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

涉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簡稱涉縣職教中心),始建於1983年,是國家級重點職業高中。

學校簡介

學校占地167畝,建築面積5.03萬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3000餘人。開設農學、林果、畜牧、文秘、烹飪、化工、會電、汽駕修、中西醫、套用電子技術、機電一體化、計算機套用、游泳禮儀、建築裝飾、服裝縫紉、戲曲舞蹈、體育武術、國防教育等18個專業。學校現有教職工225人。學校是國家級重點職業高中,先後被授予全國科教興農先進學校、職業技術教育先進單位,河北省優秀就業培訓中心,邯鄲市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

經驗

調整機構,謀劃就業
學校首先從調整機構和轉變用人機制入手,精簡機構,由四級管理模式簡化為二級管理模式,實行中層領導競爭上崗,教職工全員聘用,形成“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用人機制;其次在培訓就業處基礎上又增設了“就業指導辦公室”,並經市級主管部門批准,為輸出學生與勞務設立了“涉縣職業介紹處”。培訓就業處主要是蒐集篩選各方面的用人信息,並及時分類匯總,定期發布;做好安置就業的報名、培訓、派送、回訪等組織工作。就業指導辦公室主要負責全校《職業道德與職業指導》課的安排、落實與考核;邀請有關專家和創業有成的畢業生到校作就業方面的專題報告;接受學生就業方面的諮詢等等。職業介紹處為輸出學生辦理各種手續。機構的調整,就業組織的設立與完善,為學生就業的前期準備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更新觀念,為了就業
多年來,學校始終堅持“服務當地經濟,促進農民增收”的辦學原則,根據市場需求。調整辦學思路,借智換腦、更新教育觀念,把“育人為先”作為提高勞動者素質的指導思想擺在首要位置,通過班會、國旗下致詞、模範人物報告、團內活動、辦業餘黨校、成立青年軍校等豐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強化養成教育。高唱為“三農”服務主鏇律,更新教學理念,主動適應學生,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組織教材、選擇教法,一改過去的老經驗、老套路;施行情感教育,零距離服務,構建師生交融平台,創造良好育人環境;轉變人才觀,改變升學為唯一出路的擇業觀,樹立正確的人才觀、價值觀,打造品牌學生;摒棄一機關,二事業,無可奈何進企業,身處絕境再創業的狹隘就業觀,確立正確的擇業觀、就業觀;克服寧要本地一張床,不要外地一套房的戀家思想,形成“走出去,學回來,帶技術,建家鄉”的正確創業觀念,為學生就業掃清了思想障礙。
深化教改,適應就業
學校順應時代潮流,狠抓創新教育,要求教師滲透“以人為本挖潛力,發散思維求創新”的先進教育理念,做到著眼於開發學生的個人潛能,尊重學生並利用學生的自我發展與創新精神。重視教學方法的研究與改革,制定了“理論夠用,注重技能,強化實踐”的教學原則,構建了“基礎平台十技能模組十職業資格”的新課程體系;增加校本教材,開設有地方特色的課程,圍繞就業,尋求突破口;在評價學生方法上,採用等級考核制,以甲、乙、丙三個等級考核學生文化知識,以優、良、差考核學生專業技能,實現學生持雙證上崗。同時通過增加獎勵種類,擴大受獎人數,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有出路。在教學改革上,以“教師要主動適應學生”這一新的教學理念去規範教師的教學言行,加大教研教改力度,組建職教教研室,成立了13個學科教研組。去年以來,相繼取得5個市級教研成果,兩個省級教改項目。隨著教改的深入,學生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培養得到提高,將學生所學知識與企業崗位需求有效接軌,滿足了學生順利就業所需,為學生成功就業鋪平一條陽光大道。
狠抓質量,確保就業
學生走到工作崗位後,受到用人單位歡迎,能夠站穩腳跟,這是我們追求的教育目標,也是我們的質量觀。為此,多年來,學校格外注重學生實踐技能訓練,強化動手能力的培養。一方面,學校加大技能培訓和實踐實訓的教學力度,舉行學生實踐技能大比武,獎勵有突出技能的學生;另一方面,組織學生參加各種職業技能鑑定、英語過級考試、國語等級測試,以活動帶動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幾年來,有8 0%以上的畢業生能順利獲得四證,即:學歷證、職業技能等級證、英語過級證、國語等級證。一系列措施的落實,大面積提高了教學質量,使學生整體素質顯著提高,為他們將來走上工作崗位打下了堅實的專業技能基礎。
企校聯合,促進就業
新開設的專業往往受到資金、場地、設施、設備等條件的限制,不能滿足實習、實訓的教學要求。為彌補這一不足,一方面,學校主動出擊,借雞下蛋,與天津、青島、蘇州、上海的八所實力雄厚的學校達成聯合辦學協定,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解決了機制、鉚焊等專業學生的實習、實訓問題;另一方面,與蘇州實達電子工業有限公司、上海凱奇電子企業、深圳福田盛大工貿集團等多家企業,建立穩定的技工培養協定,實行“訂單教育”,為企業培養當前急需人才,實現互利互惠,校企雙贏。僅去年,學校就為企業培養380多名學生,畢業後全部安排到對口企業就業;今年將有576名學生步入更理想的工作崗位。由於學校在就業方面的突出成績,被天津市勞動保障部門認可,學校被確定為 “天津市勞動局中高級人才培訓基地”、“天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才基地”。在“不等不靠、主動出擊” 思想的指導下,“南聯北靠、立體交叉”的就業網路初步形成,構建了畢業生就業平台,開創了學校教育與就業安置良性互動的局面。
嚴格程式,規範就業
本著對用人單位和就業學生雙向負責的態度,學校規範了輸出學生的考察、選拔、培訓、輸送程式。一是先考察後組織。每次安置就業前派出專人到用人單位實地考察,再與用人單位簽訂協定,並根據用人單位的有關要求嚴格做好報名面試、體能測試等工作。二是保證質量。通過嚴格體檢、集中培訓、技能測試、禮儀教育,層層把關,優中選優,以提高一次性就業的成功率。三是專人護送到崗。每次錄用人員確定後,為保證每位學生不帶著問題上崗。學校都要派專人把學生安全護送到用人單位,並在當地觀察一段時問,等學生適應後再返回。四是定期回訪制度。學生上崗後,學校派人定期回訪,並通過電話、書信等形式溝通,與用人單位及上崗學生保持密切聯繫。解決學生後顧之憂,真正做到了“一次送出,長期服務”。
三年來,學校先後與青島、北京、天津、蘇州、上海的33家企業建立了勞務輸出關係,輸送畢業生 2430名,就業率達96%以上。這兩千多名學生就業每年為涉縣兩千多戶農民增收兩千多萬元。同時學校還很好地發揮了為三農服務,為就業、再就業服務的職能,三年培訓農村幹部和技術員、在崗幹部和工人8674人次,形成了“輸送一人、脫貧一戶,培訓十名、帶動一村”的辦學特色。
網址:http://www.hvae.com.cn/mingxiaojieshao/ShowArticle.asp?ArticleID=240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