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花開

年少無知的我,理解這話的意思,就是不可以貌取人,不可斗量海水。 海水是活的。 海水不止是成的。

內容介紹

《海浪花開:李倫新隨筆散文選第7集》講述了:我的家鄉有句俗話說: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年少無知的我,理解這話的意思,就是不可以貌取人,不可斗量海水。如果用量米的斗,去量海里的水,那不是太傻了嗎?後來我移居上海,生活工作在老城廂,漸漸地對這座迅速崛起的沿海城市加深了認識,上海原本就是海,早在六千多年前,如今的上海市的大部分,尤其是市中心,還是汪洋一片。上海,名不虛傳、名副其實,如果要我用一個字來形容上海,我會毫不猶豫地說——唯獨一個海字,別無選擇!
近十來年,我參加上海大學海派文化研究中心的工作,更加懂得了,是襟江連海的不息水流,成就了上海,滋養了上海,孕育了這座城市以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為主要特徵的海派文化。海水是活的。海水不止是成的。海浪美如花。海派無派有文化……當我在彙編自己的這本隨筆散文第七集書稿時,看到不少篇章都和海、海派文化有直接或間接的關聯,如《用一個字介紹上海》、《上海,一本耐讀的活書》、《海派文化在服務世博中互動雙贏》等等,於是,我情不自禁地笑了,傻乎乎地自言自語起來:“我這不是在斗量海水嗎?”
是的,我們每年舉行一屆“海派文化學術研討會”,並出版一本論文集,目前已進入籌備第九屆“海派文化學術研討會”的工作階段了。可以說這是我和我的文朋書友們在斗量海水,量的當然是上海及其海派文化這蘊涵豐富、極具特色的活水!為了迎接上海世博會,我和文朋書友們齊心協力,對上海這座城市的形與神、靈與肉進行了比較全面的梳理,用紀實散文的形式,歷時五個春秋,完成了33卷近700萬字的“海派文化叢書”,在上海世博盛會集體亮相,這更是斗量海水史無前例的成果……
我這個人沒有受過高等教育,水平低卻一直喜歡學習寫作,就像用量米的斗,去量海水,笨手笨腳,慢慢騰騰,雖然很累,卻樂此不疲,樂在其中。我牢記笨鳥要先飛,學習螞蟻啃骨頭的精神,堅持“斗量海水”般的寫作。根據身體情況,我將來也許不再繼續寫小說了,會更加集中精力于海派文化的研究,一點一滴地分析記錄,寫下一些心得體會,為的是盡一個上海人的責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