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農科院

浙江省農科院

浙江省農科院(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歷史悠久,將近百年,現為浙江省政府直屬的綜合性純公益類農業科研機構,坐落在美麗的杭州市東北隅。

機構簡介

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正大門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正大門

該院前身為浙江農事試驗場,創辦於清末宣統三年(1911)。1938年合併建立為浙江省農業改進所。新中國成立後,1951年發展為浙江省農業科學研究所,1956年,遷至現址。值得自豪是,1957年末、1958年初,周恩來總理和毛澤東主席曾先後來所視察,為浙江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增添了光彩。1960年初又擴展為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六十年來在省委和省政府和領導下,浙江省農業科學院不斷地擴大、充實、發展,在科研成果的推廣套用和科技服務上,為浙江省糧食畝產在全國率先“上綱要”、“超千斤”,皮棉畝產“超百斤”以及耕作制度改革,“一優二高”效益農業、高效生態現代農業的發展和新農村建設,不斷推動浙江農業持續走在全國前列立下不可磨滅的功績。

在科研創新能力居全國農業科研機構前列,部分科研領域達世界先進水平。“十五”以來:科技綜合競爭力,在農業科研單位中,2003年全國第三名,2004年全國第一名,2005年全國第一名,“十五”期間全國第三名;全國農業科普先進集體;全國科技扶貧先進單位;全國科技特派員工作先進單位。

“十五”以來,承擔科研項目1800項,審定新品種200餘個,獲省級以上成果獎勵136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6項;省科學技術一等獎14項;二等獎34項 )獲國家發明專利、品種權、軟體著作權200項。科研成果80%套用於生產一線,創造社會經濟效益300多億元。

全院現有職工1939人,其中在職職工1112人,離退休職工827人。在職職工中專業技術人員853人,具有高級專業職務的專業技術人員286人,博士203人、碩士21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75人。國家、省級突出貢獻中青年科技專家16人,省特級專家1人,院學科首席專家7人。派出省科技特派員65名、農村工作指導員1名。

全院設有畜牧獸醫、作物與核技術利用、植物保護與微生物、農村發展與信息、蔬菜(含農業新品種引進中心)、蠶桑、農產品質量標準、環境資源與土壤肥料、園藝、病毒學與生物技術、食品加工、數字農業、棉麻(花卉研究開發中心)、玉米、柑桔、亞熱帶作物等16個專業研究所和浙江農科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等院屬企業;建有病毒學與生物技術實驗室、植物病毒學實驗室等部省級重點實驗室和國家水稻改良中心輻射育種研究室、國家大麥改良杭州分中心、國家大豆改良杭州分中心、國家柑桔加工研發專業分中心、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杭州)等部省級重點實驗室(站、中心);參與到農業部水稻、大豆、玉米、柑橘、甘薯、蠶桑、葡萄、麻類、桃、生豬、水禽、兔子等17個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建設,12位專家擔任崗位科學家,10個研究所被確定為試驗站;牽頭浙江省畜牧產業科技創新服務平台和浙江省桑蠶繭產業科技創新服務平台;參與浙江省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台建設;與英國、美國、俄羅斯、中國科學院等建有合作研究中心(創新基地)。

全院占地面積1646千平方米,院舍建築面積174997平方米,其中科研用房91999平方米。建有海寧楊渡科研基地870畝,海寧鹽倉科技牧場380畝,海南南繁基地238畝。全院萬元以上儀器設備1760台,其中專用儀器設備953台。圖書館藏書14萬冊,出版發行《浙江農業科學》、《浙江農業學報》兩種省級農業科技期刊。院內設有區域網路——院辦公信息網和院綜合管理信息系統,對外開通中英文網際網路——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網站。

歷史沿革

歷史沿革歷史沿革

清末宣統三年(1911)勸業道在杭州筧橋創辦農事實驗場。

民國27年(1938)因戰時東遷松陽,成立綜合性的浙江省農業改進所(簡稱省農改所)。

1942年夏,日寇進犯浙南,省農改所被迫首遷雲和,再遷景寧避戰,直到抗戰勝利,回遷松陽,1946年復員杭州。

1951年1月正式命名為浙江省農業科學研究所(簡稱省農科所)。

1958年是省農科所不平凡的一年。開年伊始,繼周恩來總理在1957年12月17日視察省農科所後,1月5日毛澤東主席也親臨省農科所視察。不久,省委又作出決定,省農科所提升為省直屬單位,並委任省委書記處書記李豐平同志兼任所長,批准省農科所建立黨委。

1960年2月省農科所擴建為省農業科學院(簡稱省農科院),並和浙江農業大學(簡稱浙江農大)合而為一,實行農業科研、教育一體化,後因上下的體制不順,1965年校院又分開設定。

1976年科研秩序重新得到整頓。

1977年底由6個研究所發展為9個,新設了水稻、農業微生物、原子能利用研究所。

1979年10月新設農業自然資源和農業區劃研究所。

1980年2月成立情報研究所。

1984年3月建成農業部重點實驗室――病毒實驗室。

1993年4月成立省農業新品種引進開發中心。

1994年5月建立食品加工研究所。

1997年7月院改革試點方案通過並實施。

1998年3月農產品質量標準研究所成立(食品研究所增掛),2000年轉由植物保護研究所掛牌。

1998年10月生物技術研究所成立(病毒室增掛)。

1998年12日水稻研究所成立(作物研究所增掛),浙江輻照中心成立(原子能利用研究所增掛),花卉研究中心成立(蕭山棉麻研究所增掛)。

2000年浙江亞熱帶作物研究所(溫州)、浙江柑桔研究所(黃岩)由省科技廳劃歸院管理。

2001年蔬菜研究所成立。

2002年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成立。

2002年院博士後科研工作站設立。

2002年院學科結構調整,院下設作物與核技術利用、蔬菜(含農業新品種引種中心)、園藝、畜牧獸醫、蠶桑、植物保護與微生物、環境資源與土壤肥料、病毒學與生物技術、食品加工、農產品質量標準、農村發展與信息、柑桔、亞熱帶作物、花卉、玉米等15個專業研究所。

2003年院河姆渡茭白研究中心、金華愛斯曼綠色蔬菜科創中心、安吉草食動物科創中心成立。

2004年院綠色蔬菜研究中心成立。

2005年院數字農業研究中心成立。

科技興農

科技特派員

2010年,65名科技人員到欠發達鄉鎮擔任第七批科技特派員。繼續發揮法人和團隊科技特派員的優勢,幫助地方發展主導產業。與武義縣共同制訂了以圍繞高效生態農業發展為重點的法人特派員科技支撐服務行動計畫,實施並建立高山蔬菜、食用菌、生豬養殖和茶葉等4個產業的科技項目和科技示範基地。團隊科技特派員積極參與地方經濟建設,在江山市建立了糧油作物示範基地,獨資成立江山科奧種業公司,探索團隊科技特派員的長效機制。院被確定為“農業部現代農業技術培訓基地”。

科技幫扶有聲有色。開展幫扶促調活動,幫助企業加快推進產品創新。重點幫扶常山倚山久胡柚深加工廠、衢州市金明食品有限公司開展柑桔、胡柚深加工及柑橘沙囊新產品開發;幫扶武義海興菇業有限公司、龍泉雙益菇業有限公司開發食用菌新品種示範及安全生產技術;幫扶慈谿中慈生態肥料有限公司開展有機無機復混肥及栽培基質的研發。安排50萬元幫扶資金,組織實施磐安雙溪鄉7個“低收入農戶集中村”結對幫扶工作,重點扶持橫山村的養兔產業、傅宅村的葡萄產業和麗坑村的板栗保鮮冷藏。爭取到省農業綜合開發科技推廣項目“山區小流域優質水稻無公害生產示範推廣”,促進雙溪鄉水稻生產能力和品質的提升。

科技下鄉與培訓

組織專家赴全省開展春耕備耕、成果展示、信息發布、項目對接、專家大戶結對等科技下鄉技術服務活動50次,現場諮詢6000人(次),傳送各類資料3萬份,技術培訓4萬人次,推廣主導產品、主導技術23項,社會經濟效益顯著。

加大新品種的示範推廣力度。充分發揮浙滬蘇農科院科技興農服務團等載體的作用,組織實施新品種新技術等科技成果的示範推廣。23個新品種被確定為2009年浙江省主導品種,落實水稻、油菜、大豆和大小麥等大宗農作物示範方39個,加快了新品種的套用推廣速度,促進了科技成果的轉化,如超高產雜交稻新組合“錢優1號”在重慶市涪陵區百畝制種示範片平均畝產259.7公斤,為當地農民增效126萬元;“浙粳22”種植面積達92萬畝,居我省晚粳稻種植面積首位;“浙雙72”成為浙江省推廣面積最大的油菜品種;杜洛克種公豬占全省推廣量的70%,農桑品種占全省種植面積的65%,翠冠梨占全省的63%,浙雙系列油菜占全省的60%,浙雜番茄占全省的60%,其中“翠冠”梨成為我省木本水果第一大主栽品種,輻射推廣至全國所有砂梨產區,面積達120萬畝,占全國梨面積的7%左右,成為我國育成的梨品種中栽培面積最大的品種。

穩步推進院地合作。與麗水市、紹興縣和嘉興市秀州區等政府簽訂了全面科技合作協定,部分合作項目已經啟動;新建蘑菇、草莓、糧油作物、雄蠶、加工蔬菜、楊梅、蓮子等7個科技示範基地,並在農民信箱建立服務和交流網頁,推廣新品種、新技術52項,輻射推廣面積180萬畝次,新增社會經濟效益6.2億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