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洗法

根據礦物密度不同以使其分離的一種方法。

釋文:根據礦物密度不同以使其分離的一種方法。將砂樣置於盛水的淘砂盤中,反覆振盪,攪拌和淘洗,重礦物留於盤底,輕礦物隨水漂出,從而使輕重礦物分離。套用於各種重砂礦物的分離,成為地質調查和普查找礦的一種常用方法。此法一般分為粗淘和精淘兩個工序,對於自然砂樣,粗淘在野外取樣就地淘洗,精淘在粗淘基礎上在室內進行。野外粗淘用淘砂盤(有的地方用葫蘆瓢)。根據找礦的對象不同,一般將5~25千克的砂樣倒入盤中,浸水、搓洗泥土,除去雜石,經過攪拌和反覆淘洗,直到盤內剩留為灰砂為止。然後曬乾封袋,以備室內精淘。粗淘不宜淘純,以免丟失有用礦物。室內精淘,一般是用鐵制或鋁製的碟子進行。將粗淘得到的灰砂樣,在碟子中反覆淘洗,使輕、重礦物分離。烘乾後以備鑑定。淘洗法簡單方便,易於進行,所以被廣泛採用。精淘質量好時,可以代替重液分離。中國古代開採砂礦,主要就用淘洗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