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價法

淨價法是將現金折扣後的淨金額作為實際銷售價格,確定應收帳款或應付帳款入帳金額的方法。 該法是認為在一般情況下,客戶都會在折扣期內付款。 由於是按淨價入帳,對於賣方而言,若客戶未在折扣期限內付款,應將由此而多獲得的收入視為理財收益。

什麼是淨價法

淨價法是將現金折扣後的淨金額作為實際銷售價格,確定應收帳款或應付帳款入帳金額的方法。
該法是認為在一般情況下,客戶都會在折扣期內付款。由於是按淨價入帳,對於賣方而言,若客戶未在折扣期限內付款,應將由此而多獲得的收入視為理財收益。於收到對方貨款時,沖減當期財務費用;對於買方而言,若未在折扣期內按時付款,則反映買方在融資過程中增加了理財費用,計入當期財務費用。

淨價法的會計處理

例:A企業銷售給B企業材料總價值為20000元,*額3400元,貨款未付、付款條件是(2/10,n/30),按淨價法具體處理如下:
賣方:
①銷貨時:
借:應收帳款—B企業 23000
貸:產品銷售收入 19600
應交稅金一應交*(銷項稅額) 3400
②若對方在1O天內付款時:
借:銀行存款 23000
貸:應收帳款—B企業 23000
③若對方在10天后付款時:
借:銀行存款 23400
貸:應收帳款—B企業 23000
財務費用400
買方:
①購買時:
借:原材料 19600
應交稅金—應交*(進項稅額) 3400
貸:應付帳款—A企業 23000
② 若在1O天內付款:
借:應付帳款一A企業 23000
貸:銀行存款 23000
③ 若在10天后付款:
借:應付帳款一A企業 23000
財務費用 400
貸:銀行存款 23400
淨價法雖然能避免總價法的不足,但如出現買方超過折扣期限付款時,對賣方而言,會低估應收帳款和銷售收入;對買方而言,會低估應付帳款和材料成本。淨價法雖然也對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的最終結果無影響,但亦應在報表的附註中予以反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