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吳大澄仿石谷山水

清吳大澄仿石谷山水

【名稱】清吳大澄仿石谷山水吳大澄 【簽書】吳愙齋仿石谷山水,鄂廬珍玩,乙卯三月,松窗。 【鈐印】「愙齋」(白)

【名稱】清吳大澄仿石谷山水
吳大澄 仿石谷山水圖

【類別】中國古畫
【年代】清代
【文物來源】西泠印社2007年秋拍
【尺寸】77×32cm
【成交價】 RMB 39,200
【簽書】吳愙齋仿石谷山水,鄂廬珍玩,乙卯三月,松窗。鈐印:「禮堂自治」(朱)
【款識】絕壁雲扶將墮石,豁崖風勒下奔泉。曾在虞山故家見石穀子有此本,背擬其意。愙齋吳大澄。
【鈐印】「愙齋」(白)
【鑑藏印】「奚鄂廬收藏印」(朱),「野鶴心賞」(朱),「浮筠硯齋所藏」(朱),「古董史兆琳藏」(朱)
【備註】褚德彝題簽,奚萼銘舊藏.
吳大澄(1835-1903),字清卿,號恆軒,晚年又號愙齋,江蘇省吳縣人。清同治七年(1868年)進士,累官至廣東、湖南巡撫,光緒二十年(1894)罷歸。一生喜愛金石,並工詩文書畫。歷任編修、河北道、太僕寺卿、左副都御史等職。光緒十二年(1886年)擢廣東巡撫。吳大澄書法以篆書最為著名。他開始學秦代小篆刻石,書法酷似李陽冰。後受楊沂孫的啟示,將小篆與金文相結合,並用這種方法書寫《論語》、《孝經》以及信札。他的篆書大小參差、淵雅朴茂,在當時是一種創造。他對金石文字有精深的研究,開拓了對先秦文字的廣闊的視野,使他的篆書從中汲取了不少的營養。吳大澄寫篆書,喜用隸書書款。他的隸書橫平豎直,亦取法漢碑。行書學曾國藩,又頗有黃庭堅的趣味。著有《說文古籀補》、《權衡度量考》、《恆吳大澄軒所見所藏吉金錄》、《愙齋詩文集》、《愙齋集古錄》、《古玉圖考》、《恆軒吉金錄》等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