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新毛蝟

海南新毛蝟

一種身上沒有刺的蝟科動物,大小如一般田鼠,但嘴部尖而長,象鼠句鼠青。比生活在雲南的毛蝟(Hylomys suillus)體形略大,體長132-147mm,尾長大於後足長,為36-43mm。本種是食蟲類較原始的一中蝟,毛的顏色呈鼠灰色,稍帶棕黃色調。背中央有一條隱約的黑色縱紋。紋體長76-82mm。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海南新毛蝟海南新毛蝟
【識別特徵】一種身上沒有刺的蝟科動物,大小如一般田鼠,但嘴部尖而長,象鼠句鼠青。比生活在雲南的毛蝟(Hylomys suillus)體形略大,體長132-147mm,尾長大於後足長,為36-43mm。本種是食蟲類較原始的一中蝟,毛的顏色呈鼠灰色,稍帶棕黃色調。背中央有一條隱約的黑色縱紋。紋體長76-82mm。

種群分布

為1957年首次發現的新種,只見於海南島中西部山區。目前先後發現的分布點有尖峰嶺、吊羅山白沙、瓊中等地。

生境與習性

生活在熱帶雨林、次生林灌叢。 種群現狀及致危因素 十分稀有,尚無有關種群及生態的研究報導。IUCN/SSC 的食蟲類專家組(1995)認為由於海南的森林已然遭到砍伐和農業發展的壓力,根據IUCN的新標準之B1和2(c)將它列為瀕危級。 由於新標準沒有設"稀有"這一級,而本種的瀕危狀況實際尚不同於嚴格意義上的"瀕危",故這裡仍定為稀有級。

物種保護

現有保護措施

沒有特別保護措施,但如果現有保護區的生境得到妥善的保護,當對本種的保護起到重要作用。

保護措施建議

棲息地的保護是關鍵。建議在進行保護區規劃時,予以關注,首先要查明本種的確切分布範圍、生活習性和瀕危現狀及原因,開展必要的種群生態研究,以利保護措施的制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