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3彈道飛彈

流星-3彈道飛彈

該飛彈長16米,彈徑1.35米,最大發射重量16噸,燃料為TM-185(20%的汽油和80%的煤油),燃燒時間110秒,最大推力13噸,有效載荷1200公斤,可攜帶重量為760—1158公斤的戰鬥部,最大射程1350-1500公里。該飛彈採用慣性制導,精度190米。流星一III飛彈的高精度及遠射程性能,令美國感到坐立不安,因為美駐海灣部隊都已進入流星 III的打擊範圍之內。

基本信息

背景

流星-3彈道飛彈

伊朗彈道飛彈研製計畫始於1985年。目前,伊朗正在積極研製足夠數量的飛彈及發射裝置,迅速擴建飛彈部隊。它已經制定了有效的計畫,可使其飛彈庫免遭有限數量的空襲。至今,伊朗已經擁有2個設計中心,至少2個火箭和飛彈總裝廠,1個飛彈測試靶場及其監視基地,一些較小規模的設計與改裝設施。設計中心位於卡拉齊(Karal)的國防技術與科學研究中心,最大的總裝廠位於伊斯法罕(Isfahan),另外一個則靠近德黑蘭東部。有報告稱伊朗己將其製造廠分散至五個不同的地方。對於大力發展飛彈,伊朗政府多次表示,其研製的各型飛彈都是用於防禦目的,絕不會“先發制人”。伊朗國防部長表示:“我們不會主動挑起任何戰爭,但我們會動用全部能力來保衛我們的獨立、主權和國家安全。”

經過幾十年的努力,伊朗發展了“流星”(又稱“沙哈伯”)系列彈道飛彈,因其種類眾多、打擊範圍廣,而成為伊朗彈道飛彈力量的支柱,是令美軍感到最為頭疼的彈道飛彈。此外,新型“泥石”系列飛彈的部署,標誌著伊朗飛彈研製技術已經取得很大突破,尤其是在固體推進劑的研發邁上新水平,為其形成全面而有效的彈道飛彈實戰威懾提供了條件。

研製

伊朗在引進流星一II的同時,就開始設計流星一III中程彈道飛彈。流星III的研製工作始於1993年,由伊朗航空當局領導,最後的裝配和測試工作由位於德黑蘭的赫爾馬特飛彈基地負責,飛彈的發動機和燃料箱則在一個大型地下工廠內生產。流星一III開發進程很快,1997年12月15日,美國偵察衛星在位於德黑蘭南部沙希德的赫爾馬特工業集團上空發現飛彈發動機測試時所發出的熱信號特徵。這是當年伊朗對新發動機進行的第8次測試,其測試監控設備由俄羅斯運載火箭發動機生產商——俄勞動科學生產聯合體提供。

1998年7月22日凌晨6時,流星一III點火升空,開始了自誕生以來的首次發射試驗。飛彈發射後向東南方向飛行,飛行距離1000公里,飛彈飛行約100秒後爆炸,原因可能是事故或是因為伊朗方面對試射結果滿意而通過遙控將其引爆。

同年9月25口,在德黑蘭舉行的閱兵式上伊朗公開展示了2枚流星一III飛彈,飛彈上分別寫著“以色列應從地圖上消失”和“美國將愛莫能助”的字樣。2002年5月23日,伊朗再次成功試射了l枚流星一III飛彈後,正式決定量產流星一III,計畫至少生產150枚。2003年7月7日,伊朗政府公開表示已完成流星~III飛彈的最後測試。2周后該型飛彈正式列裝伊斯蘭革命衛隊,開始擔負戰備值班任務。

性能參數

該飛彈長16米,彈徑1.35米,最大發射重量16噸,燃料為TM-185(20%的汽油和80%的煤油),燃燒時間110秒,最大推力13噸,有效載荷1200公斤,可攜帶重量為760—1158公斤的戰鬥部,最大射程1350-1500公里。該飛彈採用慣性制導,精度190米。流星一III飛彈的高精度及遠射程性能,令美國感到坐立不安,因為美駐海灣部隊都已進入流星 III的打擊範圍之內。專家說,這種高精度遠射程飛彈有能力對以色列和美國在海灣地區的軍事基地發動打擊。伊朗“流星”-3中程彈道飛彈國防部長沙姆哈尼表示,伊朗目前在國防領域已經取得了“有效的威懾力量”,能夠與中東地區的敵人進行抗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