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慎

《晉陽秋》:“其父子清慎如此。 吏,清慎各自持。 [清慎勤忍]

清慎
拼音:qīng shèn
注音:ㄑㄧㄥ ㄕㄣˋ
[詞語解釋]
清廉謹慎。《三國志·魏志·胡質傳》“ 威 , 鹹熙 中官至 徐州 刺史” 裴松之 注引 晉 孫盛 《晉陽秋》:“其父子清慎如此。於是名譽著聞,歷位宰牧。” 唐 皮日休 《元魯山》詩:“三年 魯山 吏,清慎各自持。” 宋 蘇舜欽 《兩浙路轉運使司封郎中王公墓表》:“蓋 文正公 以清慎訓諸子,而公亦恬於進取也。”《明史·忠義傳五·高斗垣》:“﹝ 高斗垣 ﹞為人孤鯁,以清慎得名。” 清 劉大櫆 《送倪司城序》:“ 倪君 清慎自持,奉公勤民之術,不足為 倪君 告。”
[清慎勤忍]
清慎勤 :
qīnɡ shèn qín
1.清廉、謹慎、勤勉。《三國志.魏志.李通傳》"以寵異焉"裴松之注引晉王隱《晉書》:"〔李秉〕嘗答司馬文王問,因以為《家誡》曰:昔侍坐於先帝,時有三長吏俱見。臨辭出,上曰:'為官長當清,當慎,當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後用以為官箴。衙署公堂多書"清慎勤"三字作匾額。
至於忍,應是忍讓、寬大的含義。
《尚書》: 必有忍,春乃有濟;有容,德乃大.
清是品味,慎是謹慎,勤是勤勞,忍是品質。簡單的四個字是人生的指向標。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