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橋鎮

涓橋鎮

涓橋鎮位於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市西郊,距市區17公里,318國道南北貫穿全涓橋鎮15公里,秋浦河流經6個村西緣計22公里。轄14個村、202個村民組、7019戶、28446人,總面積13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4萬畝,山場面積13萬畝,養殖水面5000畝。地形呈東高西低之勢,自東向西依次為山區、丘陵、圩區,面積大致各占1/3。涓橋鎮村村通電、通電話。1996年被國家體委、體協、農業部授予“全中國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鎮”稱號。

基本信息

命名由來

涓橋鎮以境內涓橋得名。相傳岳飛手絹蒙住的眼睛從此橋上走過,後人稱此橋為絹橋,諧音為涓橋。又傳古代名謠“涓水河上古石橋,風吹雨打不動搖”而得名。

歷史沿革

涓橋鎮涓橋鎮

1961年從殷匯鎮析出,成立金雞公社,社址設在半里舖;1962年更名雙橋公社;1969年社址遷至後村陳;1984年體制改革時改為雙橋鄉;1992年安徽省撤區並鄉時建立涓橋鎮,2001年清溪的四聯、聯合楊畈3個村併入。

地理位置

涓橋鎮 涓橋鎮在中國位置
涓橋鎮 涓橋鎮在安徽省內位置

自然環境

涓橋鎮流經涓橋鎮的秋浦河
涓橋鎮地形呈東高西低之勢,自東向西依次為山區、丘陵、圩區,面積大約各占三分之一。區域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光熱資源豐富,年平均氣溫17攝氏度左右,年無霜期長達242天。清溪河秋浦河分別沿東、西流經8個村28公里。沿河有3個較大湖泊;小(一)型八一水庫集雨面積為780公頃,總庫容量為505萬方;小(二)型佛子嶺水庫陳村水庫四清水庫墩上糊水庫、曹沖水庫、鮑沖水庫江沖水庫、劉沖水庫集雨面積分別為80、63、80164、200、50、80、225公頃,總庫容量分別為17.5、12、11.7、12.8、157、18、12.4、16.9萬方;普豐、谷塘機電排澇站現裝機容量分別為6/30、3/465(台/KW);境內保慶圩、普豐圩、天生圩、谷潭圩、楊畈圩堤長分別為3100、5500、1500、1350、4157米,起訖堤頂高程依次為16.8—17.8、18—19、18.5、17米,可保水位依次為16.5、17、17、17.2、16米。

基本概況

涓橋鎮涓橋鎮
涓橋鎮,屬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轄鎮。鎮政府後村陳,東經117°25′,北緯30°32′;位於市區南15公里處。東臨里山、梅街,南依殷匯,西接牛頭山,北靠秋江。行政區域面積162平方公里,總人口33227人,其中非農業戶口944人。全涓橋鎮設立前水沖村桂畈村、紫岩村、涓橋村、三友村、洪橋村、金星村、保慶村、普豐村、泉沖村、七一村、涼亭村、葉管村、樂嶺村、四聯村、聯合村、楊畈村13個村民委員會和雙橋1個居民委員會。農業以水稻為主,兼有麥、棉花、蔬菜、玉米、茶葉、蠶桑等;林業有鎮村林場16個,竹木資源豐富;水產品豐富;境內主要礦藏有煤炭、石灰石等。境內谷潭圩500畝青蝦養殖基地是國家財政部扶持農業科技成果套用示範項目和池州市國家生態經濟建設示範點之一。涓橋鎮正按照建制的標準建設成為標準化的生態、衛星中心城鎮。

經濟發展

涓橋鎮鄉鎮企業
涓橋鎮境內資源豐富,素稱“魚米之鄉”,糧、棉、油、林、、桑、果、、禽一應俱全,煤炭、熔劑石等礦藏儲量豐富。全涓橋鎮擁有鄉鎮企業322家,其中集體企業69家,現已形成六大產業體系:一是以水泥為主的建築建材業,現擁有秋浦水泥集團年產25萬噸水泥廠3家、年產3000萬塊紅磚輪窯廠3家和1家具有四級資質的建築公司;二是以煤炭、熔劑石為主的採掘業,年產15萬噸原煤和30萬噸熔劑石;三是以車隊為主的運輸業,擁有自卸貨車70輛,年運輸量達50萬噸;四是以手工藝品加工為主的外貿出口企業,工藝總廠年生產工藝被5萬床,年出口創匯近500萬元,是一個自營出口企業;五是以水產品、家禽、家畜為主的養殖業;六是以谷潭農業科技示範園區為龍頭的農業產業化。2006年全涓橋鎮實現農村社會經濟總收入2.6億元,實現財政收入68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891元,綜合經濟實力居池州市第三位。

社會事業

涓橋鎮涓橋鎮商貿街一角
涓橋鎮社會各項事業發展成績斐然。新建的涓橋鎮敬老院達到安徽省級敬老院標準,省級示範敬老院占地30畝、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可供養30位老人,高品位的綠化,為孤寡老人建起了“長壽樂園”。鎮、村公路連網成片,318國道上長達14公里的綠色長廊已初步建成。涓橋鎮村村通程控電話廣播,建有5座有線電視接收站,千餘戶通了有線電視。還建起了13幢中、國小教學樓。民眾性體育活動成績顯著,曾被國家體委、體協、農業部授予“全中國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鎮”稱號,並獲得“全中國億萬農民健身活動通訊賽一等獎”。涓橋鎮計畫生育、社會治安綜治工作水平穩步上升。

旅遊資源

涓橋鎮太平湖風景
涓橋鎮境內“洗馬埠”前山崗有抗日英雄湯松柏烈士墓。八一水庫被稱作貴池的太平湖,水中有山,山中有水,“魚在山上游,獸在水中走”。離涓橋僅一里處有一“人洞”之中鍾乳累累,千姿百態,絢麗多彩,可與“大王洞”、“蓬萊洞”相媲美。還有讓人流連忘返的涓水匯集的“天生圩”,碧波萬頃,清澈透明,宛如碧玉。秋浦河、人洞和八一水庫連成一條美麗的旅遊風景線。鎮內還有因南宋名將岳飛抗金途中大敗金兵而得名的洗馬、金雞、半里三埠遠近聞名的地名。吳應箕先生殉難處位於涓橋鎮聯合村境內石灰沖山口。其碑正文“吳應箕先生殉難處”八字,右上:“道光二十九年已酉孟秋月”,左下:“後學施士立”,碑高1.18米,寬0.37米,厚0.17米。碑文陰刻楷書,花崗岩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