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綠道網

根據省有關部署,珠三角區域綠道網由六條區域綠道主線、四條連線線、十五條支線構成,總長1690公里,可直接服務人口約2565萬人。 其中,深圳段包括2號區域綠道、5號區域綠道及一條支線,主線總長度約285公里,支線長18公里,直接服務人口約545萬人。 三級綠道建設同步進行與上述區域綠道建設同步,深圳城市綠道、社區綠道建設將一同進行規劃、建設。

深圳綠道網是由2條區域綠道、2條濱海風情線、1條城市活力線、3條濱河休閒線、16條山海風光線組成的“四橫八環”綠道網路體系,總長約2000公里,實現全市平均每平方公里有1公里綠道,市民5分鐘可達社區綠道,15分鐘可達城市綠道,30~45分鐘可達區域綠道,為市民提供一個低碳出行、休閒遊憩的綠色空間。

深圳綠道介紹

深圳市區域綠道主線總長約285公里,支線總長約18公里。
一、2號綠道
線路走向:主線由東莞大嶺山森林公園進入深圳市西北側,途經羅田森林公園、老虎坑水庫、車丁坑、洋涌河、五指耙水庫、東方林果場、長流陂水庫、七瀝水庫、鳳凰山森林公園、鐵崗森林公園、羊台山公園、西麗湖度假村、塘朗山—梅林森林公園、筆架山公園、銀湖森林公園、洪湖公園布心森林公園、仙湖植物園、梧桐山國家級森林公園、園山風景區、三洲田、馬巒山森林公園、大小梅沙、葵涌度假村、金海灘度假村、東江縱隊司令部舊址、雷公山、鹹頭嶺沙兵遺址、下沙、南澳、西沖、東沖、七娘山、桔釣沙、天后古廟、青少年度假營、金水灣度假村、鑼鼓山郊野公園、大鵬所城、打馬坑水庫,至排牙山,沿濱海岸線進入惠州市。
長度統計:線路長約233公里。其中生態型綠道約76公里、郊野外型綠道約110公里、都市型綠道約47公里。
二、5號綠道
選線走向:主線由東莞市大屏障森林公園進入深圳市,依次連線光明森林公園、茜坑森林公園、橫坑水庫、甘坑水庫、黃牛湖水庫、雞公山,至銀湖森林公園與2號綠道對接。
長度統計:線路長約49公里。其中生態型綠道約22公里、郊野型綠道約22公里、都市型綠道約5公里。
昨天上午,市城管局綠化管理處召開新聞發布會,就網友質疑水源保護區域內鋪設綠道網存在污染破壞環境作出回應。表示目前鋪設的梅林坳—白芒關段綠道網示範路段,施工用材安全無污染,原二線巡邏道路面石板也將基本被保留。
據市城管局綠化管理處有關人士介紹,綠道網建設是省委、省政府立足科學發展大局作出的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重大部署,也是建設宜居城鄉、提高城市化質量的一項重要舉措,全省將修建6條共2000公里的綠色通道網路,預計年內完成70%的工程量,以方便當地居民騎腳踏車出遊和步行休閒,其中2號網路和5號網路通過深圳市內,全長285公里,深圳今年將完成其中200公里的修建工程。
據市綠化管理處副處長王曉明博士介紹,深圳市內的“綠網道”規劃主要是延續原來特區二線通道建設,當初考慮是既節省成本,又有利環保和生態維護,並且基本不覆蓋原有步行石板道。近期開工的路段為白光至背仔山的81公里路段,其中白芒關到梅林坳的23公里示範段,預計在今年5月中旬完成。王曉明博士表示,此次修建“綠網道”,市委、市政府將用“以人為本,環保,生態和低碳”的理念來進行建設。同時,將利用廢棄的貨櫃等,經過藝術美化裝飾成小店鋪、公廁和腳踏車修理點,既為市民服務,又成為道旁漂亮的景觀。另外,為了增加通道兩側綠色景觀,建設部門還將加種500萬棵以上不同種類的開花喬灌木植物。對於市民關心的鋪設瀝青存在污染等問題,王曉明博士強調,此次工程使用的是黑色改良瀝青壽命為10年,其經過400度高溫處理後,不揮發、不溶於水,彈性和韌性感良好,是國際上公認的無污染瀝青材料。而且,目前只鋪設200米示範段部分,其餘保留路面石板。

媒體報導

深圳綠道服務545萬人
今年1月,在廣東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珠三角地區廣州、深圳、珠海等9個城市開始積極推進區域綠道網規劃工作。省委十六次全會提出,用3年左右的時間,完成珠三角綠道建設。根據省有關部署,珠三角區域綠道網由六條區域綠道主線、四條連線線、十五條支線構成,總長1690公里,可直接服務人口約2565萬人。其中,深圳段包括2號區域綠道、5號區域綠道及一條支線,主線總長度約285公里,支線長18公里,直接服務人口約545萬人。
按照省政府要求,今年是全面啟動珠三角綠道建設的第一年,要實現綠道網建設“一年基本建成,兩年全部到位,三年成熟完善”的目標。
作為綠道建設開局之年,深圳市積極落實。1月,市政府建立深圳市綠道建設聯席會議制度,研究綠道網建設有關問題,明確了綠道網建設的責任分工,確定由市人居環境委統籌綠道網建設工作,市規劃國土委負責綠道網的規劃、設計、用地等工作,市城管局負責綠道網建設實施和管理運營等工作,各區和有關部門全力配合。綠道網建設聯席會議還要求綠道網建設要與提高我市的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水平、打造民生幸福城市相結合,與促進我市生態城市、低碳城市建設相結合,與發展循環經濟和綠色建築相結合,與我市的生態控制線、郊野公園、市政公園等相結合,充分利用現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觀資源。會議還要求綠道網建設須打破常規,提高工作效率,並儘快啟動示範段的建設工程。
今年3月,省住建廳相關負責人調研深圳綠道網建設時,對今年深圳綠道網“一年基本建成”目標進行了明確:一是要劃定綠道控制線,二是基本建成區域綠道的長度至少為市域範圍總長度的70%,第三是建設交界面、城市之間的交界面要打通,第四是要建成至少一個示範段。根據《珠三角綠道網規劃綱要》,結合我市歷史人文資源以及舉辦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等情況,我市最後確定今年區域綠道建設包括7個區段,總長約202.9公里。
梅林坳-白芒關段率先開建
深圳2號區域綠道二線段選線西起白芒,東至大鵬背仔角,全長約80.1公里。3月9日,市綠道網建設聯席會議再次確定我市2號區域綠道二線段梅林坳——白芒關段(共約23公里)為示範段,5月中旬要完成示範段的建設任務。市城管局立即啟動示範段的建設,主要建設內容包括綠化、景觀建築小品、公共配套及服務設施等內容。
市城管局負責人稱,選擇此段作為示範段率先開建,主要考慮了以下三個因素:一是此段包含了《珠三角綠道網規劃綱要》中綠道的都市型、郊野型、生態型三種特色;二是可充分利用二線巡邏道已有的資源,增加一些服務設施、指示系統,對破損坑窪路面進行修整即可;三是深圳經濟特區二線管理線非常具有歷史意義,這是深圳的特色也是深圳的亮點。選擇此示範段,利用原有路基基礎條件,在基本保持原貌的基礎上對路面進行修整,並結合深圳歷史特色及經濟發展建設一個小型的特區二線歷史博物館,讓深圳的特色能夠更多地加以保護,也讓更多的市民參與、了解。
三級綠道建設同步進行
與上述區域綠道建設同步,深圳城市綠道、社區綠道建設將一同進行規劃、建設。這些綠道建成之後,不僅將郊野公園、市政公園和社區公園連線起來,而且深圳人不開機動車,從家門口騎腳踏車出行或步行就可悠閒逛全市。
目前,列入計畫的我市城市綠道有深圳灣海濱休閒帶,主要是現有濱海大道南側綠化空間的延續與完善,其由東至西南共分A、B、C三個區域,總長度15公里,總設計面積為98.19公頃。現在,這一休閒帶已開始部分施工,其間規劃設計了綠色步行徑和腳踏車徑,注重人性化的城市空間與最自然化的生態群落相接。鹽田區海濱棧道是將深圳打造成為國際化濱水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西起沙頭角中英街海濱,東至背仔角共19.5公里的濱海岸線。現已部分施工,在設計中通過路面改造,沿海濱線設計了濱海木棧道和綠色步行徑、腳踏車徑。該棧道大梅沙段已經完工。
已部分施工的龍崗大運公園占地面積約4.18平方公里,將成為珠三角綠道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定位為以健康活力為主線,集紀念、休閒、運動、集會、展示為一體的綜合性城市公園綠地。在規劃設計中,大運公園已經貫徹綠道理念,其內的“綠道”體系將區域內自然山體、水庫、溪流、高爾夫球場等納入其中,它在為動植物保護提供安全的廊道和棲息地、保護生態環境的生態基底之上,還將承載遊覽、運動、教育、文化展示多種功能。
此外,即將啟動建設的大鵬半島國家地質公園,位於深圳市龍崗區南澳,以距今約1.35億年前晚侏羅世時期兩次火山噴發的火山遺蹟和2至1萬年以來形成的海岸地貌景觀為主體,還有早侏羅世以香港菊石為代表的古生物化石埋藏地、新石器時代古人類文化遺址、斷層和構造地貌、溪流峽谷、瀑布跌水、崩塌地質遺蹟、海底珊瑚礁、礦泉等景觀。該公園在總體規劃中已經融入“綠道”概念,充分考慮綠化頻寬度及種植方式,以溯溪道、登山道、林間道等構建完善的游徑網路。
社區綠道目前已形成的有華僑城社區,市政府相關部門正倡議有條件的社區借鑑華僑城的經驗,積極建設社區綠道。
市城管局負責人表示,相關部門正在研究將濱海休閒帶、大梅沙海濱棧道、福田濱海公園以及大運山公園內已有的綠道和社區綠道全部貫通。這些綠道建成後,區域綠道、城市綠道、社區綠道將完全形成相互貫通、四通八達的林陰大道。一條條惠民、利民、優質、環保、經濟的人民綠道,一條條舒適、便捷、健康的出行道,將讓深圳市民感受低碳城市的美麗與逍遙!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