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狹

淺狹

淺狹,漢語辭彙。 拼音:qiǎn xiá 釋義:1、狹窄。寬度小。2、謂見識貧乏或心胸狹窄。

①《管子·八觀》:“夫國城大而田野淺狹者,其野不足以養其民。”

②《後漢書·西南夷傳·滇》:“有池,周回二百餘里,水源深廣,而末更淺狹,有似倒流,故謂之 滇池 。”

③《三國演義》第十三回:“近邑小沛,乃備昔日屯兵之處。將軍不嫌淺狹,權且歇馬,如何? ”

④嚴既澄 《不遇》:“他後頭跟著三四個苦力,挑著七八件行李,都隨著那老者走入門來,把我們家裡的淺狹的院子都給擠滿了。”

①《三國志·魏志·高貴鄉公髦傳》“ 沛王 林 薨” 裴松之 注引 晉 孫盛 《魏氏春秋》:“吾學不博,所聞淺狹。”

②宋 蘇轍 《三論分別邪正札子》:“臣以聞見淺狹,不能盡知當今得失。”

③宋葉適《題拙齋詩稿》:“騷人墨客,嘲弄光景,徒借物吟號,夸其名甚矣,而局量淺狹,無道以守。”

④《東周列國志》第九六回:“鄙人志量淺狹,不知相國能寬容至此,死不足贖罪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