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甸慈雲

海甸慈雲

海甸慈雲,與神昭海表;是清代專用於天后門額聯,現存福建連城縣城境內。

遠征緬甸
歸國

辭源曰:海甸為近海地區。海表,四境以外僻遠之地。故海甸慈雲、神昭海表、神光普照皆寓神通廣大之意。
時乾隆三十四年(1769)暮春,弘曆帝命傅恆為經略,阿里袞阿桂任副將;調滿、漢、蒙六萬人分兵三路,進行第四次遠征緬甸。爭戰愈年,阿里袞、水師提督葉相德、總兵昊士德相繼因病歸天,官兵劬勞萬狀、涕淚潸潸向天哽咽。媽祖慈悲,聖母乃觀世音菩薩侍女也,慈雲廣布寶筏宏開,菩薩偈緬甸王孟駁遣使請和。至今觀音與天后同祀即此征也。
迄至乾隆五十七年(1792)平準葛爾、定回部、掃金川、靖台灣、降緬甸安南、受廓爾喀降,弘曆稱:十全武功天后恩賜,功德彌著,赫赫神德、靈氛廣布;因以取靖海平台之海、遠征緬甸之甸命名:海甸慈雲。
宮門之前左塑:靖海平台。蒙天上聖母濟師安瀾之功,海晏河清神功廣濟、普救萬民駢臻嘉祥、故下塑安居祥和也。
右鋃:遠征緬甸。紀閩粵水師盛言媽祖慈悲庇佑之德,仰沐菩薩靈光,恩惠無疆。所以土爾扈特思回國,自沙俄萬里旋歸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