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1949年10月19日,洛陽市召開第一次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近千人參加,紀念魯迅逝世13周年。 大會產生了洛陽文學藝術工作者聯合會。 洛陽市文聯建立初期,主要開展了發現民間藝人、改編傳統劇目和組織文學創作活動。

組織機構沿革
1949年10月19日,洛陽市召開第一次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近千人參加,紀念魯迅逝世13周年。大會產生了洛陽文學藝術工作者聯合會。1954年4月洛陽市由地轄市升格為省轄市。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開始,洛陽市文聯以“執行資產階級文藝黑線”之名被解散。1979年10月,中共洛陽市委決定成立文聯籌備領導小組,同時建立黨組,至今共召開過6次代表大會。
洛陽市文聯成立之後,除《牡丹》文學雜誌外,還先後編印了《習作》、《魯迅先生逝世14周年紀念特刊》、《洛陽文藝》、《工作通訊》、《文藝小報》、《學習文選》、《演唱》、《文藝宣傳》、《洛陽市歌曲創作選》、《洛陽市1963年文藝創作選》、《學習材料》、《牡丹歌聲》、《洛陽文藝界》、《徵文選》、《洛陽魏碑研討會論文集》,《詠牡丹贊洛陽——中國書法名家作品集》等出版物。
洛陽市文在線上關現設辦公室、組聯部。二級機構有《牡丹》文學雜誌社、洛陽畫院、文藝發展中心;團體會員有作家、戲劇、音樂、書法、美術、攝影、舞蹈、電影電視、民間藝術等9個文藝家協會;洛陽所屬偃師、孟津、新安、伊川、宜陽、汝陽、嵩縣、欒川、洛寧等9個市、縣文聯;一拖集團、洛軸集團、洛銅集團、洛玻集團、洛陽鐵路分局文聯。共有市級文藝家協會會員3364人。省級文藝家協會會員1036人,國家文藝家協會會員142人。
洛陽市文聯成立至今,辦公機構先後在老城畢宅后街7號、老城大中街5號、定鼎南路22號、中州中路135號。
重大活動及成果
洛陽市文聯建立初期,主要開展了發現民間藝人、改編傳統劇目和組織文學創作活動。李碒創作的小說《不能走那條路》在全國產生廣泛的影響。民間藝人朱升娃參加全國民間藝術匯演獲二等獎。馬金鳳主演的《穆桂英掛帥》,洛陽劇作家創作的《澗河飛上邙山嶺》、《九指虎》、《掩護》等劇本在省內聞名。李笑白的剪紙藝術也代表著河南省的最高水平。
進入改革開放年代後,洛陽文聯所屬各文藝家協會頻繁組織創作筆會、作品展覽、藝術交流,組織作品參加省內、國內各類大賽,獲得較大成就。戲劇創作、表演,廣播劇、電視劇創作,民間文藝,音樂、歌曲、舞蹈的創作、表演及書法、美術、攝影作品,不斷獲得重要獎項。文學創作活躍,出版各類專著近300種。豫劇表演藝術家馬金鳳一直活躍在戲劇舞台。在改革開放之初,葉鵬的文學評論,以呼喚人性,鼓勵創作自由,撻伐“左”的文藝思想著名省內,近年葉鵬相繼出版有《文壇掠影》、《秋林掃葉》、《靈台叩問錄》、《邙山秋風》等文學專著,在社會各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劇作家張復興創作的作品連年獲河南省“五個一工程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