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欣股份事件

2010-01-14 2010-01-27 2010-02-10

一,海欣集團簡介
海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產經營長毛絨產品為主,並已向醫藥產業和金融領域拓展的A、B股上市公司。前身為(中外合資)上海海欣有限公司,成立於1986年,1993年改制為股份公司。1993年12月和1994年4月,公司發行的B股和A股先後在上海證劵交易所上市。現為上海證劵交易所180指數樣本股。
二,海欣股份事件
根據 Wind數據顯示,2011年1月4日—6日,海欣股份發生多筆買賣雙方均為平安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的大宗交易,合計成交總股數達3050萬股,合計成交金額約2.153億元。在這三日內,成交價格也隨之由6.67元/股升至8.13元/股。
而就在平安資產管理進行海欣股份大量買進賣出的同時,平安證券研究所1月4日發布了關於海欣股份題為《直腸癌治療性疫苗(A PD C)價值凸顯,股價至少低估50%》的研究報告,給予海欣股份“推薦”評級:“……公司當前合理市值分別為123、166和195億元。而目前公司市值僅約80億元,對應謹慎假設情景,股價仍然低估50%。”
該研究報告發布後,海欣股份1月4日上漲了3.54%,1月5日、1月6日則連拉了兩個漲停。1月7日,海欣股份在上交所發布公告稱,2011年1月4日、5日、6日,上海海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A股、B股股票連續三個交易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達20%,屬於股票交易異常波動
2010-01-14---2011-04-27海欣股票重大事件一覽
2010-01-14 對外投資 公司與上海金陵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設立上海力寶行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為人民幣500萬元,其中公司出資250萬元,占50%股權。 
2010-01-14 資產出售 公司以200萬美元價格向 GLENOIT FABRIS TT CORPORATION ONC.出售海欣美國公司北卡工廠(公司於2002年8月以約499.9萬美元收購;截至2009年底累計虧損約620萬美元)的全部土地(總面積為58.33英畝,合23.6萬平方米)、廠房(建築面積為45萬平方英尺,合4.18萬平方米;土地和廠房的評估值合計為48萬美元至52萬美元)及部分設備(淨值為182.48萬美元,未經審計)。
2010-01-27 業績預告 預告類型:扭虧為盈。 業績變動幅度:預計2009年度略有盈利。。 業績變動原因:2008年度公司為加快實施地處上海的紡織企業調整和轉移戰略,關閉和轉讓嚴重虧損企業,產生非經常性損失約2.6億元人民幣;2009年度非經常性損失同比大幅下降,經營性虧損同比有所減少,公司合併淨利潤略有盈利。 。
2010-02-10 股權質押 上海海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近日接第一大股東上海松江洞涇工業公司(持有公司無限售條件流通股份102563680股,占公司總股本的8.50%,下稱:洞涇工業)通知,為獲得銀行貸款,洞涇工業將其持有的公司股份154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28%)質押給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並於2010年2月5日在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分公司辦理了質押登記手續。
2010-03-27 股權質押 上海海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於2010年3月26日接第一大股東上海松江洞涇工業公司(持有公司股份102563680股,占公司總股本的8.50%,下稱:洞涇工業公司)通知,為獲得銀行貸款,洞涇工業公司將其持有的公司股份140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16%)質押給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並於2010年3月24日在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分公司辦理了質押登記手續。 截至目前,洞涇工業公司合計質押公司股份294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44%。
2010-07-20 業績預告 預告類型:扭虧為盈。 業績變動幅度:預計2010年上半年度歸屬於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2200萬元人民幣,同比實現扭虧為盈。 。 業績變動原因:報告期內投資性收益比上年同期有較大幅度增長,經營性虧損比上年同期有所減少。。
2010-08-07 對外投資 公司全資子公司上海海欣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控股54.55%的子公司-上海海欣醫藥有限公司以現金出資78萬元(分兩期到位,第一、二期分別投入30萬元、48萬元)投資上海德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第一、二期註冊資本分別為人民幣100萬元、260萬元,該公司目前已進入試運營階段),占30%股權。
2010-10-16 對外投資 上海海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於2010年10月15日以通訊表決方式召開第六屆董事會臨時會議,會議審議同意公司全資子公司上海海欣建設發展有限公司(下稱:海欣建設)與上海市松江區洞涇鎮人民政府(下稱:鎮政府)合作建設"大型居住社區泗涇基地標段一"(洞涇動遷安置基地)商品安置房工程(總占地約153畝,總建築面積約21萬平方米),工程建設期約兩年,總投資約5.56億元。該工程投資款、一切相關費用和項目盈虧風險由鎮政府負責,海欣建設可獲得固定回報約600萬元人民幣(稅前)。
2010-11-25 資產質押 公司向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松江支行申請綜合授信額度1.5億元(含原有1億元額度),貸款期限一年,用公司持有的2550萬股長江證券股票(代碼:000783)作為質押(2010年5月已質押1500萬股,此次擬新增質押1050萬股)。 截至目前,公司已質押的長江證券股票累計數為6700萬股。
2011-04-27 對外投資 2011-04-27公告:公司受讓全資子公司上海海欣長毛絨有限公司(下稱:海欣長毛絨)持有的上海金欣聯合發展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為人民幣11,660萬元,下稱:金欣聯合)全部7.55%股權,受讓價格為7,462萬元(以經評估的該公司2010年底淨資產為受讓依據)。海欣長毛絨收到轉讓款後,用於歸還原向公司的借款。本次轉讓完成後,公司持有金欣聯合50%股權。
2011-04-27 對外投資 2011-04-27公告:公司擬向全資子公司上海海欣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註冊資本人民幣9,000萬元)增資6000萬元,增資後該公司的註冊資本為15,000萬元。
2011-04-27 對外投資 2011-04-27公告:公司受讓全資子公司上海海欣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持有的上海力敦行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為人民幣500萬元)全部50%股權,受讓價格為275萬元(以該公司2011年3月底的淨資產為受讓依據)。

海欣股份惹禍
對於平安資產管理出現的情況,業內人士進行了分析。
“有保險內部投資組合進行資產配置調整的可能性”,有業內人士分析,“當然,也不能完全排除存在對倒影響股價的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1月4日,平安資產管理進行海欣股份大量買進賣出;同日,平安證券研究所剛剛發布關於海欣股份的研究報告,將海欣股份在生物醫藥領域的成果ADPC的II期臨床的完成作為推薦的主要理由。
該份研究報告由平安證券研究所凌軍所發布,題為《直腸癌治療性疫苗(APDC)價值凸顯,股價至少低估50%》,給予海欣股份“推薦”評級。
《機構投資》聯繫凌軍了解情況。答覆是,“目前情況不大清楚”。
一方面,平安資產管理公司提前埋伏後進行連續的對倒操作;另一方面,平安證券發布推薦研報——平安證券與平安資管皆隸屬平安集團。
儘管研報的作者事後向媒體強調了研究報告的獨立性,然而,研究報告出現以後產生的股價波動,以及平安資產管理公司和相關券商之間的關聯,其解釋始終難以讓質疑者信服。
加上時點上的太多巧合,市場開始質疑平安資管“先買後推”。
2011年1月7日,海欣股份在上交所發布公告:2011年1月4日、5日、6日,上海海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A股、B股股票連續三個交易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達20%,屬於股票交易異常波動。
根據海欣股份2010年十大流通股東的持股變化情況,有媒體推論平安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所持1200萬股基本是於2010年四季度逐漸買入。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海欣股份對正在研發的“抗原致敏的人樹突狀細胞(APDC)”項目的進展情況發布了“投資風險警示”。
公告稱:公司正在積極爭取獲得APDC項目Ⅲ期臨床批文,但何時能獲得批文難以預計。並稱,如果獲得Ⅲ期臨床批文,預計Ⅲ期臨床試驗需三年以上,此後需取得政府相關主管部門正式批件後,才能進入商業化階段。
海欣股份警示稱,該項目在獲得相關批文和進展方面存在不確定性。
在背景下,平安證券研究所的推薦與平安資管的一系列操作似乎隱藏著某種關聯。
對於平安資產管理公司旗下多個賬戶同時買賣某一品種的行為,某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組合管理部總經理認為:“平安資管持有的股票總量比較大,多個賬戶一起拿某個品種的話並不讓人覺得奇怪,因為保險公司的投資決策相對比較一致。”
“關鍵還是在於操作過程中是否存在違規行為。”上述總經理補充道。
除了平安資管,平安證券研究所是否也被監管部門調查?
“現在很敏感,他們不會接受採訪。”相關人士提醒說。
全牌照後的陰影
另一則被廣受關注的報導也和平安證券有關。
從去年到今年5月31日,在平安證券保薦的54家公司中,其研究所共發85份研報強推27家公司,其中10次死挺世紀鼎利(300050)。
雖然說券商研究部門紛紛表示,只要防火牆做得好,在推薦自家保薦的公司時並不會有瓜田李下的嫌疑。但如此頻繁密集的表現,難免引起外界的種種質疑。
近年,平安證券頻頻惹禍。此前,曾因勝景山河事件、中國寶安石墨礦事件被推至風口浪尖,被質疑保薦業務存在的灰色利益鏈以及研報“注水”。
平安大華基金成立後,平安集團已經成為囊括保險、銀行、證券、信託、資產管理、基金的全牌照金融巨無霸。
平安集團的願景是用十年的時間,實現保險、銀行、投資業務三足鼎立、均衡發展的格局。無疑投資業務在平安的發展戰略中占據了重要的位置。
然而,海欣股份事件給人們留下了很多思考。譬如:在打造綜合性金融服務集團中,如何實現關聯企業的規範管理?
平安資產管理公司、平安信託、平安證券、平安大華基金業務均涉及二級市場,如何在出現利益相互影響的情況下,有效避免瓜田李下的嫌疑?
在保險資管領域,近年來,伴隨著保險行業資產規模的擴張,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在資本市場的影響日益強大。
然而,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目前還是以集團內資產負債管理為主,相比公募基金等其他機構投資者,它的投資運作行為依舊相對神秘。正是這種神秘,讓資本市場的其他投資者更增猜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