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蕩兩千年

浩蕩兩千年

《浩蕩兩千年:中國企業公元前7世紀-1869年》內容簡介:中國的工商文明為什麼早慧而晚熟?中國的商人階層在社會進步中到底扮演了怎樣的角色?中國的政商關係為何如此僵硬而對立?中國的市場經濟體制最終將以怎樣的方式全面建成?在“中國特色”與普世規律之間是否存在斡旋融合的空間?

編輯推薦

浩蕩兩千年 浩蕩兩千年

繼《激盪30年》《跌盪100年》後,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的最新力作,商業史三部曲的最後一部!

本書從古代的商業史中尋找事關當代的問題的答案,古人說: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本書對商業史的追尋是當代商業問題一個很好的借鑑。

第一次完整梳理中國兩千多年的商業史,具有歷史性的意義。

內容簡介

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繼《激盪三十年》《跌盪一百年》之後的又一最新力作!

中國商業史三部曲完結篇。

中國的工商文明為什麼早慧而晚熟?中國的商人階層在社會進步中到底扮演了怎樣的角色?中國的政商關係為何如此僵硬而對立?中國的市場經濟體制最終將以怎樣的方式全面建成?在“中國特色”與普世規律之間是否存在斡旋融合的空間?……

《浩蕩兩千年:中國商業公元前7世紀~1869年》的寫作,是作者從中國企業公元前七世紀到1869年這兩千多年的商業歷史中尋找這些事關當代的問題的答案的過程。在本書中,這些問題有的已部分地找到了答案,有的則還在大霧中徘徊。

讀者對象:財經圖書愛好者、企業管理者、經濟相關專業的學生、歷史研究者、媒體等

作者簡介

吳曉波:吳曉波,1968年出生,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系。財經作家,“藍獅子”財經圖書出版人,哈佛大學訪問學者。現任職《東方早報》社。常年從事公司研究,被聘為北京大學管理案例研究中心中國企業史研究室主任、客座研究員。

圖書目錄

《浩蕩兩千年:中國商業公元前7世紀~1869年》

前言 企業史就是一部政商博弈史

第一部 公元前七世紀(春秋戰國)-公元588年(魏晉南 北朝):集權帝國的奠基期

我曾經在中國國家博物館的一個展櫃前足足佇立了一個小時。在恆溫的玻璃大櫃裡,柔和、迷離的燈光之下,一隻來自3 000餘年前的龐然大物如精靈般默默地與我對視。它似乎不是物體,而是一個巨大的問號。它的重量達833公斤,高133厘米,長110厘米,寬79厘米,即便在今日,也是一個巨型容器。它的家鄉是河南安陽,誕生於遙遠的商朝,是迄今出土的、體積最大的商代銅鼎,也是當今世界上發現的最大的青銅器,名叫司母戊大方鼎 。

第一章 商人出身的“千古一相”

第二章 商父的誕生

第三章 鐵血兵馬俑

【企業史人物】奇貨可居

第四章 商人的自由時代

第五章 帝國的邏輯

【企業史人物】弘羊難題

第六章 最後的世族

【企業史人物】石崇鬥富

第二部 公元589年(隋唐)-1367年(宋元):“世界第一”的黃金期

在桑弘羊去世之後的80餘年裡,漢帝國一直沒有從武帝留下的"盛世後遺症"中擺脫出來。由於國營化運動所造成的社會震盪太大,各項管制政策相繼鬆弛,"算緡令"再未重啟,均輸和平準二法基本廢止,鹽鐵專營政策幾度反覆。自武帝之後,繼任的幾位皇帝都很軟弱,中央朝綱日漸為外戚和宦官所把持,而在地方上則出現了一股強大的世族勢力,在財經上,它與春秋戰國時的貴族經濟不同,儼然構成為前所未見的世族經濟。

第七章 長安城裡的商人

【企業史人物】唐詩商人

第八章 亂世思弘羊

【企業史人物】婦人經商

第九章 虛弱的繁榮

第十章 走到盡頭的變法

第十一章 馬可·波羅的中國

.第三部 1368年(明)-1867年(清):超穩定的夕陽期

1373年前後的某一天,江南首富沈萬三與當上皇帝不久的朱元璋侃侃而談,有過一番很精彩的對話,他當時的心情一定非常的愉快和得意。不過,他不會想到,僅僅10多年後,他將家破人亡,他的兒子沈文度將爬著去見一位官府新貴。沈萬三是元末名氣最大的商人,民間流傳一句諺語:"南京瀋萬三,北京枯柳樹,人的名兒,樹的影兒。"他出生在吳興(今浙江湖州)南潯鎮的沈家漾,後遷居蘇州崑山的周莊。從各種筆記資料看,沈萬三成為巨富的原因有三個。

第十二章 “男耕女織”的詛咒

第十三章 晉徽爭雄

【企業史人物】耶穌教士

第十四章 權貴經濟的巔峰

【企業史人物】南方海盜

第十五章 寄生動物

【企業史人物】商幫會館

第十六章 爬滿虱子的“盛世”綢緞

第十七章 夕陽下的工商圖景

【企業史人物】日升日落

第十八章 被鴉片擊潰的帝國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