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三國古銀杏

淮南三國古銀杏

淮南三國古銀杏,鳳台景觀,是三國時東吳大將周泰花園的觀賞植物,樹齡1800多年,是市一級古樹名木,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為古時形成接近鳳台城的標誌。

簡介

淮南三國古銀杏安徽鳳台一中銀杏是三國時東吳大將周泰花園的觀賞植物,樹齡1800多年,樹高28米,冠徑26米,樹幹直徑2米多。老枝盤曲,遒勁蒼老,但扇形樹葉卻鬱鬱蔥蔥,綴滿枝頭,根部向周圍突出地面30--40厘米,形成形態各異的湖石狀。占地約200平方米,他傲然屹立在鳳台城北,氣勢雄偉,古時形成接近鳳台城的標誌。

這棵古樹歷盡了世態滄桑,經歷了坎坷的折磨,三國爭雄、吳楚爭霸、逐鹿中原、兩晉紛爭,歷代王朝的更替,記述了近兩千年的史實。

神話傳說

古時民眾寄予多少神話傳說,白果老爺,巨蟒大蟲,醫病免災,又傳說懷遠林姓旅客,拴馬在樹下休息,馬鞭拴在樹上,因趕路匆忙,忘記了馬鞭子,回到家中洗臉時,盆中現一白果樹影,樹枝上掛著馬鞭子。這些神話了的老樹成了民眾崇拜的對象,於是祈福的,求藥的,經常不斷,南面空地上樹立了七、八對旗桿,樹旁香菸繚繞。

1938年7月,日本侵略者占領了鳳台,拆掉了文昌宮,又在樹上搭起瞭望哨。一天夜裡,傾盆大雨,雷電交加,老樹西南從頂到根約兩尺多寬的樹皮被雷擊掉,日軍在遭到“人怨”的同時又看到如此驚人的“天怒”,於是就撤去瞭望哨,龜縮在碉堡中了。

1945年這裡辦了學校,老樹被圍在校園內,鳳台解放了,創辦鳳台中學,清晨早讀,白果樹下書聲琅琅,老樹“得其所哉”又煥發了青春。

現在為市一級古樹名木,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是劫後餘生,枯木逢春。正是:

劫後春又生,銀杏強不阿。

青春枝葉茂,默默撫沉疴。

落紅灑園圃,愛苗護花棵

生機天難老,何懼苦難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