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生物多樣性

泰山生物多樣性

孫兆才(1948—),男,高級工程師,從事環保工作與研究30多年,撰寫論文三十多篇,有20餘篇在各種刊物上發表,有12篇在省以上學術論壇會上交流,並獲優秀論文一等獎5篇、1篇國際優秀論文。

基本信息

概述

作者簡介

承擔的各項科研專題曾多次獲省市科技進步獎。

摘 要

本文根據調查掌握的泰山生物資源,一是泰山植物,主要包括野生植物及栽培植物。二是泰山動物,主要包括哺乳類、鳥類、陸棲和淡水爬行類、兩棲類、陸生無脊椎動物、陸生節肢動物和昆蟲類。從其存在的種類數,闡述了泰山的生物多樣性現狀。有些物種是國家一級和二級保護種類,有些是珍貴、稀有甚至是瀕危種類,從而確定了泰山生物的重點保護種類。針對泰山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實際出發,提出了要儘快確立泰山自然生態保護區及相應管理機構,建全管理制度,建立科研保護技術隊伍,確定研究工作方向,等一系列切實可行的保護對策。

關鍵字

泰山 植物 動物 瀕危 保護措施

泰山,古稱東嶽,為五嶽之首。其景觀雄偉壯美。歷史源遠流長,文化豐富多彩,形象崇高偉大,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精神文化的縮影。1982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自然文化遺產”,是融自然與文化遺產為一體的世界名山。

泰山動植物種類繁多,其豐富的生物資源構成了泰山生物的多樣性,對於維護泰山自然景觀和生態平衡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本文蒐集了大量的資料,分析研究泰山生物的基本現狀,為泰山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提出合理的對策。也可為其它自然保護區參考。

泰山生物多樣性現狀

泰山的植物

加強泰山植物的深入研究,探索其中的規律,對於保護、改造和利用自然植被具有重要意義。泰山的每種植物都是構成泰山植被的元素,天然分布的植物總和,稱為泰山植物區系,此外泰山還有許多栽培植物 。

1.1.1、 野生植物

泰山低等植物(包括藻類、菌類和地衣)未見文獻記載,這裡不再闡述。但這類植物是泰山植物生態系統中的重要成員,對於岩石風化、土壤形成和腐殖質分解等作用過程,具有重要的意義。

目前已知泰山共有野生的高等植物157科、521屬、954種、4亞種、85變種、6變型。

泰山的不知名植物2 泰山的不知名植物2

(1)苔蘚植物 根據趙尊田研究,泰山有苔蘚植物30科、67屬、134種、3變種,其中苔類植物8科、10屬、13種、1變種;蘚類植物22科、57屬、121種、2變種。泰山苔蘚植物的垂直分布不明顯,包括土生、石生和樹生三種類型的植物群落,其中以土生和石生為主。區系成分除少量為舊熱帶成分和世界廣布種外,絕大多數為泛北極成分,其中東亞成分又為多數, 歐洲、北美成分較少。

(2)蕨類植物 泰山共有蕨類植物14科、21屬、45種、1變種。

(3)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泰山共有野生裸子植物2科、2屬、2種,即松科的油松和柏科的側柏。共有野生被子植物111科、431屬、773種、4亞種、81變種、6變型,其中包括雙子葉植物93科、326屬、590種、2亞種、56變種、3變型,單子葉植物18科、105屬、183種、2亞種、25變種、3變型。

泰山的樹木 泰山的樹木

從科的大小來看,在種子植物中,含20種以上的科共有8個,依次為禾本科、萄科、豆科、薔薇科、莎草科、唇形科、百合科、蓼科,為泰山植物區系的主要組成者;從屬的大小來說,含6種以上的屬共15個,依次為蓼屬、苔草屬、蒿屬、莎草屬、莧屬、李屬、胡枝子屬、委陵菜屬、鵝絨藤屬、柳屬、楊屬、榆屬、野豌豆屬、葡萄屬和蔥屬。

泰山植物區系的地理成分複雜,具有明顯溫帶性質。北溫帶成分具110屬占總屬31.8%。其優勢種為油松、麻櫟、栓皮櫟等。泛熱帶分布類型的有68屬,占19.7%;舊大陸溫帶分布具有50屬,占14.5%;東亞分布33屬,占9.5%;東亞—北美間斷分布24屬,占6.9%;溫帶亞洲有11屬,占3.2%等,中國特有成分有2屬,為青檀屬的青檀和枸桔屬的枸桔,在各地理成分中,溫帶分布屬占總屬數49.4%,具熱帶性質的屬占25%。

泰山的不知名樹種2 泰山的不知名樹種2

泰山植物區系具有古老性,含世界單種屬11個,如側柏、雪柳、刺楸、桔梗等;含世界少種屬(2—6種)32個,如蝙蝠葛、木通、枸樹、黃櫨等。在泰山落葉闊葉林中,尚有許多古老的木本種類,如木蘭屬、五味子屬、獼猴桃屬、南蛇藤屬、鵝耳櫪屬、胡桃屬、櫟屬、楊屬、柳屬、榆屬、桑屬、萄葡屬等。

1.1.2栽培植物

泰山的不知我樹種1 泰山的不知我樹種1

泰山栽培的高等植物(指露地栽培者,不包括溫室種類),約有23科、116屬、428種、55變種、20變型。其中,裸子植物3科、17屬、40種;雙子葉植物17科、126屬、339種、54變種、19變型;單子葉植物3科、23屬、49種、1變種、1變型。這些植物對於構成當今的泰山植物系起著重要作用。

從種的數量來說,栽培植物占泰山現有植物總數的32.41%,可見份量之大,而且有逐年增加之勢。栽培植物對於豐富泰山植被的成分、類型、加速其發展演化、提高它的多種效益等方面,都起到了較為重要的作用。

泰山的動物

在全國動物地理區劃中,泰山屬華北區,由於泰山地處魯中南山地丘陵區,故其動物種類多為華北地區習見種,同時主要為魯中南山地丘陵動物地理區的代表類種,在陸棲野生脊椎動物中,泰山有哺乳類37種,鳥類約200種,爬行類14種,兩棲類6種,與山東全省的哺乳類40種,鳥類406種和亞種,陸生及淡水爬行類17種,兩棲類8種比較,可以說明泰山環境在省內來說比較適合於多種動物的棲息繁衍,除陸棲野生脊椎動物外,尚有種類多樣的無脊椎動物。

1.2.1 哺乳類 主要由齧齒目、翼手目、食蟲目和一些小型食獸類所組成,中型獸類僅有少數廣適應性種類。如狼、狐、獾等。目前,泰山境內除豺一種屬於二級保護動物以外,無大型獸類及珍稀獸類,說明泰山長期受人為深刻影響。泰山習見獸類包括嚙齒類、刺蝟、野兔、黃鼬等,而狼、豺、花面狸相對數量少。泰山鼠類較多,分布廣、危害大。

1.2.2 鳥類 泰山鳥類計188種,常見為大山雀、灰喜鵲、金腰燕、黑卷尾、白臉脊鴿等,低山帶常見鳥種有三道眉草鵐、大山雀、紅嘴山雅等;中山帶常見鷦鷯、三道眉草鵐、藍礬鶇、北紅尾鴝等;耕作區常見風頭百靈、三道眉草鵐、金翅雀等;居民點常見樹麻雀、樓燕、喜鵲等。除以上優勢種外,泰山擁有種類眾多的珍貴、稀有甚至瀕危鳥類,已知並列入保護鳥類名錄總計77種和亞種。其中屬於國家一級保護鳥類有7種,它們是白鸛、黑鸛、金雕、白尾海雕、丹頂鶴、白鶴、大鴇等;屬於國家二級保護鳥類的主要為鷹、隼、鴞類等37種。

1.2.3 陸棲和淡水爬行類 陸棲和淡水爬行類,目前已知有14種,以比較耐乾旱的蛇類和蜥蜴類為主,其中代表性常見的為山地麻蜥、麗斑麻蜥、無蹼壁虎、白條錦蛇及黃脊游蛇等幾種。棕黑錦蛇屬省內體形最大的爬行類,雙斑錦蛇、團花錦蛇數量少,遇見率低,應列入保護名單。

1.2.4 兩棲類 泰山兩棲類6種,其中蟾蜍科2種、蛙科3種、姬娃科1種,以上均屬無尾兩棲類,而且均屬華北地區習見類型,如中華蟾蜍、黑斑蛙等。這裡的金線蛙數量較少,屬瀕危種類,應列入保護名單並提出相應的保護措施。

1.2.5 陸生無脊椎動物 泰山陸生無脊椎動物種類多、數量大,生態地理分布廣,主要為寡毛綱蚯蚓類、環毛蚯、水體中有水絲蚓、顫蚓等;陸生軟體動物主要有蛞蝓、灰巴蝸牛、滑槲果螺以及鑽頭螺等。

1.2.6 陸生節肢動物 其種類比較多,重要的包括蛛形綱、昆蟲綱、多足綱等。主要的有蜘蛛、蠍子、蜈蚣以及農業益蟲。鉗蠍、地鱉蟲是著名藥用動物。

1.2.7 昆蟲類 泰山昆蟲類繁多,根據不完全統計有27個目,占整個昆蟲綱33個目的88%,124個科,至少900種。除了約8%的天敵資源外,絕大多數植食性昆蟲,對泰山林木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其中鱗翅目害蟲占整個害蟲種類的50%左右;鞘翅目害蟲占22%左右;同翅目和半翅目害蟲占22%左右。其它害蟲如直翅目、雙翅目、膜翅目等僅占6%(具體種類繁多,不在列舉)。

生物的重點保護種類

為了保護泰山的物種多樣性,對泰山現有的國家保護種類、瀕危物種、泰山上稀有種類以及逐年趨於減少的有益種類,要作為泰山生物重點保護對象提出。

1.3.1 動物類 泰山哺乳動物,狼、豺、花面狸相對數量少,特別是豺,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泰山的鳥類擁有種類眾多的珍貴、稀有甚至瀕危鳥類,列入國家保護名錄的共77種,國家一級保護鳥類7種,還有金線蛙屬瀕危種類。另外,棕黑錦蛇、雙斑錦蛇及團花錦蛇也是泰山很少遇見的少有種類。泰山赤鱗魚屬稀世珍品將瀕危滅絕。

1.3.2 植物類 泰山有山東特有植物21種、6變種、1變型。泰山共有珍稀瀕危植物計30種,其中受威脅6種,瀕危植物17種值得一提的是泰山藥用植物豐富,有110科448種,以何首烏、泰山參、紫草、黃精四大名藥最為有名。現在藥用資源越來越少,有的甚至已到瀕危地步。

以上所提到的都屬泰山生物多樣性保護中應考慮重點保護的種類。

泰山生物多樣性保護對策

今天地球上的生命財富是億萬年進化的結果,地球上的動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間及其生態系統的物理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構成了持續發展的基礎,支撐著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因此,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就是保護自己。生物多樣性是一個地區內基因、物種和生態系統多樣性的總和。目前生物多樣性破壞是一個生態問題,生物多樣性銳減是突出的全球性環境問題。全球四大環境問題,一是氣候變化,二是臭氧層破壞,三是生物多樣性減少,四是海洋污染。唯獨生物多樣性問題找不到較好的解決辦法,因此,研究生物多樣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泰山生物資源豐富,構成了泰山的生物多樣性。但是,由於人類活的影響,有些動植物種類受到一定威脅,並逐年減少,有些是國家級保護種類,有些面臨瀕危滅絕。因此,對泰山上生物多樣性特別是這類珍貴的生物資源,必須研究制定有力措施加以保護。

2.1確立泰山自然生態保護區

泰山是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其自然遺產包括了泰山的生物資源,為了保護泰山的生物多樣性,應儘快申報確立泰山自然生態保護區,並組織專業技術人員認真研究制定出相應的“泰山自然生態保護規劃”。

2.2 建立泰山生物多樣性保護機構

建立起泰山生物多樣性保護機構或明確一個部門配備專業人員負責,也就是要有完善的管理體系和技術隊伍,這首先應引起當地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使他們認識到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意義,要當作一項長期的重要工作來抓,並制定泰山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各種管理辦法。

2.3 建立生物多樣性科研基地及科研隊伍

生物多樣性保護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業務工作,要逐步建立生物多樣性科研基地及科研隊伍,可以是站或所,其業務人員為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決策做好基礎研究工作。

2.3.1 調查蒐集有關泰山生物資源的資料,建起標本館(室)。

泰山的不知名植物相冊 泰山的不知名植物相冊

2.3.2 建立起泰山生物多樣性生物信息庫,將所了解的保護區內有關動物、植物、微生物個體、種群、群落其種類和數量及分布等信息輸入到電腦中建立起生物信息檔案。

2.3.3 建立起泰山生物多樣性環境信息庫,將保護區內地質、地貌、氣候、水文、土壤、社會環境等方面的信息輸入電腦,建立環境信息檔案。

2.3.4 監測站定期監測和調查各種數據資料。A.環境質量要素如:大氣SO2、NOx、CO2、CH4及酸雨、降塵等方面的監測資料;B.對受威脅的鳥類與其它珍稀動物以及瀕危植物定期觀察其發展變化趨勢,及時提供資料。

2.4 深入開展科學研究

一是站(所)業務人員有計畫進行深入調查研究;二是鼓勵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及有關生物愛好者,圍繞泰山生物多樣性進行研究 面。

2.4.1 對泰山保護區內生物多樣性進行分類調查與編目。

2.4.2 對泰山目前尚缺的資料,如菌類和藻類等低等生物進行調查,使其資料更趨完善。

2.4.3加強對物種生物學和生態學基礎研究,重點是珍稀瀕危物種的生物學與生態學的研究,特別是對泰山珍稀、瀕危物種的馴化研究。

2.4.4 進行珍稀瀕危物種的就地與遷地保護技術的研究。增殖及擴延其生長範圍。

2.4.5 對泰山生物資源的套用開發研究。

2.4.6 研究如何正確把握旅遊開發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關係。

2.5 加強宣傳教育及爭取國際交流與合作

2.5.1 加強對泰山區域內人員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教育,特別對制定出的泰山保護區內動物、植物等禁獵、禁采、禁伐的管理規定政策進行大力宣傳,提高人們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自覺性。

2.5.2 對重點保護區域要禁止開發旅遊。

2.5.3 通過宣傳爭取國家、省、市各級政府及部門的資金投入。

2.5.4 加強與國家及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機構的溝通和聯網,爭取國際組織的資金和已開發國家對泰山生物多樣性保護區項目的經濟和技術援助,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的使用與交流。

參考文獻

1. 山東省地方史志編輯委員會.山東省志:泰山志.北京:中華書局,1993.

2. 馬玉美.泰山生態.北京:林業出版社,1996.

3. 陳曉峰.生態環境研究與可持續發展.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7.

4. 孫兆才.泰山生物多樣性及保護探討.北京:中國當代思想寶庫,2001.

5. 王玉慶.都市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北京:環境保護,2001.6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