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石濤南山為壽圖

清石濤南山為壽圖

【名稱】清石濤南山為壽圖 【簽書】石濤山高水長圖,松囪題。 【款識】繡佛齋余德自新,應知陶母是前身。

【名稱】清石濤南山為壽圖
石濤 南山為壽圖 立軸

【類別】中國古畫
【年代】清代
【文物來源】中貿聖佳2006春拍
【尺寸】196×53cm 
【成交價】 RMB 5,280,000
【簽書】石濤山高水長圖,松囪題。
【款識】繡佛齋余德自新,應知陶母是前身。吾將一語遙為祝,壽若須彌不記春。奉祝許母王太夫人九十千春,南田心疇。
【鈐印】「耕隱心疇」(白),「南園」(朱),「未能彼余習」(白)
【軸頭刻字】「小冬花庵」,「鄂廬所得」
【備註】曾經褚德彝題簽,奚萼銘收藏。
《南山為壽》用細筆勾勒時很少皴擦;在粗線勾斫時則皴點並用,濃重之處,墨氣淋漓,畫出縱深。畫面的結構布局與前人、與石濤其它作品都沒有似曾相識的感覺,畫中男子對華蓋松的揖拜,點出“壽比南山”的主題,與畫家在題詩中所言的“遙為祝”形成呼應。題詩則稱讚老人有每飯之後即繡佛像的美德,簡直就是東晉陶侃的慈母湛氏的後身,因此祝她與須彌山一樣不老且長春。
石濤著有《苦瓜和尚畫語錄》,自述作畫的宗旨是既“不立一法”,也“不捨一法”,既兼容並蓄,也不奉哪路權威為樣板:“縱有時觸著某家,是某家就我也,非我故為某家也”,“山川脫胎於予也,予脫胎于山川也”。讀畫家石濤,讓人想起詞家辛棄疾,辛曾稱:“不恨吾不見古人,恨古人不見吾狂耳”,“我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看我應如是”。可見藝術感悟的條條大路通羅馬,原來就不是依仗照搬照抄的。
今人吳冠中將石濤比做法國的塞尚,說他是現代中國繪畫之父,說他的《畫語錄》是中國最深奧與最難懂的畫論:“石濤是反傳統的先鋒,但他尊重古人的成就,他反的是八股式的所謂傳統。”他最重要的反叛就是“至人無法”,主張到大自然中去尋找“無法而法”,“搜盡奇峰打草稿”。奇峰搜不盡,石上灼真知。遺響入霜鍾,濤聲無盡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