙 翼 洪亮吉 江世銓 黃景仁 孫原湘 張問陶

編者評述

我國古典詩歌,源遠流長。唐代詩歌的成就最高,在內容和形式兩方面都得到高度的發展.宋詩有過分議論化,散文化的毛病,但在反映民族矛盾和藝術特點方面,也有新的成就。元明兩代,文學的主流轉向戲曲、小說,詩歌比較衰微。明末清初,出現了象顧炎武王夫之那樣具有進步的民主思想和強烈的民族思想,並且詩功也深的詩人;象錢謙益吳偉業那樣才學富足,能夠轉移風氣的詩人,本來具備了振興詩歌的良好條件。但清代的特定的政治背景又使它的創作成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清初抱有反清的民族思想的詩人, 在當時民族矛盾成為主要矛盾的情況下,寫了不少表現民族大義、具有愛國精神的詩篇,使清詩閃耀出戰鬥的光芒。但隨著漢族反清武裝力量的失敗、消滅;清朝統治的鞏固,以及思想鉗制的加強,文字獄的株連,功名利祿的引誘改變了儒林的風氣等,使詩歌創作受到消極的影響。加以乾隆修《四庫全書》時又搜訪,銷毀了許多內容“有礙”的禁書,清初不少優秀詩篇因此被銷滅或得不到流傳.這是清詩發展過程中後個巨魘限制。
十八世紀以後的清朝統治下的中國,在相對安定繁榮的同時,又日漸出現了社會的黑暗衰落和人民的反抗鬥爭。社會的黑暗和人民的反抗,本來可以刺激、促起詩人的奮發,但同於清朝在政治、文化上的嚴厲鉗制,由於一些人被表面上的“盛世”之局所迷惑,詩人在正視現實、反映現實方面,還有所忌諱、迴避和沖談。他們多借模山范水,批風抹月和詠物來抒發寫個人的閒情逸緻或牢騷抑鬱,儘管詩的功力和技巧都相當不錯,但思想內容不免相對談薄,清代全盛時時期的詩歌,不能象唐代的杜甫、白居易等人的作品那樣鮮明有力地形成一股氣勢磅礴的現實主義的主流,這又是清詩發展過程中的另一個巨大的限制。
儘管存在如上所述的局限,清詩懲元明之失,兼學唐宋,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其成就還是超過元明兩代,足以繼唐宋成為我國古典詩歌發展史上的後勁。
清詩,就具有了其獨特的魅力。打開這本《清詩選》,與每一位詩人對話,在每一篇詩作中神遊,你會有幾許感動,幾許沉醉,幾許頓悟。

圖書目錄

林古度
精裝本

吉祥寺古梅 金陵冬夜
錢謙益
碧雲寺 眾香庵贈自休長老 金陵後觀
棋(六首選一) 和盛集陶《落葉》(二首選一)
後秋興之十三(八首選一)
談 遷
渡江 廣陵
項聖謨
題自畫大樹
朱之瑜
漫興 避地日本感賦(二首選一)
馮 班
題友人《聽雨舟》 朝歌旅舍
閻爾梅
滄州道中 絕賊臣胡謙光 採桑曲
傅 山
乙酉歲除八絕句(選一) 秋徑 客盂,盂
有問余於右玄者,右玄占韻復之,阿好過情,
遂如韻自遣
商景蘭
悼亡
江陰女子
題城牆
金人瑞
上已日,天暢晴甚,覺《蘭亭》“天朗氣清”句
為右軍入化之筆,昭明忽然出手,豈謂年年有
印板上巳耶?詩以紀之
吳偉業
臨頓兒 捉船行 鴛湖曲 圓圓曲
讀史雜感(十首選二) 中秋看月有感 過
吳江有感 梅村 過淮陰有感(二首選一)
懷古兼吊侯朝宗 臨清大雪 伍員 戲
題仕女圖(十二首選二)
黃宗羲
臥病旬日未已,閒書所感(二首選一) 蒼水
周公謹硯(四首選二)
杜 濬
樓雨 晴
方以智
獨往
高 兆
荷蘭使舶歌
冒 襄
和阮亭《秋柳》詩原韻(四首選二)
李 漁
清明前一日 夏寒不雨為楚人憂歲
錢澄之
催完糧 捕匠行 梅花
方文
竹枝詞(十首選二)
周亮工
自劍津發燕江次西溪
歸 莊
己丑元日 觀田家收穫(三首選一) 落花
詩(十二首選一)
陳 忱
嘆燕
顧炎武
京口即事(二首選一) 秋山 海上 塞
下曲(二首選一) 精衛 偶來 榜人曲
流轉 酬朱監紀四輔 賦得秋柳 永平
一雁 又酬傅處士次韻(二首選一) 井中
《心史》歌
宋 琬
漁家詞 獄中對月 江上阻風
龔鼎孳
如農將返真州,以詩見貽,和答二首(選一)
游七星岩(四首選一) 曉發萬安口號(八首選二)
上巳將過金陵(三首選二)
侯方域
冬日湖上 估客樂
吳嘉紀
絕句 風潮行 朝雨下 泊船觀音門
(十首選二) 冬日田家(四首選一)
申涵光
春雪歌 泛舟明湖
施閏章
牽船夫行 燕子磯 雪中望岱嶽 江月
泊樵舍 薛子壽見示免官後詩,感而有作
至南旺
尤 侗
煮粥行 題韓蘄王廟 聞鷓鴣
滿 保
臨江道中
王夫之
讀《指南集》 正落花詩(十首選一)
落花詩(九首選一)
張煌言
甲辰八月辭故里(二首選一)
毛先舒
吳宮詞
孫枝蔚
陸放翁硯歌為畢載積題
黃 生
築堤謠
毛奇齡
贈柳生
顧祖禹
甲辰九日感懷
魏 禧
登雨花台
汪 琬
玉鉤斜 官軍行 計甫草至寓齋(二首選一)
寄贈吳門故人 連遇大風,舟行甚遲,戲為
二絕(選一) 月下演東坡語(二首選一)
蔣 超
金陵舊院
計 東
宣府逢立秋 鄴城吊謝茂秦山人
陸次雲
出門 登岱 疑冢 詠史
陳維崧
憶貴池吳師 曉發中牟 懷州歲暮感懷
(四首選一) 二日雪不止
費 密
朝天峽
釋宗渭
橫塘夜泊
鄧漢儀
題息夫人廟
許 虬
折楊柳歌(三首選一)
王 攄
謁伍相祠
董以寧
渡淮 閨怨
葉 燮
京口作 客發苕溪
姜宸英
惜花
呂留良
次韻黃九菸民部《思古堂詩》 亂後過嘉興
三首
劉廷璣
勸農行
張 遠
下建溪諸灘
景星杓
侎官米
龐 鳴
吳宮詞
朱 樟
催租行
梁佩蘭
養馬行 閣夜 粵曲
朱彝尊
馬草行 度大庾嶺 東官書所見 雲中
至日 觀獵 晚次崞縣 鴛鴦湖棹歌
(一百首選五) 常山山行 延平晚宿
酬洪升
錢 曾
秋夜宿破山寺絕句(十二首選一)
屈大均
秣陵 雲州秋望 塞上曲(六首選二)
魯連台 通州望海 民謠(十首選四)
雷女織葛歌
彭孫通
景州 彭蠡夜泊 秋日登滕王閣
吳兆騫
出關 次沙河寨 城樓曉望 夜行
長白山 混同江
陳恭尹
崖門謁三忠祠 虎丘題壁 感懷十七首
(選二) 鄴中 隋宮 讀秦紀 村
居即事(五首選二) 木棉花歌
惲 格
同李非夏《湖山晚眺》(四首選一) 寄虞山王
石谷
李因篤
邊上 望岳
王士禛
初春濟南作 春不雨 秋柳(四首選一)
息齋夜宿即事懷故園 高郵雨泊 余澹心
寄《金陵詠懷古蹟》卻寄二首(選一) 江上
曉雨後登燕子磯絕頂作 登金山 瓜州渡
江 秦淮雜詩十四首(選二) 大風渡江(三
首選二) 真州絕句(五首選三) 南將軍廟行
雨中度故關 潼關 龍門閣 嘉陽登舟
晚登夔府東城樓望八陣圖 江上看晚霞(三
首選一) 蟲梟磯靈澤夫人祠 清流閣 嘉
陵江上憶家 送張杞園待詔之廣陵(二首選
一)
宋 犖
邯鄲道上 獲港避風(二首選一) 海上雜
詩(三首選一)
紀映淮
秦淮竹枝詞 即景
田 雯
淘金謠
趙 俞
督亢陂 聞鷓鴣
徐 釚
曉發京口
丁 煒
新淦舟行
邵長蘅
雨後登惠山最高頂 登吳城望湖亭 題冀
渭公所藏楊忠愍梅花詩卷 津門官舍話舊
王又旦
牽纜詞 曉渡望鄂州 太史公祠隔河望孤山
蒲松齡
青石關
吳 雯
明妃
姚文焱
赤壁
孟亮揆
於忠肅墓
張篤慶
明季詠史(十三首選一) 勘災吏
晴即事(六首選一)
陳壽祺
過楓嶺
陳文述
鳳城春柳詞(十首選六) 秋夜 夏日雜詩
(七首選一) 月夜聞紡織聲(三首選一)
陳沆
有感 九日登黃鶴樓 河南道上樂府四章
出都詩六首(選一) 靈泉寺 揚州城樓
除日抵京
潘德輿
射湖晚泊(四首選一) 鎮江至江寧山行雜述(十
二首選二) 獨坐和亨甫月夜見訪次日雨中口
號二首(選一) 茌平述感

其他版本

基本信息

書籍作者:丁力選注 喬斯補註
圖書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圖書品相:9.5成品相
庫 存 量:1 本
圖書售價:16.00元
圖書類別:文學
圖書標籤:湖南人民出版社 丁力 選注 一版一印 湖南人民
上書時間:2008-07-25
出版時間:1985-06 印刷時間:1985-06-01
開本:大32開 頁數:716頁 印張:24.875
裝訂:平裝 印數:16.33千冊
書名:清詩選
作者:王鎮遠編著
ISBN:7-80569-702-7
價格:7.00
發行地:上海
出版社:上海書店
出版時間:1993
頁數:275頁
開本:19cm
分類號:I222.749
一般附註:據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版重排

作者簡介

王鎮遠,1949年生於上海。十年動亂期間,從桐城葉蔥奇先生學習古代文史。1982年獲復旦大學文學碩士學位,其後供職於上海古籍出版社編輯部,並研習中國文學批評史及清代文學。1992年赴紐西蘭奧克蘭大學訪問講學,遂定居於紐西蘭。著述有《桐城派》、《兩晉南北朝詩歌選》、《清代詩歌選》、《劍氣簫心》、《朱彝尊詩詞選注》、《姚鼐文選》、《桐城蘭家文賞析》、《中國文學批評通史》(清代卷部分)等。自幼酷愛書法,治學之外臨池不斷。本書為一部系統的中國書法理論史,資料翔實,持論公允,出版後頗得好評。此次校訂重版,以廣流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