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林市海南鄉朝鮮族中心校

海林市海南鄉朝鮮族中心校

海林市海南鄉朝鮮族中心校成立於1978年7月,負責管理全鄉朝鮮族學區教育工作。學校在教育局的支持下,各項工作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已逐步建立了齊全的教學設施、雄厚的師資力量。多年來,學校始終把教學工作放在首位,加強教學管理,積極進行教學改革,為社會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

基本信息

簡介:

海南鄉朝鮮族中心校位於風光秀麗的海浪河岸,東臨牡丹江市,西臨海林市,南臨濱綏線鐵路,北臨301國道。

建校歷程:

1968年11月至1971年12月,當時名稱是海南鄉文衛組,負責人是高昌龍(助理)。1972年1月至1978年6月,當時名稱是海南鄉文教組,負責人是高昌龍(文教助理)、陳京華是後勤助理。海南朝教辦的全程是海南鄉朝鮮族中心校,當時由高昌龍同志任中心校校長。1985年根據中央指示精神把縣市教育局改為教育委員會,海南鄉朝鮮族中心校也改為海南鄉朝鮮族教育辦。

主要領導機構及教師組成:

教育辦工作人員由4人組成,權太鎬同志任辦公室主任,主持辦公室的全面工作。海南朝教辦下屬有一所初級中學,四所完全國小,共有教職工95人,其中中學教師23人,國小教師72人,另外民辦教師21人。中國小學生有1098人,其中中學200人,小學生898人。權太鎬同志任教育辦主任以來,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大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使全鄉朝鮮族教育工作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普及初等教育成果得到進一步發展和鞏固,辦學條件明顯改善,師資隊伍水平有所提高,教育改革初見成效,教育質量穩步上升。

校園建設:

1989年南拉古學校,村投資22萬元建成1200平方米的校舍,中心國小投資4700元修水泥花壇和校門,紅星學校投資8160元新建校門,海南朝中投資15000元 擴建200平方米的校舍,全鄉朝鮮族中國小辦學條件大有改善。1987年至1990年中心國小、南拉古國小、紅星國小等三所國小先後被授予《牡丹江市規範化學校》稱號,占全鄉國小的75%。全鄉已實現普及初等教育任務的基礎上1990年度國小入學率100%,鞏固率99.5%,普及率99%,畢業率94%,國中升學率62.3%,流失率控制在3%以下。1986年以來中心國小曾多次被評為市縣級教育先進集體,全鄉呈現出20餘名被評為市縣級優秀教師、教學能手和新秀。教育面貌的改觀,也極大地促進了廣大教師敬業愛崗,無私奉獻的積極性,10名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的骨幹教師競相加入中國共產黨。

歷任領導:

初期建設:

1991年趙哲范同志接任教育辦主任工作,在鄉黨委和政府的領導下,教育辦團結廣大教師,發動社會各界,在海林市朝鮮族教育戰線爭排頭。在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方面又上一個新的台階。在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工作中,加大了政府工作力度,大力改善辦學條件,加強了硬體建設,為“普九”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1996年“普九”驗收時各項指標都達標,順利通過驗收。辦學條件大有改觀,生均校舍面積超過標準,全鄉無危房。中興學校村投資24萬元新蓋校舍780平方米,1994年開始交付使用。全鄉各中國小認真貫徹義務教育法和國家教育方針,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教育教學質量明顯提高。1996年全鄉國小畢業生全科合格率為98%,國中畢業生統考平均合格率為85%,行為規範合格率和畢業生體育合格率均為100%。1993年中心國小在東北三省朝鮮族國小足球比賽中榮獲第一名,中心國小和南拉古國小常年堅持冰雪活動,多次被評為省市縣冰雪活動先進集體。

發展階段:

1997年董貴男同志接任了教育辦主任工作。現教育辦工作人員由4人組成,均由年富力強的優秀教師登上了教育辦的領導崗位。全鄉5所中國小新上任年輕校長接替老校長,當時校長平均年齡為35歲。近兩年來在董貴男主任的領導下,領導班子成員改進作風,團結協作,善於做思想政治工作,團結教師、關心教師的工作和生活。不斷端正辦學思想,堅持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從應試教育轉化到素質教育,從規範化學校提升到“雙全”學校的建設。1997年7月中心國小在牡市級“雙全”學校驗收中順利通過。1998年即將驗收南拉古國小牡市級“雙全”學校,為爭創“雙全”學校南拉古村投資10萬元修圍牆打地面,購置十一台微機,硬體軟體基本具備。全鄉教育教學設備基本配套。1999年8月海林市教育局和海南鄉政府的領導下,由海南朝中撤併到海朝中。在鄉黨委和政府的領導下,海南朝教辦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以十五大精神為指針,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大力推進科教興鄉戰略的實施,深化改革,真正實現教育優先發展振興民族經濟的戰略地位,為把民族教育事業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而乘勝前進。
2000年10月朴正峰同志接任了教育辦主任工作,教育辦工作人員由4人組成,下屬四所國小教職工54人,近四年來朴正峰主任的領導下,領導班子成員改進作風,團結協作,善於做思想政治工作,積極推進課程改革,團結教師、關心教師的工作和生活。不斷端正辦學思想,堅持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在四年中教育教學質量方面很大提高,全鄉國小畢業生全科合格率為100%,體育合格率為100%,全鄉國小1-5年級學生全科及格率為96%-98%;3-5年級體育達標率為95%-97%;全鄉朝鮮族在校生行為規範合格率為100%;文明守紀律為100%;衛生習慣良好率為100%。2001年9月份中興國小撤併到紅星國小。2002年10月份海林市教育局和海南鄉朝教辦共投資15000元換全部房蓋。2003年5月份教育辦和山河村共投資8800元購買電腦和印表機,改善辦公設備。2000年二所國小榮獲牡丹江市“教育工作先進單位”獎。近四年連續榮獲海林市“教育工作目標管理先進單位”獎,10名教師榮獲牡丹江市“優秀教師”獎,21名教師榮獲海林市“優秀教師”獎,3名教師榮獲海林市“模範工作者”獎,27名教師榮獲海林市“記功”獎,教育教學方面發表國家級論文7篇,省級論文12篇,牡丹江市級論文16篇,教師各種教學比賽中榮獲牡丹江市級將7人,榮獲海林市級將10人,在指導學生各種比賽中獲省級1人,獲牡市級指導獎6人,獲海林市級指導獎15人,湧現出牡丹江市級“三好學生”18名,海林市級“三好學生”27名。學生在各種比賽中獲省級獎2名,獲牡市級獎17名,獲海林市級獎46名。在鄉黨委和政府的領導下,海南朝教辦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以十六大精神為指針,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大力推進科教興鄉戰略的實施,深化改革,真正實現教育優先發展振興民族經濟的戰略地位,為把民族教育事業全面發展而努力奮鬥了。

現階段領導:

2004年12月海林市政府和教育局任命崔成龍同志任海南鄉朝鮮族中心校校長。現中心校工作人員由3人組成,均由年富力強的優秀教師登上了中心校的領導崗位。機構改革時候上級給我單位編制是31名,其中中心校2人,中心國小11人,南拉古國小10人,紅星國小8人。2005年4月份由海南鄉政府和教育局的領導下紅星國小撤併到南拉古國小。2005年崔成龍校長的領導下,領導班子成員改進作風、團結協作、善於做思想政治工作,團結教師、關心教師的工作和生活,不斷改變辦學條件,堅持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廣大教師熟練掌握了課程標準,並在課堂教學中體現課程改革新理念。

主要教學成果:

各校積極開展教研活動,以此大大推進了課改,2005年全鄉1——5年級小學生學習及格率為100%,國小畢業生全科合格率達到了3%,畢業率100%。

所獲榮譽:

教師在各種教學比賽中獲牡市級獎1人,獲海林市級獎1人。學生在各種比賽中獲牡市級1名,獲海林市級5名,教學實踐中發表省級論文二篇,牡市級論文三篇,湧現出省級骨幹教師1名,牡市級骨幹教師3名,海林市級教學能手和新秀各1名,1名教師榮獲牡市級“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有1名教師榮獲海林市“優秀教師”稱號,有一名教師獲海林市“十佳”鄉村教師稱號,有6名教師獲“記功”獎。

教學目標

學校辦學條件是鞏固提高“兩基”和提高教育質量的物質基礎。一年來教育局和各村在經費十分緊張的情況下,支持民族教育的發展,積極籌措資金改善了辦學條件。2005年教育局和中心校投入15000.00元為中心國小換塑窗,使學生們擁有一個寬敞明亮、溫暖舒適的環境。中心校花4000.00元購置辦公設備和儀器3台。各校還自己動手用有限的資金,改善辦學環境。中心國小同山河村委會協商投資3200.00元為幼稚園鋪水泥地面。按教育局的要求,中心校也上了寬頻網,由於辦學條件的改善,為該鄉民族教育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同時也促進了教育質量的提高。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