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余跡通信

流星余跡通信

流星在掠過空中時會發出大量的光和熱,它會使周圍的氣體電離,並很快擴散形成以流星軌跡為中心的柱狀電離雲,這種電離雲具有反射無線電波的特性。這就是所謂的“流星余跡”。利用流星余跡反射無線電波而進行的遠距離通信叫流星余跡通信。流星余跡通信常用的波段為30~100兆赫(MHz)。

流星余跡通信含義

利用流星余跡反射無線電波而進行的遠距離通信叫流星余跡通信。其特點是通信只能在流星余跡出現的短暫時間內進行,所以它是一種快速通信方式。流星余跡通信常用的波段為30~100兆赫(MHz)。

流星余跡通信優缺點

流星余跡通信的主要優點是:1、通信距離遠。實驗表明,利用功率為500瓦至幾千瓦的發射機及普通的八木天線,通信距離就可達1500公里,最大通信距離約2300公里;2、保密性強。由於電波反射具有非常明顯的方向性,不易被竊聽,而且容易防止干擾台的影響;3、通信的穩定性好,不太受電離層騷擾和極光的影響。其不足之處是:由於傳送狀態是斷續的,信息有延遲,有時可達幾分鐘,因而不適應傳送在這段時間內的信息。用印字電報傳送信息時,錯誤的百分比較大;終端設備較複雜。

簡介

流星余跡通信流星余跡通信
流星是人們所熟悉的一種自然現象。當宇宙空間的細小物體或塵埃飛經地球大氣層時,便與大氣摩擦而發出光和熱。如果這種現象發生在夜晚,我們在地面上便會看到一條條清晰的光跡,這就是流星體所經過的軌跡。

就是這樣一種轉瞬即逝的天體現象,也沒有在細心的科學家面前悄然溜過。他們發現,流星在掠過空中時會發出大量的光和熱,它會使周圍的氣體電離,並很快擴散形成以流星軌跡為中心的柱狀電離雲。這就是所謂的“流星余跡”。這種電離雲具有反射無線電波的特性。於是,人們便構想把載有某種信息的無線電波對準流星余跡,通過它的反射,為遠在千里之外的別的接收站所接收。這就是利用流星余跡進行通信的最基本的構想。

利用流星余跡反射無線電波而進行的遠距離通信叫流星余跡通信。其特點是通信只能在流星余跡出現的短暫時間內進行,所以它是一種快速通信方式。流星余跡通信常用的波段為30~100兆赫(MHz)。

可能有人會想,流星不常見到,而且一閃而過,用它來通信靠得住嗎?其實,在宇宙空間,每小時都有數以億計的流星掠過大氣層,只不過是,其中很多不為我們的肉眼所察覺罷了。當然,流星轉瞬即逝的特徵,也必然會給通信的連續性帶來一定的麻煩。它不大適合於用在像電話那樣的連續實時通信上。針對流星轉瞬即逝的特點,我們在發射設備中加裝了傳送訊息存儲器,存儲經計算機處理過的信息。在流星余跡出現時這些訊息便一份一份地被傳送出去。在接收方也加裝了接收訊息存儲器。它的任務是把斷斷續續收到的信息先存儲起來,然後把它變換成連續信息後再送到接收者的手中。流星余跡通信的主要優點是:1、通信距離遠。實驗表明,利用功率為500瓦至幾千瓦的發射機及普通的八木天線,通信距離就可達1500公里,最大通信距離約2300公里;2、保密性強。由於電波反射具有非常明顯的方向性,不易被竊聽,而且容易防止干擾台的影響;3、通信的穩定性好,不太受電離層騷擾和極光的影響。其不足之處是:由於傳送狀態是斷續的,信息有延遲,有時可達幾分鐘,因而不適應傳送在這段時間內的信息。用印字電報傳送信息時,錯誤的百分比較大;終端設備較複雜。

通信距離

流星余跡通信的通信距離可達2000千米。比起短波通信來,它受太陽黑和核爆炸的影響較小,因此很受軍方人士的青睞。他們認為,在未來戰爭中,,人造通信衛星將成為主要的襲擊目標。在衛星通信系統遭破壞後,流星余跡通信便是一種理想的應急通信手段了。流星余跡通信也特別適合於惡劣環境下的氣象通信。

流星的作用就相當於一個天然衛星。但是,它不像衛星通信那樣需要昂貴的發射費用,也不存在維修和保養的問題。因此,建立一個流星余跡通信系統,其費用只有建立承擔同樣任務的衛星通信系統的十分之一。而且,它的保密性也很好。目前,英、美等國的研究人員正在建設一個覆蓋西歐和部分東歐國家的流星余跡通信網,探討最終以流星通信代替衛星通信的可能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