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口鎮

洞口鎮

洞口鎮位於湖南省邵陽市南部,面積98平方公里,總人口9.5萬人,1996年被評為全省“百強鎮”。

基本信息

簡介

洞口縣地處東京110°8′~111°57′,北緯26°51′~27°22′。東西長80.15公里,南北寬65.3公里,總面積2199.38平方公里,約占湖南省總面積的1.04%。位於湖南省西南部,雪峰山東麓,資江上游。東接隆回,南接武岡,北臨淑浦縣,西南臨綏寧縣,西北界黔陽縣。東經邵陽至長沙市328公里。

概況

洞口縣地處湘中偏西南,雪峰山東麓,資水上游。縣域面積2200平方公里,轄10個鎮、12個鄉,人口 83萬,以漢族為主,有瑤、苗、回等15個少數民族(其中少數民族鄉3個)。早在西漢時期,劉遂為都梁候,洞口屬都梁國,後改名為都梁縣。到三國時候,都梁縣改名武岡縣,洞口屬武岡縣地。 1952年經政務院批准從武岡劃出北部地區設立洞口縣,屬邵陽專署管轄。1986年隸屬邵陽市。這一方水土哺育了眾多的仁人志士,近代“護國討袁、再造共和”的元勛--民主主義革命家蔡鍔就誕生在這裡,並在這裡度過了童年時代。這裡還是原海軍參謀長袁也烈將軍、著名教育家劉壽祺的故鄉。在這片火熱的土地上,勤勞勇敢的人民戰天鬥地,譜寫了一曲曲慷慨激昂的人生壯歌。當代中國水彩畫代表畫家之一黃鐵山,1939年出生於此。 自然地理 洞口縣的地形大體可分三部:西北山區,地處雪峰山脈中段的東南部,占全縣總面積的50.1%;中部溪谷平原區,面積875.4平方公里;東南丘崗區,面積222.63平方公里。洞口縣地貌類型多樣,山地、崗丘、平原兼有,有利於農、林、牧、副、魚全面發展。境內西北山多嶺峻,中部地勢低平,東南丘岡棋布。全縣最高點普子腦海撥1821米。雪峰山脈途經該縣。 雪峰山雪峰山位於湖南省西部,是我國東部丘陵、平原與西部山地高原的天然界線。山地為一大背斜構造,燕山運動時隆起,呈北東走向,長達 300公里,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山間有許多規模不大的斷陷盆地,盆地內為起伏和緩的紅岩丘陵。經濟林木有毛竹、茶、柑桔、杉木等。洞口縣境內共有大小溪河130多條,分屬資江、沅江水系。主要河流有資水、蓼水河、平溪河、黃泥江和公溪河。

景點

蓼水河  

蓼水河發源於綏寧縣七坡山,經武陽、李熙橋、紅岩,洞口縣花園、西中、高沙鎮,於馬鞍鄉雙江口匯入赧水(左岸)。全長97公里,流域面積1141平方公里,河流平均坡降2.32‰。 平溪河平溪河(又名平溪江)發源於黔陽縣大灣,於洞口縣江口進入市境,經月溪、洞口縣城關鎮、竹市,於石江鎮龍潭鋪從左岸匯入赧水。市境內流長70.4公里,流域面積1470.4平方公里,河流平均坡降2.59編。較大的支流有古樓河、黃泥河、西洋江。 洞口至江口的人工瀑布 黃泥河黃泥河源於隆回縣白馬山,經洞口縣桐山鄉、山門鎮、水東鄉,於穿石山從左岸匯入平溪。

公溪河 

公溪河發源於綏寧縣張家沖,經水口、洞口縣那(nuo第二聲)溪,於芋子塘出境。

洞口縣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均氣溫16.6℃,降水量1491毫米,無霜期290天左右,日照1569小時。洞口地阜物豐,資源富饒,水能、礦產、森林資源尤為突出 。全縣水能理論蘊藏量235萬千瓦。可開發量18.4萬千瓦。礦藏有煤、錳、鎢、粘土等20多個品種,儲量富足、品位很高。縣內森林覆蓋率達66%,活立木蓄積量633萬立方米,其中,楠竹4500萬根,是湖南省林業重點縣和全國綠化達標縣。特產有周恩來總理生前親自命名的“雪峰蜜桔”,還有茶葉、生豬、苡米、天麻等,古樓“雪峰雲霧茶”從明代起就成為進獻皇帝的貢品。洞口區位條件較好,自古就有“南方絲綢之路”——湘黔古驛道貫通全境,現有320國道、1805、1806省道交匯於此,成為通往大西南的交通要地。經過近幾十年的發展,全縣形成東西縱橫、南北交錯總長達600餘公里、以縣城為中心、國省道為主線、縣鄉公路為幹線、鄉村公路為支線,通外地,連集鎮,系農村的公路運輸網路,是湖南最早實現村通公路、鄉鄉通客班車的縣之一。目前,每天有幾十輛客車直駛廣州、深圳、長沙等地。尤其值得慶欣的是,隨著上(海)端(麗)高速公路和渝懷鐵路的規劃建設,將為洞口的交通事業帶來更加空前的發展機遇。

物產

洞口自然環境得天獨厚。屬亞熱帶季風性 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6.6 ℃、 降水量 1400毫米,無霜期290天,日照1569小時。 盛產大米、生豬、苡米、柑桔、茶葉、木材、楠竹、特種藥材、百合、杜仲、天麻 和桐油、山蒼子。其中雪峰蜜桔、古樓雲 霧茶等土特產品蜚聲中外。各種資源極為豐富。水能蘊藏量大。 縣內共有大小溪河130多條,分屬資、源 兩大水系。水能理論蘊藏量22.5萬千瓦, 可開發量18.4萬千瓦。水質優良,境內礦泉水遍布,桐山溫、冷泉礦泉水和半江賀仙礦泉水等。森林資源豐富,全縣活立木 蓄積量430萬立方米,是湖南省重點林區縣之一。礦產資源種類繁多。已探明的主要有煤、鐵、錳、鎢、鎳、金、粘土等20 多種。其中煙煤總儲量達5000萬噸,石煤 8.2億噸,錳780多萬噸,粘土10億噸。洞口地阜物豐,資源富饒,水能、礦產、森林資源尤為突出 。全縣水能理論蘊藏量235萬千瓦。可開發量18.4萬千瓦。礦藏有煤、錳、鎢、粘土等20多個品種,儲量富足、品位很高。縣內森林覆蓋率達66%,活立木蓄積量633萬立方米,其中,楠竹4500萬根,是湖南省林業重點縣和全國綠化達標縣。特產有周恩來總理生前親自命名的“雪峰蜜桔”,還有茶葉、生豬、苡米、天麻等,古樓“雪峰雲霧茶”從明代起就成為進獻皇帝的貢品。旅遊資源開發潛力很大,旅遊風景點星羅棋布,縣城洄龍洲,洲上古木參天, 四面環水,東俯平溪江,南望十里園藝場,北仰七級文昌古塔,西眺千里巍峨雪峰山,構成了一個山、水、田、林、園、塔、橋、樓多種景色交相輝映的風景旅遊勝地,有 “繞過清溪疑仙境,人從何處問蒼天”之美譽妙境,深得國內外遊客青睞;桐山有 溫泉群、瀑布群、香地、回音石和待開發的大型岩溶洞龍眼洞等,景聲壯觀,香氣襲人;半江風景區兼有桂林灕江之秀和長江三峽之險,冬暖夏涼,歷為避暑勝地。羅溪原始次生林區集雄、奇、 洞口縣農業綜合開發險、秀、幽、曠於一體,不似張家界,勝似張家界。

能源交通通訊能源 

該縣縣電力事業發展很快,1991年,經國務院批准被列為第二批全國100個農村水電初級電氣化縣之一,1995年經驗收達標。全縣發電機總裝機容量31140千瓦,2002年發電量達1.2812億千瓦時,縣電網已與湘中電網併網運行。縣內最大的水電站茶路電站,裝機容量2.8萬千瓦、年發電量為9976萬千瓦。此外,國家11萬伏高壓線路貫通縣境,邵陽市重點工程,高沙22萬伏輸變電工程已完成。煤炭生產穩步發展,全縣2002年年產煤炭13.25萬噸。

交通

洞口歷為湘黔交通要衝,交通運輸方便。自古就有“南方絲綢之路”之稱的湘黔古驛道貫通全境,現有320國道(上海--昆明), 1805線和竹新線二條省道主幹線貫通全境,成為通往大西南的交通要地。並以此為骨架形成東西縱橫、南北交錯、總長計600公里的公路網, 為湖南省最早實現村村基本通公路,鄉鄉通客班車的縣之一。每天有幾十輛客車直駛廣州、深圳、惠州、長沙、衡陽、懷化、邵陽等地。距邵陽火車站、漵浦火車站均在110公里之內。尤其值得慶欣的是,隨著上瑞高速公路和渝廈鐵路的規劃建設,將為洞口的交通事業帶來更加空前的發展機遇通訊:我縣程控電話交換容量已達8.7萬門,電話用戶6.6萬戶,行動電話用戶45000餘戶。有2條國家一級光纜和1 條省二級光纜穿越全鏡。綜合通訊能力在全國縣市中居領先地位。可直撥世界180多個國家和地區。圖文傳真,特快傳遞業務通達內外。\

蔡鍔公館

蔡鍔公館位於山門鎮回龍街,地處黃泥江北岸,秀雲山西麓。蔡鍔(1882-1916),原名艮寅,字松坡,是我國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傑出的軍事家。蔡鍔公館座東北朝西南,磚木結構,前後三進,各面闊五間,進深二間,占地面積1300平方米。第一進牌樓與戲樓合建一起,正面磚築牌門,石灰抹面,疊氏檐口,飾工筆彩繪,大門石刻對聯“修文演武又能手,護國倒袁一偉人”。門上方楷書浮塑“蔡鍔公館”四個大字了。牌樓分上下二層,左邊樓系當年蔡鍔的臥室兼書房,底層系蔡鍔父母的寢室,右邊二間為當年蔡家蒸酒打豆腐的作坊。戲樓於1945年燒毀。原二進為禮堂,後修為木質結構走馬廊二層樓房。第三進為神主堂,祀有蔡公塑像,屋面為單檐硬山,蓋小青瓦。1997年被公布為湖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蔡鍔公館管委會投入100多萬元,對公館內外進行了一次全面整修,收集了一批蔡鍔生前使用過的生活用具,同時蔡鍔小時候就讀的私塾(現為松坡國小)、蔡鍔父母墓也得到了修繕洞口名人 —— 袁也烈(1899—1976)袁也烈,原名炎烈,字樹成,號映吾。曾用名袁振武、王國棟。湖南省洞口縣袁家壠人。1924年考入桂軍軍官學校。1925年考入黃埔軍校,7月由聶榮臻等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大革命時期,任廣東黃埔軍校政治部幹事,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獨立團連長,第十一軍七十二團營長,第二十五軍七十二團參謀長。參加過北伐戰爭。1927年率所部第三營參加南昌起義,1930年2月參加龍州起義。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八軍一縱隊參謀長兼第一營營長,一隊縱隊縱隊長,紅七軍第二十師五十九團團長。抗日戰爭時期,任山東軍政幹部學校副校長,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一分校訓練部部長,清河軍區參謀長,渤海軍區參謀長、副司令員。解放戰爭時期,任渤海軍區司令員,渤海縱隊司令員,山東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1946年8月,指揮了解放德州戰役。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華東軍區海軍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司令員、政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副參謀長。1960年兼任水產部副部長。1963年,擔任國家科委海洋專業組組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是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76年8月8日於北京病逝。

歷史沿革

出縣城沿平溪江西行4公里,江水斬斷雪峰山東去,兩安險峰對峙,形成峽谷。相傳峽谷為懸崖覆蓋,江水穿洞而去,至此形成深潭,名曰“洞口潭”,後演變為“洞口塘”,洞口之名源於此。洞口縣原系武岡縣的一部分。1952年2月24日,經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批准,將原武岡縣的七、八、九、十、十一區及三區的一部分劃出,於同年4月1日建縣。 風土人情 農曆十月十六日為盤王節。相傳盤王是瑤族人民的祖先,是日為盤王的生日。新中國成立前,龍船塘瑤族沒有過盤王節的習俗。1984年,國家民委規定10月16日為盤王節,1985年,全國首屆盤王節慶祝會在南寧舉行。 農曆十月初二為罷稼節,意在莊稼均已收割貯藏,冬耕冬種已經結束,喜慶豐收。它是瑤族人民傳統節日,每年都要隆重歡慶。是日,家家戶戶要宰雞、殺鴨、稱肉、做糍粑,全家人團聚舉杯共飲,有些地方還舉行祭祀廟王活動,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每年的農曆十一月十一日深夜,瑤民們象過春節一樣過“老鼠年”(過小年),這時要避開漢人,如果當晚有漢人在家住宿,認為是不吉利的。應先將客人安排睡覺,廚房一切炊事人員由男人操辦,談話使用瑤語,席上除擺豐盛佳肴外,還要擺盤老鼠肉祭祀祖先,次日凌晨再吃“庚飯”。老鼠年節日起源:傳說該地瑤族的祖先,原住在最富饒的沅江上游寨頭,當時有個姓向的財主想獨霸那塊地方,便利用人們對“長毛造反”真向不明而產生的恐懼心理,散布謠言,說“長毛”來了,雷、藍二姓的人嚇得棄家出走,跑到了杳無人煙的一個岩洞中,時已深夜,飢餓難忍,這時,恰好一個碩大的山鼠從洞外闖入,他們將其逮住燒熟食用,勉解飢餓。從此他們在此定居下來,繁衍子孫。後人為懷念為個日子,每年要過“老鼠年”。

經濟概況綜合

2005年,洞口縣完成國內生產總值498128萬元,按可比價計算,比2004年增長11.7%,增速快於上年1.1個百分點,為近十年來最高水平。從三次產業看,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186160萬元,增長5.6%;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68219萬元,增長20.4 %;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163746萬元,增長12.4%。人均國內生產總值5221元,增長14.9%。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44.1:15.5:40.4調整為44.5:16.3:39.2,二產業比重逐步提高。三次產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分別為22.7%、29.4%、47.9%。 洞口縣村級組織活動中心初步統計,2008年,全縣完成生產總值59.77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2007年增長11.6%,增速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從三次產業看,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23.96億元,增長6%;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15.06億元,增長18.2%;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20.75億元,增長13.1%。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8033元,比上年增長8.9%。三次產業結構為40.1:25.2:34.7,二產業比重逐步提高。三次產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分別為20.2%、38%、41.8%。 工業增長強勁,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達13.0%;城鎮化進程加快,年末城鎮化水平達到19.9%,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全縣農村外出務工人員14.8萬人;勞務總收入61982萬元,增長25.5%。全縣規模工業中非國有制企業增加值完成16142萬元,增長49.5%,比國有工業快38.0%,所占比重由上年的68.5%上升到74.6%;全縣全部工商稅收中非國有經濟占77%。全縣私營企業發展到228戶,個體工商業發展到12150戶,分別比上年增長78.1%、19.7%。

家禽農業

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27830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6%。其中農業產值132430萬元,增長3.1%;林業產值7169萬元,減少4.0%;牧業產值175477萬元,增長7.6%;漁業產值7254萬元,增長17.5%;農林牧漁服務業5500萬元,增長8.1%。全年糧食總產量526749噸,增產22.3%;油料24231噸,增產1.1%;茶葉1680噸,增長2.4%;水果139350噸,增長2.1%,其中柑桔54000噸,減產1.8%;蔬菜27836噸,增長1.9%。養殖業保持穩步增長。肉類總產量134244噸,增長3.8%;出欄肉豬163.7萬頭,增長4.0%;出口中仔豬36.6萬頭,增長13.9%;出欄牛5.25萬頭,增長4.0%;出欄羊7萬隻,增長4.5%;出籠家禽800萬羽,增長3.0%;水產品產量1.11萬噸,增長10.0%。 洞口縣村級組織活動中心,中山村全年完成造林面積3.34千公頃,其中退耕還林1.6千公頃,荒山造林1.74千公頃,零星植樹60萬株;年末森林蓄積量達到537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57%。全年糧食播種面積82.69千公頃,比上年增加24.3%。稻穀播種面積65.94千公頃,增加24.3%;其中優質稻發展到15.54千公頃,比上年增加3.14千公頃。蔬菜播種面積11.6千公頃,增長9.4% ,其中反季節瓜菜面積達到1.5千公頃;藥材播種面積2.6千公頃。畜牧水產優勢產業帶逐步形成,縣境內東北部山區的草食動物產業帶、東南丘崗地區瘦肉型豬產業帶、平溪河流域的水禽產業帶、高沙南水等六村為重點的水產養殖帶蓬勃發展,全縣40%的畜產品和水產品來自規模養殖基地。

工業  

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40783萬元,比上年增長13.9%。其中國有及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非國有工業企業增加值21639萬元,增長23.2%;從經濟類型看,國有工業企業增加值5497萬元,增長10.%;非國工業企業增加值16142萬元,增長49.5%。從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加值11560萬元,增長40.3%;重工業增加值10079萬元,增長13.8%;輕工業發展快於重工業。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產品產量中,原煤12.25萬噸,比上年減少0.4%;水泥32.66萬噸,增長19.4%;內燃機8.17 萬千瓦,增長40.1%;發電量8009萬千瓦時,減少27.3%;糖果32020噸,增長32.0%;罐頭10100噸,增長18.5%;鮮、凍畜肉12500噸,增長124.4%。 洞口縣農業綜合開發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銷售產值67802萬元,增長31.5%;工業產品銷售率為102.1%。工業產品出口增速明顯提升,出口交貨值比上年增長4.6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124.42,創歷史最高水平,比上年提高21.37點;實現利潤總額387萬元,比上年增長4倍;全年完成利稅總額2489萬元,增長8.3%。

建築業

全年建築業實現增加值27436萬元,比上年增長32.2%。全縣三級及三級以上建築企業5家,完成總產值11520萬元,實現利潤總額565萬元,稅金總額418萬元;房屋建築施工面積20.31萬平方米,增長11.6%;房屋竣工面積16.06萬平方米,增長26.6%。

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29299萬元,比上年增長61.8%,是1997年以來增長最快的一年,年度投資總額為建縣以來的最高水平。其中國有投資84661萬元,增長93.1%;集體投資4528萬元,下降44.0%,城鄉居民個人投資53222萬元,增長32.3%。國有投資中,基本建設投資60192萬元,增長135.4%;更新改造投資6712萬元,增長44.4%。年內新開工項目199個,全部投產項目176個。基礎設施建設繼續加強,工業投資力度進一步加大。全縣農林水利、工業、交通郵電業完成投資53012萬元,比上年增長91.6%,占全社會投資額的41.0%,所占比重較上年提高8.1個百分點。 洞口縣農業綜合開發內外貿易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2939萬元,比上年增長14.8%。分城鄉看,城鎮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1846萬元,增長25.5%,農村完成61093萬元,增長9.9%;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85312萬元,增長13.3%;餐飲業6607萬元,增長39.9%;其他行業1020萬元,增長5.7%。全年外貿出口額865萬美元,比上年增長461.2%。招商引資成效顯著。全年實際利用境外資金332萬美元,比上年增長44.3%;契約利用內資82586萬元,實際利用內資26483萬元,比上年增長121.2%;新辦投資過100萬元的工業企業70家,對促進全縣經濟快速增長做出了積極貢獻。

財政 

全年完成財政總收入13282萬元,比上年增長22.0%。其中地方財政收入9495萬元,增長21.0%;上劃兩稅完成2154萬元,增長22.0% 。全年財政支出29431萬元,增長25.0%。其中:農業支出增長225.2%,社會保障補助支出增長29.9%,教育支出增長1.0%。

洞口縣農業綜合開發金融  

年末全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314702萬元,比年初增加52520萬元,同比多增6450萬元。其中企業存款22574萬元,新增2002萬元;城鄉居民儲蓄存款271661萬元,新增49252萬元。年末各項貸款餘額111024萬元,比年初增加9257萬元,同比少增4583萬元。其中短期貸款93476萬元,新增7881萬元;中長期貸款16371萬元,新增1426萬元。

保險 

全年保費收入8571萬元,比上年增長16.4%。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874萬元,壽險保費收入5597萬元,分別增長5.2%、18.6%。支付各類賠款及給付1626萬元,增長11.5%。其中財產險賠付440萬元,壽險賠付1186萬元,分別增長4.6%、增長6.6%。人民生活全年城鎮單位從業人員年平均勞動報酬9595元,其中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9874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732元,比上年增加340元,增長14.2%;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5元,增加244元。居民居住條件不斷改善。城鎮竣工住宅面積31.5萬平方米,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36.87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平方米;農村竣工住宅面積76萬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46.7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2平方米。

區劃

轄:桔城、龍山、文昌、和平、八角田5個社區居委會;竹山、平溪、大橋、高倉、高渡、渡頭、平清、青山、花山、蔬菜、新平、灣塘、毛鋪、金武、平棟、華南、平梅、天井、袁豐、報木、雙聯、大田、楂林、萬里、木瓜、大勝、白田、七星、民群、合元、豐勝、塘沖、馬渡、付山、德巷35個村委會。  

主要民族和姓氏

洞口縣以漢、瑤、苗、回、滿、土家、高山、壯、傣、水、等組成的多民族雜居縣,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漢族占總人口的98.15%。 漢族,自東漢元嘉(151----153)年開始遷入。北宋末年,金兵入侵,宋室南移,漢人入境者增多。元末明初,大量漢人從江西的泰和、晉陽、豐城等地紛紛遷入。明末清初,又從豫、魯、皖、閩、鄂等省和鄰近府、洲縣遷入,逐步定住蓼水、平溪、黃泥江中下游開闊平地和丘陵地帶。除羅溪、長塘、大屋三個少族民族鄉為瑤族聚居外,其餘19個鄉鎮為漢族聚居地,內有部分散居少數民族。 秦漢時期,苗、瑤族為洞口境內的土族人,後因歷代統治者和大漢族主義者的歧視、壓迫和驅使,苗瑤土族人被逐漸從平地、丘陵擠入崇山峻岭的雪峰山區,過著燒墾、狩獵的原始生活。

經過長期的敷衍生息慢慢成為方圓數百里的瑤山苗寨。宋末元初,社會動盪,江口地區的苗民 遭受一次大屠殺,死傷無數,外逃甚多,有的被逼改“苗”為“漢”。1949年,全縣瑤苗不足5000人,新中國成立後,瑤苗同胞不斷增多。1986年,瑤族人口達到8880人,占全縣總人口的1.37%,占少數民族總人口的92.99%;苗族總人口為211人,占全縣總人口的0.04%。瑤苗(散)聚居在羅溪、長塘、大屋、桐山、渣平、月溪、花園、岩山、鼓樓、江口、又蘭等鄉鎮。 回族,又稱回回。明洪武年初從江西遷入,多為張姓。由於社會和歷史原因,直至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才被承認。

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全縣共有回民305人,占全縣總人口的0.06%,占少數民族人口的3.8%,集居在石背、金田、楊林等地。 侗、滿、土家、高山、壯、傣、水等12個少數民族。絕大部分在新中國成立後,因工作調動、締結婚姻、等原因而遷入,人口時增時減。姓氏 ,洞口縣現有姓氏299個(單姓298個,雙姓1個)。人口比重較大的有羅、蕭、劉、尹、王、楊、曾、張、胡、唐、李、許、謝等40多個姓,有的逾萬。人口比重較小的有卜、刁、寸、占、才、戈、里、歷、來、扶、同、母、桃等70多個姓。 縣內姓氏分布呈“大散居、小聚居”的格局,俗有“群溪曠家”、“洞口羅家”“洞口蕭家”、“三陽王家”、“山門尹家”、“岩山付家”、“馬渡唐家”、“梅田彭家”、“岩塘潘家”、“寨上林家”、“灌塘許家”、“石背張家”、“馬鞍曾家”、“茅鋪向家”、“曲塘楊家”、“麻山舒家”等之稱。

人口

洞口縣在1982年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為63.89萬,現在已突破83萬。  

宗教

洞口境內歷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其中佛教徒最多,基督教徒最少。

湖南邵陽洞口縣的鄉鎮

湖南邵陽洞口縣地處東經110°8′~ 111°57′,北緯26°51′~27°22′。東西長80.15公里,南北寬65.3公里,總面積2199.38平方公里,約占湖南省總面積的1.04%。位於湖南省西南部,雪峰山東麓,資江上游。東接隆回,南接武岡,北臨漵浦縣,西南鄰綏寧縣,西北界黔陽縣。東經邵陽至長沙市328公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