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慎勤

清慎勤

清慎勤是現今流傳最廣的“官箴”。意思是清廉、謹慎、勤勉。

拼音

qīng shèn qín

引證解釋

《三國志·魏志·李通傳》“以寵異焉” 裴松之 注引 晉 王隱 《晉書》:“﹝ 李秉 ﹞嘗答 司馬文王 問,因以為《家誡》曰:昔侍坐於先帝,時有三長吏俱見。臨辭出,上曰:‘為官長當清,當慎,當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後用以為官箴。衙署公堂多書“清慎勤”三字作匾額。 梁啓超 《新民說·論公德》:“近世官箴,最膾炙人口者三字,曰:‘清、慎、勤。’”

1.【清】

清,即清白、清介、清平、清明、清廉。古人以此字作為官箴,意在強調為官為政須有清白的操守、清介的修養、清平的思路、清明的頭腦和清廉的作風。

正直清廉而謙者,宜歌風。——《史記·樂書》

2.【慎】

慎,即謹慎、慎重。古人常以慎言、慎行、慎獨、慎微、慎始、慎終四詞作為修身做事的至高標準,將此字作為官箴,意在強調為官為政須言行謹慎,在缺乏監督的情況下仍能自警自束,在微小的事情上能夠做到不隨意,並且善始善終。

慎,德之守也。——《國語·周語》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禮記·中庸》

3.【勤】

勤,即勤謹、勤勉、勤恁、勤恤。古人以此字作為官箴,意在強調為官為政須盡心盡力,殷勤恭謹,勤勉奮進,勤政事,勤思考,憂慮體恤民生疾苦。

文王既勤止。——《詩·周頌·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