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鵬半島國家地質公園

大鵬半島國家地質公園

大鵬半島位於深圳東部,距深圳市區約50公里,西與香港隔海相望。大鵬半島國家地質公園園區面積150平方公里。地質遺蹟保護區範圍56.3平方公里。半島景觀以古火山和海岸地貌為特徵。具山、海、林、天立體景觀組合,融幽、秀、奇於一體,堪稱國之瑰寶。大鵬半島有一座秀麗俊美的大鵬山,三面環海,由七座形態各異的山峰組成,其中最高的七娘山,海拔為古火山遺蹟、海岸地貌。地質遺蹟景觀資源以古火山遺蹟和海岸地貌為主體,兼有典型的火山岩相剖面,古生物產地(包括古文化遺址)、斷層褶皺構造、瀑布跌水、崩塌地質遺蹟、海底珊瑚礁等。

基本信息

簡介

大鵬半島位於深圳東部,距深圳市區約50公里,西與香港隔海相望。大鵬半島國家地質公園園區面積

地質公園地理圖地質公園地理圖
l50平方公里。地質遺蹟保護區範圍56.3平方公里。半島景觀以古火山和海岸地貌為特徵。具山、海、林、天立體景觀組合,融幽、秀、奇於一體,堪稱國之瑰寶。
大鵬半島有一座秀麗俊美的大鵬山,三面環海,由七座形態各異的山峰組成,其中最高的七娘山,海拔為古火山遺蹟、海岸地貌。地質遺蹟景觀資源以古火山遺蹟和海岸地貌為主體,兼有典型的火山岩相剖面,古生物產地(包括古文化遺址)、斷層褶皺構造、瀑布跌水、崩塌地質遺蹟、海底珊瑚礁等。

成因

大約距今1.35億年前晚侏羅紀時期,太平洋板塊向歐亞大陸板塊俯衝,當時深圳處於大陸板塊邊緣,發生大規模的火山噴發,並留下了大量的古火山地質遺蹟。當時的生態環境發生了重大的變遷。
距今6500萬年。在晚白堊世後,太平洋板塊與歐亞板塊碰撞,歷經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南海洋盆擴張離裂,大鵬半島與香港地塊分離。至18300年至38400年晚更新世中期及全新世,先後發生兩次海侵,海岸長期受水動力作用,不斷沖刷、掏蝕,從而造就出許多奇異的海積和海蝕地貌景觀。

主要看點

雙峰洲

海島景區以大辣甲、雙峰洲最具特色和代表性,位於大鵬半島楊梅坑南5公里,屬惠州所轄的大亞灣海域。有著千姿百態的海蝕地貌和潔白的沙灘。大辣甲以雄偉高大的海蝕柱、海蝕平台、海蝕窗,海蝕洞以及潔白的沙灘和海上觀光為特色,是旅遊渡假不可多得的好去處。

七娘山

七娘山位於深圳大鵬半島東部中心位置,為深圳市第二高峰,主峰海拔高程867米。山體雄壯巍峨,懸崖硝壁,三面環海。分別由七娘山穹丘,第一峰“火山柱”、搖擺石“火山柱”、磨朗鉤“火山柱”、770高地“火山錐”、雞公禿“火山錐”;大燕頂穹丘、大燕頂“火山口”、羊公禿“火山針”、川螺石“火山錐”;大鹿湖巨石、大鹿湖瀑布、鹿飲池、大鹿湖峽谷;七娘山溪巨石、七姑娘瀑布、七娘山礦泉、白水斷層面等,以及清徹透明的長年流水和深潭,分帶顯著的植物、乖直的立體氣候等組成。
在七娘山主峰和大燕頂峰可觀看標準的火山地質遺蹟地貌,觀日山、日落、佛光、雲海、瀑布雲;高速發展的大鵬鏡大亞灣核電站全貌星羅棋布的大小海島;東、西沖沙灘、似如網狀的海產業養殖區。

楊梅坑

楊梅坑北面是寬闊的大亞灣海域,可出海觀光、體驗大海的驚濤駭浪生活,海底珊瑚礁、楊梅坑礫灘,大亞灣核電站夜景。西面為響水坑攀七娘山觀光路線,以別具一格的火山地貌、火山地質遺蹟、斷層面、一線天峽谷、瀑布等為特徵,穿越770高地火山柱,可達七娘山最高峰。往南沿楊梅河觀火山遺蹟,植物分帶二楊梅坑舊居址,直達大燕頂火山錐,東面高山角觀日出、海蝕地貌遺蹟、斷層、褶皺、斷塊山及休閒渡假,出海沿岸有長達25公里的千姿百態的海蝕地貌遺蹟觀光線。正南跨越大海,航行10海里至大辣甲島休閒渡假,觀神奇的雙篷船,雙篷天窗和西角、南面的海蝕地貌。該景區山、水、天融為一體,不僅具有重大的科學意義,而且儲存著完好,觀賞性強,具科普教育意義的重要旅遊資源地。

王母圩景區

位於大鵬半島西南部,有大鵬鎮、南澳鎮經濟開發區,濃郁的漁鄉民族風情。遊覽範圍廣,豐富的景群(點)甚多,真是包羅萬象,數不勝數。
王母圩景區,分別有稱頭角景觀點、水頭沙景觀點,仙人石景觀點、疊福景觀點、楓木浪景觀點、枯釣沙景觀點及大鵬所城。有千姿百態的海蝕地貌,保存完好的化石產地,鹹頭嶺史前文化遺址,禁菸抗英愛國民族英雄賴氏三代五將舊址所組成的歷史教育景觀。從3.5~ 4.1億年前到今,大鵬半島曾經歷過4次以上的海侵時期,燕山運動、喜馬拉雅運動,發生4次火山噴發及岩漿活動,六千年原始人類生活繁衍地,600年的近代文化史和現代突飛猛進的新興城鎮,是條一飽眼福追索時光走廊的好園地。

東沖、西沖

大鵬半島地質公園大鵬半島地質公園
位於大鵬半島南海岸,有長達20公里的海岸景觀群(點),有東沖、西沖沙灘地貌。東沖、西沖漁村星羅棋布,交通方便。且具有濃郁的客家漁民的風土人情和華僑之鄉的美名。
東沖、西沖兩地是具典型代表的海灣瀉湖相地貌,西沖更為完整美妙,有長3.3公里的潔白沙灘,高12~15米的沙堤,1.57平方公里的瀉湖腹地,兩個漲落潮通道。且是具科普教育的稀有之地,屬世界級景觀地之—。沿海岸線山由穿岩——鹿咀20公里的長廊上,經大海神工、巧匠的精雕細作,留下了星羅棋布千姿百態的地質、地貌遺蹟景觀。如穿鼻岩、海蝕洞、海蝕天窗、海蝕崖、海蝕平台、海蝕柱等等。是一個具科普教育、觀賞性強,不可多得重要旅遊資源地。

旅遊貼士

交通

大鵬半島國家地質公園距離深圳市區1小時車程、廣州2小時車程,進入地質公園主要交通路線有機荷高速公路、鹽壩高速公路和坪西快速幹道。距沙頭角口岸僅有20分鐘車程;沿鹽壩高速公路進入深圳市區中心僅半小時車程;經深惠高速公路到惠州市中心區l小時車程;距廣州2小時車程;通過機荷高速公路到深圳寶安機場僅1小時車程。自深圳市中心區有開往大鵬、南澳的公車,自大鵬也有開往南澳、西沖、楊梅坑的公車,到達各地質遺蹟景觀點的交通頗為方便。

氣候

公園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2℃,最冷的1月平均氣溫 15.2℃,最熱7月平均氣溫27.9℃。全年降雨量2280毫米左右。

旅遊路線

自駕車線路:

a.市區線—七娘山:筍崗路—蓮塘—沙頭角—鹽壩高速—葵涌街區—雷公山隧道—迭福山隧道—大鵬中心服務區—坪西快速幹線—七娘山
b、世界之窗、歡樂谷—七娘山:濱海大道—濱河路—沙頭角—鹽壩高速—葵涌街區—雷公山隧道—迭福山隧道—大鵬中心服務區—坪西快速於線—七娘山
c.寶安機場—機荷高速公路—惠鹽高速公路—東縱路—坪葵公路—葵涌街區—雷公山隧道—迭福山隧道—大鵬中心服務區—坪西快速幹線—七娘山

陸地游線

a、大鵬城人文風景游線:大鵬—鹹頭村—大鵬街區—大鵬所城
b、大鵬海岸生態風景游線:王母—仙人石—沙埔—桔釣—楊梅坑—鹿咀—高排—東沖—新大
c、海岸棧道游線(步行):穿岩—涌口頭、穿鼻岩—大排頭、岩仔岩—馬料河口

海上游線

a、東西衝線
楊梅坑碼頭—珊瑚礁—高山角—海柴角—馬料河口—李伯坳—高排—岩仔岩—貴仔角—穿鼻岩—賴氏洲—西衝口屹塔石—涌口頭—怪岩—穿岩
b、大辣甲線
楊梅坑碼頭—小辣甲—雙蓬洲—大辣甲島

溯溪探險游線:

溯溪線
a、楊梅三疊
楊梅坑—石書—楊梅馨石—三段瀑—楊梅三疊—梅溪疊翠—馬房山瀑布
b、鹿溪探幽
鹿咀—逢緣瀑布(鹿咀溪一號瀑布)—石潭串幽(鹿咀溪二號景點)—鹿溪源頭(鹿咀溪三號瀑布)
c、馬料尋寶
河口—馬料峽谷—系列瀑布—馬料村—白練瀑布—七娘山蘇鐵厥—馬料村瀑布
d.山崖覓果
山崖坑口—三角瀑布—蘭花瀑布—二階瀑布—石樹共生—一主二仆瀑布—壁上樹—野龍眼林
大鹿湖出入口—樓梯瀑布—亂象瀑布—鹿飲池—瀑布溪—大鹿湖瀑布
f.七娘六秀
新大出入口—七娘山坑—茂林護秀(七娘山一號瀑布)—巨石橫秀(七娘山二號瀑布)—川流平秀(七娘山三號瀑布)—七娘瑰秀(七娘山四號瀑布)—落虹分秀(七娘山五號瀑布)—四折俊秀(七娘山六號瀑布)

地質遺蹟游線

a、陸地游線
地質公園博物館—楊梅坑(遠觀火山錐、火山柱)一響水坑火山遺蹟(火山彈、石泡、球粒、流紋構造)—搖擺石(七娘山第三、四峰之間)—第一峰(火山柱、氣孔、流紋構造、(觀大燕頂、羊公禿、老虎坐山火山錐)—大燕頂火山口—鹿咀
b、海上游線
地質公園博物館(平台、天窗)—大辣甲島(海蝕穴、海灘、海蝕壁畫、蜂洞)—大水坑珊瑚—馬料河—李伯坳坑—高排—岩仔岩—穿鼻岩—賴氏洲—涌口頭—怪岩—穿岩—西衝口屹塔石—西沖沙灘、瀉湖

申報世界地質公園

2013年12月25日,大鵬國家地質公園今天正式開園迎客, 市民將一睹大鵬國家地質公園別具一格的“山海相依、水火共融”地質魅力,這也是珠江三角洲地區唯一一家國家地質公園。
昨天,市城管局黨委委員、市公園管理中心主任田學根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了此訊息。他說,大鵬國家地質公園是在七娘山郊野森林公園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它將成為深圳郊野森林公園的“第一品牌”。公園地質遺蹟保護區管理範圍50.87平方公里,海岸線長67.8公里,是一家“純公益,全免費”的科學公園。從大鵬國家地質公園開園之日起,即展開申報世界地質公園的相關工作。據悉,國家國土資源部實地考察過大鵬國家地質公園,認為大鵬國家地質公園申報世界地質公園的競爭力非常強,將給予大力支持。近期,深圳正在著手擴大大鵬國家地質公園的面積至整個大鵬半島自然保護區,力爭2016年拿到世界地質公園這塊牌 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