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涎瞪瞪

xián 《金線池》第三折:“閃的我孤孤另另,說的話涎涎鄧鄧。 ”

拼音

xián xián dèng dèng

引證解釋

亦作“ 涎涎鄧鄧 ”。 1.說話時口沫飛濺的樣子。 元 無名氏 《渭塘奇遇》第一折:“走將來低低答答喬議論,走將來涎涎瞪瞪說甚么親。”
2. 貪饞的樣子。 元 石德玉 《秋胡戲妻》第三折:“兀的是誰家一個匹夫,暢好是膽大心粗,眼腦兒涎涎鄧鄧,手腳兒扯扯也那捽捽。”
3. 迷迷糊糊;糊裡糊塗。 元 關漢卿 《四春園》第三折:“他每日家吃的十分酩酊……吃的來涎涎鄧鄧。” 元 關漢卿 《金線池》第三折:“閃的我孤孤另另,說的話涎涎鄧鄧。” 明 朱有燉 《一枝花·秋興》套曲:“這些時把一個俊 潘安 老得來兀兀騰騰,瘦 沉約 害得來涎涎瞪瞪,渴 相如 送得來悄悄冥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