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範政鑒(二函十三冊)

內容介紹《洪範政鑒》十二卷,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秘閣寫本,宋仁宗趙禎撰,蝶裝絹面,保存了宋代宮廷書籍裝幀的原貌。 《洪範》是《尚書?周書》中的一篇,相傳為箕子所作,言天子治國行道,必須符合天地運行法則,不符合就會受到懲罰,歷代帝王常以此為鑑。 十餘年後,景氏辭世,《洪範政鑒》因秘惜不忍去手,傅氏得以置於書庫數月完成錄副之願望,不久書終落書估之手,書估懸以高價,傅增湘終“舍魚而取熊掌”,將珍藏多年的日本、朝鮮古刻本賣出,換得巨款購回此書,與所藏宋刻百衲本《資治通鑑》合為“雙鑒”。

內容介紹

《洪範政鑒》十二卷,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秘閣寫本,宋仁宗趙禎撰,蝶裝絹面,保存了宋代宮廷書籍裝幀的原貌。《洪範》是《尚書?周書》中的一篇,相傳為箕子所作,言天子治國行道,必須符合天地運行法則,不符合就會受到懲罰,歷代帝王常以此為鑑。《洪範政鑒》乃宋仁宗趙禎用事例闡釋《洪範》。由於此書是皇帝御撰,內容牽涉術數類天人預警之書,所以從未正式梓行,傳世孤罕。書上鈐有“內殿文璽”、“御府圖書”、“緝熙殿書籍印”“大本堂書”等印記,表明此本南宋為皇家藏書,明初仍藏內府,晚清此書曾入盛昱郁華閣,傅增湘稱為郁華閣之弁冕,之後入完顏景賢家。傅增湘曾請求藉以錄副,而未得應允,僅就景賢之半畝園中展閱片晷。十餘年後,景氏辭世,《洪範政鑒》因秘惜不忍去手,傅氏得以置於書庫數月完成錄副之願望,不久書終落書估之手,書估懸以高價,傅增湘終“舍魚而取熊掌”,將珍藏多年的日本、朝鮮古刻本賣出,換得巨款購回此書,與所藏宋刻百衲本《資治通鑑》合為“雙鑒”。1949年初,傅氏病逝,其子傅忠謨遵遺命將此書捐獻國家,今藏國家圖書館,國家圖書館出版社於2001年據此影印出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