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客

海客

一個海島人,並不安心於海島的工作,所以他把自己在海島的身份定義為客人。這就是他的網名“海客”的由來。 徒步旅行者。一般指有自主創業意念,有戶外徒步旅行,自駕游等戶外活動精神享受愛好的青年一族! 海客也指跨越不同文化,體驗全球化生活方式,擁有國際觸覺、愛好新鮮事物,講求生活品質、充滿生活熱情的人群。

基本信息

涵義

海客一般指有自主創業意念,有戶外徒步旅行,自駕游等戶外活動精神享受愛好的青年一族!
海客也指跨越不同文化,體驗全球化的生活方式,擁有國際觸覺、愛好新鮮事物,是講求生活品質、充滿生活熱情的人群。
在漢語字典里,海客還指,航海者,海商,浪跡天涯者。
海客海客

拼音:haǐkè
語出:
(1)指航海者。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海客談瀛州,煙濤微茫信難求。”
(2)指浪跡天涯的人,也指走江湖。張固《幽閒鼓吹》:“丞相牛僧孺應舉時,知於頔相奇俊,特詣襄陽求知。住數月,兩見,以海客遇之。牛公怒而去。”知,結識。

歷史

基本

1.[voyager]:經常出海航行之人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唐·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2.[Maritime]:專門從事經營海外貿易的商人
3.[tramp]:居無定所的江湖人

詳細

1.謂航海者。
唐駱賓王《餞鄭安陽入蜀》詩:“海客乘槎渡,仙童馭竹回。”《宋史·方技傳下·僧志言》:“海客遇風且沒,見僧操絚引舶而濟。”清黃遵憲《春夜招鄉人飲》詩:“常聞海客談,異說十七八。”郭沫若《殘春及其他·聖者》:“愛牟聽著海客的瀛談。”
2.指海商。
唐李白《估客樂》詩:“海客乘天風,將船遠行役。”宋梅堯臣《送楊叔恬應北京辟》詩:“子於文字實廣博,海客謾估珠盈船。”《初刻拍案驚奇》卷一:“﹝瑪寶哈﹞專一與海客兌換珍寶貨物,不知有多少萬數本錢。”
3.浪跡四海者。謂走江湖的人。
唐張固《幽閒鼓吹》:“丞相牛僧孺應舉時,知於頔相奇俊,特詣襄陽求知。住數日,兩見,以海客遇之,牛公怒而去。”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道士》:“道士能豪飲。徐見其衣服垢敝,頗偃蹇,不甚為禮;韓亦海客遇之。”

現代

簡介

隨著海外/境外游和購物的興起,網際網路上不出國門的“海淘”也促使了一個新興人群的出現——海客。
“海客”在古時候指那些能跨越地域和文化的界限,探尋全新世界和全新生活的人。國內跨境綜合電子商務網站——世界工廠網將自己的用戶定義為“海客”,可以看做這一古老身份在網際網路新時代獲得傳承和套用的典型案例。
海客是現代“海淘”的擁護者和主要消費者,他們用自己的行為跨越不同文化,體驗全球化的生活方式。
他們雖然身份迥異,卻有鮮明的共性。他們拒絕人云亦云,有自己的獨特品味;他們放眼國際,樂享全球化帶來的便利;他們樂於探索,通常能成為自己愛好興趣領域的達人;他們拒絕山寨與矯飾,講求原味,推崇一種純粹的生活態度。
李白詩中的“海客”,在當時可謂是見識最廣博和最勇於探索的一群人。當下的海客一族秉承了視野開闊、樂於探索的特質。他們擁有國際觸覺、愛好新鮮事物,是講求生活品質、充滿生活熱情的一群人。

特徵

1.國際觸覺、全球化的樂享者
“海客”在漢語字典里,有航海者、海商、浪跡天涯者之意,他們在當時可謂是見識廣博、視野開闊和敢於探索的一群人。
當下的海客一族雖然不一定會航海出行,卻秉承了視野開闊、樂於探索的特質。他們通常受過良好的教育,擁有國際觸覺,不管有沒有海外經歷,他們都已經或通過
海外求學、旅遊,或通過閱讀、電影、音樂、演出等領略過不同文化的魅力。在消費方式偏好,對生活方式的選擇,對日常用品的要求等行為中,他們都已經在處處
經歷著橫跨海內外的全新生活。他們善於利用也享受全球化帶來的種種優勢,跨越時差而與全球最新的文化和生活步調一致。
2.勇於嘗新、領域達人
海客一族非人云亦云者,他們樂於探索各類新生事物,使他們成為其所關注領域的達人,也成為新事物的倡導者。他們可能是戶外愛好者、攝影發燒友、護膚時尚達人,也可能愛好飾品收藏、對各類新功能小家電瞭若指掌。他們是雲時代跨界生活方式的踐行者,是真正的時代百科全書庫。
3.注重生活品質,明智判斷
“海客”也和higher諧音,寓意追求更高的品質。海客們在商品大潮中拒絕山寨,亦非土豪。講求生活品質的同時,
對事物的價值擁有明智的判斷。他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是和對生活方式的選擇聯繫在一起的。天然、多元、健康、安全、精緻、舒適、便利都是品質的題中之義,海
客們能夠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坐擁無限的精神世界,打造出讓身心享受自由的個人空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