洙邊鎮

洙邊鎮

洙邊鎮位於蘇魯兩省、贛榆、莒南、臨沭三縣交界處,轄45個行政村,5.2萬人,面積120平方公里,耕地7萬畝,森林覆蓋率達55%。是著名的"國家高產優質板栗示範基地"、"有機茶生產試驗示範基地"、有"中國茶葉之鄉"、"中國板栗之鄉"之稱,被水利部、財政部命名為"全國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示範小流域",是城裡人度假旅遊的勝地。2007年被評為省級文明鄉鎮、臨沂市最佳魅力鄉鎮。黨和國家領導人胡錦濤、朱鎔基、吳官正、姜春雲等先後到洙邊視察指導工作。

基本信息

鄉鎮概況

洙邊鎮洙邊鎮
莒南縣洙邊鎮位於蘇魯兩省、贛榆莒南臨沭三縣交界處,轄45個行政村,5.2萬人,面積120平方公里,耕地7萬畝,森林覆蓋率達55%。是著名的"國家高產優質板栗示範基地"、"有機茶生產試驗示範基地"、有"中國茶葉之鄉"、"中國板栗之鄉"之稱,被水利部、財政部命名為"全國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示範小流域", 是城裡人度假旅遊的勝地。2007年被評為省級文明鄉鎮、臨沂市最佳魅力鄉鎮。黨和國家領導人胡錦濤朱鎔基吳官正姜春雲等先後到洙邊視察指導工作。
洙邊鎮北距縣城9公里,離日照港90公里,南到歐亞大陸橋頭堡90公里,莒新公路和板團公路在此交匯,通訊、水、電、交通十分便利。境內有省級風景名勝區和山東省農業旅遊示範點-沂蒙鄉村風情園,環境優雅、空氣清新,被稱為"天然氧吧"。
洙邊鎮丘陵面積占90%,土壤主要為棕壤土。域內主產板栗、蘋果、茶葉、西瓜、黃煙、花生、水麥、紅薯、玉米、水稻大豆等糧經作物。以豬為主的畜牧業發達。以黃金礦石石英石蛇紋石金紅石為主的地下礦藏豐富。

經濟發展與環境建設

洙邊鎮洙邊鎮
近年來,洙邊鎮按照"崇尚綠色文明,發展循環經濟,建設和諧洙邊"的工作要求和"第一產業穩中求進,二三產業快中求好,新農村建設建管並重,社會事業協調發展"的工作思路,堅持"生產、生態"兩手抓,搞好生態環境建設。正確處理生產發展與生態保護的關係,做到"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碧空藍天",堅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決不以犧牲資源、破壞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發展的速度。
在經濟發展方面。我們在盤活存量土地和存量資產,提高投資密度上下功夫,並積極引進綠色環保型、資源節約型和高回報率的經濟項目,重點搞好了鎮北項目小區規劃建設。鎮村企業主要有凱利化工有限公司華盛化工有限公司天潤五金有限公司臨沂玉芽有限公司紫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興工藝品有限公司等上千家大中小企業,主要產品有化工化纖、五金工具建築建材茶葉加工草柳編等。其中茶葉行業蓬勃發展,逐步走上"協會+企業+農戶"的茶業產業化經營模式,年產高中檔綠茶50萬公斤,實現產值近億元。目前,化工、建材、果茶、新型產業已成為我鎮工業經濟的主導。其中化工企業已增至18家,從業人員6000餘人。
在生態環境建設方面。大力發展以板栗茶葉桑蠶為主的綠色種植業,大搞小流域治理為主的農業綜合開發,全鎮形成了15公里的茶樹帶,30公里的板栗帶,50華里的流域觀光帶。繪就了"條條碧溪水長流,道道風景醉遊人"的優美畫卷。依託豐富的綠色資源和水資源建設的沂蒙鄉村風情園,全力搞好濱河公園濕地規劃建設,實現洙溪河流域景觀和沂蒙風情園景觀的對接,形成擁有水面300畝,綠地200畝的綜合景觀區,創造"河在綠中,城在岸邊"的小城鎮生態新形象。以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契機,開發利用農村新能源,建設文明生態家園,全鎮已建成沼氣池3000餘個,完成改廁、改圈1500多戶,實施自來水工程解決了8900人的飲水困難。農村生產、生活環境明顯改善,農民生活質量和文明水平顯著提高,一個"綠色、生態、富裕、和諧"的濱水中心城鎮已初具規模。

特色村莊

洙邊村
洙邊村地處蘇魯交界處、洙溪河畔,現有856戶,2538人,黨員93人,兩委班子成員7人,全村耕地面積2860畝,林果面積1200畝。2005年實現村集體收入220萬元,工農業總產值68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860元。同時該村還是一個開滿榮譽之花的先進村,先後被市、縣授予“模範村委會”、“五個好黨支部”、“農村工作先進村居”、“民營經濟先進村居”、“市級文明村”等榮譽稱號,2005年度被臨沂市列為全市第二批“小康示範村”。
一、民營經濟快速發展
近年來,該村始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發展民營經濟為抓手,以招商引資為突破,民營企業不斷擴大。現有化工廠、食品加工廠、磚廠、木板廠、飼料加工廠等民營企業38家。
莒南縣利盛化工有限公司位於洙邊鎮工業小區,公司占地10餘畝,固定資產300萬元,年加工雜醇油2000噸,年產值600萬元,利稅90萬元。在利盛化工有限公司的帶動下新上莒南縣永和化工有限公司、莒南縣友利化工廠、莒南縣廣盛化工廠、莒南縣順合化工廠、莒南縣昌盛化工廠5家企業,形成了“一家帶動,幾家發展一個產業”的格局。
洙邊鎮食品站改制以後,成立了春園食品加工廠,年可加工生豬10餘萬頭,實現產值2000萬元,利稅300萬元,帶動了全村乃至全鎮養殖業快速發展,村集體專門劃定了養殖區300畝,全村發展養雞大戶12戶,年出生雞30餘萬隻,實現產值600餘萬元,發展養豬大戶8戶,年出欄量2萬頭,實現產值700餘萬元。
化工產業、養殖產業快速發展,帶動了飼料加工、建築、運輸、餐飲等附屬業的發展,實現了全村無閒人,人人有事業的良好局面。
二、農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隨著經濟收入的不斷增加,村民的生活條件也不斷提高。全村現有電話660部,占總戶數的78%,擁有手機308部,彩色電視機700台,有線電視400家,手扶拖拉機320輛,四輪拖拉機18輛,農用汽車6輛,轎車、麵包車16輛,90%以上村民住上寬敞明亮的大瓦房。全村村民全部安上了電燈,吃上了乾淨、純潔的自來水,人均純收入達到4500元以上的家庭26%。全村有2268人參加了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0%以上。
三、興辦公益事業,促進鄉風文明
村兩委在大力抓好經濟的同時,大力興辦公益事業,狠抓精神文明建設,促使鄉風逐年好轉。近年來,投資近2萬元新建了設有高標準門球場的老年活動場所,投資30萬元開始建設“九天仙女墩遊樂園”二期工程。老年協會下設“信訪協會”、“老年體育協會”、“老年大學”、“文藝宣傳隊”、“秧歌隊”、“舞蹈隊”,村級娛樂活動豐富多彩,自編自演節目12個,其中“建設洙邊新家園”、“逛洙邊”等在全鎮春節文藝匯演中獲得一等獎,並受到市、縣、鎮領導的高度讚揚。從2004年開始,每年的“中秋節”、“九九”老人節、春節,對60歲以上老人發放雞蛋、豬肉、壽糕等慰問品,從2005年起對70周歲以上老人發放每人每月10元的養老金。在村民中,大力倡導爭創文明戶活動,全村共評出“星級文明戶”240戶,遵紀守法光榮戶480戶,敬老光榮戶320戶,好婆婆36人,好媳婦48人,好妯娌38對。自2003年至今該村未發生一起刑事案件,初步呈現出“明禮誠信、鄰里團結、和諧文明”的良好局面。
四、實施村莊規劃建設,實現村容整潔
自2004年起,以建設洙邊新家園為出發點,利用兩年時間,整修了村內“三縱五橫”八條主要街道,修整路面3280米,配石渠5866米,建“東溝橋”一座。其中剛剛貫通的村中心大街“小康街”全長296米,搬遷15戶,打屋96間,搬運土方1378方,安路燈68盞,壘垃圾池34個,總投資32萬多元。2005年投資12萬元,新打深14米、直徑10米、混凝土結構的蓄水近千方的飲水大井一口,解決了該村、鎮直單位及中國小的飲水問題。目前,該村村容整潔,道路平坦,路燈常年開放, “文明一條街”、“文化院”、“青年之家”、“民兵之家”、“婦女之家”等場所常年紅紅火火。
五、堅持村務公開,實現管理民主
該村新兩委成立以來,兩委全體成員牢固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工作理念,抓經濟、打基礎、富村民、奔小康,認真踐行江澤民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按照上級要求,認真做好“村務公開”。實行每月一理財,每月一張榜,對土地承包、宅基地劃分、計畫生育等民眾關心的熱點問題,及時張榜公開,使村民心知肚明。做事力求公開、公平、公正,全村黨員民眾對村兩委的工作做法、工作譜氣打心眼裡佩服,該村連續三年未發生上訪事件。
今年該村將高標準治理小南河流域,達到“村前河水流”、“垂柳綠蔭蔭”、“村民心舒暢”、“遊樂健身心”的良好效果,建成集花園、健身為一體的文化廣場一處,建成高標準“文明一條街”兩條。今後2—3年將建沿街樓80—100座,建遊樂園一處。今年,該村將實行獎學金制度,對品學兼優的學生予以獎勵,繼續完善老年人養老金制度,逐步擴大以建築公司為龍頭的村辦企業經營範圍,計畫新增民營村辦企業2—3個。2006年村集體收入將達230萬元,力爭達到250萬元,人均純收入將達4200元。
崖子村
崖子村地處洙邊鎮西側,現有1589人,2005年實現村集體收入100萬元,工農業總產值52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200元,2005年先後被縣、鎮授予“模範村委會”、“農村工作先進村居”、“民營經濟先進村居”等榮譽稱號。
村北工業園區屬該村化工業園區,內有莒南縣凱利化工有限公司,年加工雜醇油3000噸,年產值1800萬元,利稅270萬元;莒南縣欣盛化工有限公司,年加工雜醇油2000噸,年產值1200萬元,利稅180萬元;莒南縣欣盛化工有限公司欣鑫分公司、大宇化工有限公司、莒南縣永盛化工有限公司5家化工廠。崖子化工工業園與洙邊化工工業園遙相呼應,成為全國最大的雜醇油加工基地。
該村村支書王世強,帶頭成立了莒南縣永盛化工有限公司,公司始終把安全放在首位,引進1噸蒸汽鍋爐,率先將直接加熱方式改為間接加熱方式。從而改變了以往釜底加熱的傳統加工模式,提高了安全係數,為企業的健康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今年該村將高標準治理村西小流域,搞好村西沂蒙公園的開發建設工作,達到村前清水流,垂柳綠蔭蔭的良好效果,同時,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以優惠政策招商,以高質服務留商,使村民營經濟再上新台階。
界首一村
界首一村位於鎮駐地南3公里,現有1005人。2005年實現產值3500萬元,集體收入100萬元,被縣、鎮評為“民營經濟先進村居”、“農村工作先進村”等稱號。該村堅持“科技興企”,民營經濟發展勢頭活動,莒南縣華盛化工有限公司,占地20餘畝,擁有異戊醇異丙醇異丁醇生產線5條,香精生產線1條,酯類生產線1條,公司經理高薪聘請了上海陳先生作為技術廠長,分管生產,年加工異戊醇、異丙醇、異丁醇1000噸,年加工香料香料10噸,年產值3000萬元。創利稅450萬元。
該村利用莒新路拓寬的有利時機,公路兩側500米內作為本村工業園區,利用本村的交通優勢,組織兩委人員外出招商,現已招來免燒磚板皮加工等項目。
今年該村將招商引資作為本村的第一要務來抓,使沿路工業園區初具規模,民營經濟再上新台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