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元巾

混元巾

今全真派道士多用此巾,用以與正一派 道士通常用的九梁巾相區別 。道巾多為方形,只有混元巾和一字巾為圓形。 有說始於滿人入侵中原,屠戮神州之時,當時滿人為了打斷漢人脊樑並同化漢人,華夏遍地推行剃髮易服,有不從者斬,僅揚州一城便屠戮三十餘萬人,四川一省更是屠盡一空,但因道士大多居於深山老林,無處可尋、無蹤可覓,故而剃髮難以執行,無奈放過了道士。所以便把頭巾做成馬蹄形狀,讓道士戴上,意為道士或漢人讓我滿人的馬蹄/鐵蹄永遠的踩在頭上。

基本內容

道士通常所戴的帽子的一種。為九巾之首。現代全真派道士多戴此帽。

以黑繒糊成硬沿圓帽,中間開孔,以露出髮髻。圓形,以黑繒糊成硬沿,帽頂中心有孔。道士戴混元巾時,扎髮髻,帽頂之孔露髻,以一簪貫之。

有的老修行說,這是代表道教混元一氣的意思,故稱為混元巾。

考其出現的年代,在清代前,未曾見於記載。又因其型似清代官員所戴的帽子,於是有人推測,混元巾是由清代官員所戴的暖帽演變而來。清初王常月最早開始戴,很有可能是滿清皇帝賜與的。漢民族冠巾的作用在於保護髮髻,古時光著髮髻露在外是有失禮節的一種行為,而混元巾圍四周而露髮髻不符合漢民族傳統,從其在清代才出現也說明是受滿人曖帽影響而成。

筆者認為,道教在清兵入關後,依然不剃頭,不改前明服飾,以示民族骨氣(具體請百度漢服或者剃髮易服),因此更加不可能模仿清代官員的帽子。至於此巾的來歷,還有待道教界的諸位高道大德考究其歷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