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周艦

海關緝私艦無可奈何,只能遠遠跟隨著海周艦至新洲。 因海周艦已殘破,由海虎艦拖去新洲尾處理,艦頭炮拆遷虎門炮台安裝,以加強要塞火力。 日軍以為海周艦有頗高的戰鬥力,不分日夜派飛機來轟炸。

走私

周艦並非正規海軍船隻,它原來名義是廣東鹽務局的緝私艦,實際是武裝走私艦,陳濟棠統治廣東時期,任命他的胞兄陳維周為鹽務局長,為了武裝走私,陳維周先後購置兩艘鹽務緝私艦,並以自己之名而命名,一叫海維,一叫海周。海周比海維大,為一千六百噸。是從法國買的退役掃雷艦,艦首炮口徑四時,是從英國AYMSTRONG炮廠買的,這門炮當時在我國堪稱是新式的。此外在艦兩旁還配了四門兩磅炮,它們只能對付海關緝私艦或當作禮炮使用,對空防則一點也沒有用。當時走私的貨物以白糖為大宗,由香港滿載洋糖運回新洲、黃埔卸貨。海關緝私艦無可奈何,只能遠遠跟隨著海周艦至新洲。在其卸貨時,暗中記錄其品種和數量,上報海關當局而已。

抗戰

“七七”蘆溝橋事變後幾天,海周艦奉命載運李江獨二旅增援海南島。海周艦回廣州後不久,奉命與肇和艦開往虎門,當時海周艦長是陳天得,航海大副是梁根,黃昌是二副,輪機長湯希,肇和、海周兩艦的總指揮為姜西圖,本來不論從噸位還是從戰鬥力來說,海周都不及肇和(它是北洋正規艦),可是姜西圖卻選海周艦為坐駕艦。
1937年9月14日晚,日本海軍派出三艘戰鬥艦乘夜潛伏在虎門外舢舨洲的後面。我軍每天平明前按慣例巡邏,海周領先,肇和跟後,從大虎出發向大角炮台航進,然後左轉至沙角炮台,再又左轉至威遠炮台,最後返回大虎。那一天由大角向左轉的當兒,忽聞萬炮齊發集中射來,幸而海周艦一直是一級備戰,每天二十四小時炮彈上床,炮兵都臥在炮下備戰。可是開戰不久,被擊中三炮,一炮中機艙,一炮中後艙,以致舵鏈中斷,戰艦不由自主地依慣性向外衝出去,最後一炮打中駕駛室,死六人,傷多人。肇和艦由於艦長貪生怕死,畏縮不敢抵抗;後我國飛機及時奉命來助,三艘日艦才不得不退去。我們兩艦才免於難。因海周艦已殘破,由海虎艦拖去新洲尾處理,艦頭炮拆遷虎門炮台安裝,以加強要塞火力。上級指定黃昌帶水兵數名守衛破艦。

沉沒

日軍以為海周艦有頗高的戰鬥力,不分日夜派飛機來轟炸。我們沒有對空火炮,每遇來襲,黃昌只得帶領那幾個只攜有步槍的水兵離艦上岸到新洲避難。最後一次,艦被日機炸中,水從艙底流入。本來還可以塞死搶救,為免居民再受空襲。又由於該艦已解除武裝,且已殘破不堪,上級同意由其就地沉沒,只要求沉得正,將來易於打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