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樓雪堡

洪樓雪堡

“洪樓雪堡”是山東大學九景之一,指洪家樓天主教堂。洪家樓天主教堂全稱洪家樓耶穌聖心主教座堂,一般簡稱洪樓教堂,為濟南的標誌性建築物之一,也是濟南文化帶的重要象徵。教堂位於山東省濟南市區東部,歷城區洪樓廣場北側,東鄰山東大學老校,以洪家樓村而得名,是濟南市乃至華北地區規模最大的天主教堂,也是中國三大著名天主教堂之一,在中國近代宗教建築中占有重要地位。

基本信息

洪樓雪堡——山東大學九景之一

下雪的時候看看古老的教堂,這就是山東大學九景之一的“洪樓雪堡”。洪家樓天主教堂其實並不屬於山大。然

而在歷史上教堂與校園是密不可分的,教堂的修女院曾長期是山大校園的一部分。洪家樓教堂和山大校園在景觀上已經完全融為一體。山大老校校園內任何角度都能看到教堂兩個高聳華麗的尖塔,使洪樓教堂成為老校校園中最具標誌性的景觀,並賦予了校園獨特的人文氣息。在一本介紹全國各大學風景的雜誌中,就採用了洪樓教堂為封面。

然而洪家樓教堂在中國建築史的地位絕不僅限於此,身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教堂被評為20世紀中華百年建築經典。洪家樓教堂氣勢宏偉,集科隆大教堂和巴黎聖母院的風格於一身。

在山大學子拍攝的眾多校園風景中,洪家樓教堂是上鏡率最多的。尤其是在冬季雪後的夜景中,從山大校園中仰望,教堂在冰雪的映襯下展現出童話般的輪廓,尤如美輪絕奐的中世紀古堡,成為山大校園景觀中最富浪漫的地方。

現今這座古老的教堂在周末時會對外開放,許多夢想著在教堂中舉行自己神聖婚禮的愛侶可以在此完成儀式。這讓這座古老的教堂又瀰漫著一股幸福浪漫的氣息。

建築風格

教堂為雙塔哥德式建築,始建於1901年,建成於1905年(也有說法為1904年),1906年擴建,整個建築氣勢宏偉,威嚴高聳,蔚為壯觀,基本屬於歐洲12至16世紀初的哥德式建築風格,與聞名世界的坎特伯雷大教堂巴黎聖母院夏特爾大教堂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極為相似。

作為典型的哥德式建築,該教堂結構合理,建築質量極高,細部處理精緻,整座建築給人氣勢如虹、精雕細刻、富麗堂皇之感,這也充分說明了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傳統技術、傳統工藝可以建造任何結構複雜、製作工藝精細的建築。洪家樓天主教堂雖然是比較純粹的西方建築,但是依然可以在一些細部看出中國傳統的影響。教堂主廳的屋頂蓋著中國傳統小黑瓦。此外,教堂中門兩側上部石牆雕有兩個石龍頭,龍嘴大張,怒目圓睜,雕刻生動誇張,顯然借鑑了中國傳統民俗文化。

歷史沿革

公元1870年(清同治九年),顧立爵神甫在濟南東郊的洪家樓購地興建教堂。1900年,發生庚子之亂,6月27日,山東巡撫袁世凱要求外籍教士赴煙臺、青島躲避,中國天主教徒集中到城外洪家樓教堂,“以便保護”。7月5日,歷城知縣李祖年帶兵查封洪家樓天主教堂,將聚集於此處的華人天主教徒遣散。7月6日,義和團開始破壞洪家樓教堂,挖掘教士墳墓。歷城知縣聞訊派兵彈壓。

1902年,天主教山東北境教區的方濟各會荷蘭籍主教申永福(Ephrem Giesen)在得到庚子賠款以後,主持在洪家樓動工興建新的主教座堂,到1905年座堂完工。由奧地利修士龐會襄設計,平面為拉丁十字形,教堂的外牆用石塊砌成,西面的正立面有兩座高大的尖頂鐘樓,還有眾多的小尖塔。教堂內部布滿了天主教題材的壁畫和雕刻,大廳可容納800人。

其施工者為孫村著名石匠盧立成,在他三十多歲時(1904年)由德國人特意聘請為工程的總施工、總監管,帶著本村一百多名石匠,總管著工程的一千多人施工,按其提供的圖紙對採購、石雕以及木、瓦工等活進行安排調度,歷時三年終於使工程竣工。

1966年,在文革中被關閉。1985年4月,政府撥專款對6個十字架、96處石花雕塔和教堂的壁畫、聖像、地面、跪凳、祭台、燈具等設施全面進行了修繕,使這座具有獨特風格的天主教堂煥然一新,同年12月25日聖誕節,已經關閉近20年的教堂恢復開放,並舉行盛大彌撒。1992年被公布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被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05月25日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建築內外

該教堂體量高大,氣勢宏偉,平面為拉丁十字形,立面為典型的哥特建築風格。教堂坐東面西,前窄後寬,多角多棱,多門多窗,建築面積約為1625平方米(另一說法為2600多平方米,可能為占地面積),可容納千人作彌撒,聖壇 。

教堂西立面全景

設於東端。正面兩側為尖頂分立式鐘樓(塔),石砌方形,塔頂高高聳起,高約60米,左右為穹窿式尖券頂,具有典型的高直作風,一切都充滿了向上的動勢,其上布滿了細長的尖塔和狹長的窗戶,更增加了塔樓的高大。

兩座鐘樓(塔)夾著中部教堂大廳的山牆,其上排滿密擠的窗戶,底層的三個正門均為尖拱型,拱門上面層層雕花,裝飾美觀;教堂後端也矗立著兩個高約55米的尖塔,前後四塔相互對應,皆為青磚、料石砌壘,垂直挺拔,使整個教堂更加雄偉壯觀。其屋頂是哥德式建築特有的尖屋頂,中世紀的歐洲人認為這種高聳的屋頂會讓他們離上帝更近,屋頂的上方樹立著十字架,四面牆上是長條裝的窗戶,鐘樓南面的牆上掛著一面鐘錶,鐘錶數十年如一日的轉著。

教堂主廳高大寬敞、富麗堂皇,中央通廊高大,進深很長,地面用青條石鋪就,堂內設兩排方形縱柱(約40餘根),柱頭雕刻著鏤空花卉,圓頂和牆壁上繪製的精工圖案、雕。

教堂遠眺

飾和文字。高聳的穹窿頂上繪滿了宗教壁畫(多為色彩艷麗的花卉圖案),細長的柱身布滿玲瓏的雕刻,充滿神秘的宗教氣氛,給人以深深的震撼,使人頓有莊嚴、肅穆、偉麗之感。教堂裡面的採光也很充分,其窗子是用彩色玻璃鑲嵌而成,在陽光的照射下,產生出強烈的光色效果。尤其是在日出時,東端聖壇處霞光燦爛,五彩繽紛;日落時,西面入口處則是光彩四溢,滿目生輝。

在教堂的南側,還有一處以鐘樓為中心的二層環廊建築群,方形尖頂的鐘塔有四層高,東西兩側各建有二層西式環廊建築。據悉,此院為一獨立建築院落,原為華北總修道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