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南寺[漯河]

清真南寺[漯河]
清真南寺[漯河]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6年)京漢鐵路修通,在距源匯寨一公里處設郾城火車站(現為漯河車站),致使火車站附近忽然繁忙起來。從各地遷來經商的回民日見增多。從開封遷來的回族穆斯林聚居在火車站附近的南草園、南馬路(現人民路)和復興商場、馬家院(現人民電影院東邊、已折遷)。因距離寨內清真寺遠,宗教生活不便,迫切要求就近建寺。限於經濟不及,1911年在馬家院借馬德元的房子立寺,請劉振祥代阿訇,解決了燃眉之急。隨後遷居的回族穆斯林增多,禮拜殿容納不下,又借謝晉賢開的“清香池”澡塘樓上房子禮拜。經坊上回族穆斯林苦心慘澹經營,銳意積累,周樹紳阿訇多方求助捐資,於1920年才在南菜園買地建立清真南寺。為銘記建寺艱辛,立碑二塊記事流芳(文革期間均遭砸毀)。現坊上回族穆斯林一致公認,漯河市清真南寺始建於1911年,是開封穆斯林建的寺。

基本信息

簡介

從1911年借房立寺到1920年買地建寺,回族穆斯林積蓄了九年之久的血和汗,資金仍然不足,後由周樹紳阿訇八方求助,方才了卻心愿。據回族老人回憶,初建的禮拜大殿,非常簡陋,系青磚小瓦民房式建築,僅6間房,供120多人禮拜,另外,講堂屋、水房均為草房,維持了六年,1926年由常冶廣阿訇及社首籌資修建水房等,清真寺設施才稍改善。1923年在東側建女學一座。
1930年前後,隨火車站商業市場日趨繁榮,坊上回族穆斯林經濟狀況大有改觀,人口迅速增長。1931年清真寺被洪水沖毀 ,同年重建。1947年清真寺將北講堂屋改建為二層樓房,上下各4間。樓上做為教室和學員宿舍,樓下為講堂屋和阿訇住室。1948年又將大殿擴建為9間,可供200人禮拜,清真南寺的面貌大有改觀。
據回族老人回憶,抗日戰爭前後,清真寺大門口一直掛著一塊長60厘米寬45厘米的玻璃框,內貼當時的國防部命令:“清真寺內禁止住軍”,中間蓋有國防部的大紅印章。據調查,源匯區內五坊清真寺大門口都掛過此牌,免遭了戰亂之災,保全了伊斯蘭教活動的聖潔場地。
1958年宗教制度改革,清真寺遭到關閉,至1961年才交還回族穆斯林使用。1966年8月,又因“文化大革命”再度關閉,大殿被馬路街公社(現辦事處)紙盒廠安裝機器無償使用。為保護清真寺房產,回族老人李廣成從1966年8月到1979年7月,吃住在清真寺,長達十三年之久,主動義務承擔護寺之職,受到全區回族穆斯林崇敬和讚譽。
1980年清真寺清理房產時,因大殿年久失修,脊頂漏雨,牆壁傾斜,大殿地越板損壞,回族穆斯林決議同心協力重修大殿。清真寺適時合理地利用了原市房產局退賠的所占五坊清真寺房產租金、租息和拆除寺院房屋折價款總計63692.16元,1981年初動工,年底竣工,建築面積224平方米。這次大規模修建,經社首趙玉瑞、宛文彬、馬孝山精打細算,僅花費了 34965元,結餘 23726.52元。
1983年清真寺獲得省民委補助16000元,自籌資金32000元,翻蓋東門樓和南水房樓共24間,新蓋女寺門樓六小間,買宅地建了女水房。水房屋安裝了鍋爐、自動供水裝置。現有二層水房10間,大淨單間淋浴,小淨水管自動供水,設施優於市內浴池。
清真南寺從1911年借房立寺到1983年重建歷時62年,三度修建,現已建設成東西二進院落,中阿結合式的封閉建築群,占地面積約11000平方米。清真寺樸素典雅,又很實用,成為源匯區回族穆斯林宗教活動的中心。
有了設施完善的清真寺,緊接就應發展寺管穆斯林經濟,以寺養寺,減輕坊上回族民眾的負擔。1985年初,清真寺辦起了伊斯蘭招待所,下半年新蓋11間臨街營業房,又買下原市醫院公司的房屋出租給區伊協辦招待所。年底清真寺幾項收入匯總,付支後尚能結餘15000多元。從此,清真寺開始實現自給並有了節餘。
為了增強自養能力,經回族穆斯林民眾集資,清真寺於1997年,創建了一棟具有阿拉伯建築風格的綜合樓。工程開始施工於12月31日,1999年5月1日竣工,建設費用資金3017022元。綜合樓一樓向外,18間門面對外出租。一樓向內,20間房子寺內用,阿訇住室、講堂屋、經書部、閱覽室。二~三層對外出租,四~五層清真寺辦經學班用,總計360個房間,其中一層40間,二~五層每層80間。總建築面積4786平方米。
1999年7月,經全坊上下齊心協力,自力更生,投資數86萬元,重建了一座既有民族風格又有時代特徵的禮拜大殿一座,2000年8月工程竣工。大殿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大殿一層,卷棚三層。占地面積448平方米,建築面積483平方米。

 

清真南寺 清真南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