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區志

《泰山區志》始修於2001年3月, 2004年3月正式出版。該志上限為1985年,下限截至2000年。全志除卷首、概述、大事記外,分28編,依次為:地理環境、人口、綜合經濟與管理、農業、工業、商業、鄉鎮企業和民營經濟、交通郵電、財政稅務、金融、城鄉建設、環境保護、政黨、政權政協、社會團體、民政、社會保障、軍事、司法、勞動、人事、教育、科學技術、文化體育、衛生、社會生活、辦事處鄉鎮概況、泰山,另有人物、附錄、索引。

版權資訊

泰山區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編 劉玉朴主編
北京 中華書局 2004年 1500冊 1100千字 596頁 158.00元
ISBN 7―101―04255―4/K·1808

概述

泰山區北依泰山,南瀕汶河。北部為拔地通天的泰山。中部為繁華的市區。南為千頃沃野,是歷史上著名的“汶陽田”。2000年,城區面積達40平方公里,市區人口40萬。境內氣候適宜,四季分明。自然資源豐富。良田6000餘公頃,水資源總量1.2億噸,礦產儲量200億噸,高等植物1000餘種,動物1200多種。優質天然地熱礦泉水儲量豐富。
1985年以來,經過全區人民的共同努力,綜合經濟實力大幅度增強。200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31.4億元,為1985年的20倍,年均遞增22.3%;實現農業總產值3億元,比1985年增加2.6倍;農村經濟總收入65億元,比1985年增加62倍。至2000年,全區有工業企業3000多家,從業人員4萬餘人,完成工業總產值52億元。歷史上泰城商業服務業較為發達,為附近地區商品集散地。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泰山區改革流通體制,改變經營理念和方式,商業服務業空前發展。到2000年,有商業服務網點1萬餘家,城鄉集貿市場78處。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9億元,餐飲業營業收入13581萬元。
泰山區為泰安市的交通樞紐。泰山火車站、泰安汽車站均設於境內,東、南西部均臨高速公路,有2條國道過境,6條幹線公路穿越,擁有省際和省內跨地區客運線路40餘條,日發客車200多班次。長途電訊實現數位化、自動化,直通國內國際。移動通訊覆蓋全境。網路傳輸、用戶電報、郵政儲蓄、郵政快件、速遞業務全面開展。
泰山區實施“科教興區”,發展科技教育事業。16年組織實施科技計畫項目663項,獲得科技成果454項,其中省級24項,被國家科委授予全國科技先進區稱號。特教工作成績顯著,被國家教委、民政部、中國殘聯授予特殊教育先進區稱號。體育活動活躍,競技水平不斷提高,多次在省市體育比賽中獲獎。文化事業繁榮,擁有區文化館、圖書館、檔案館、廣播電台、有線電視台,多數村建有文化大院。改革醫療衛生制度,加強防疫工作,鞏固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立區鄉村三級醫療網路,綜合醫院、專業醫療機構健全,就醫問藥極為方便。
泰山區人傑地靈,英才輩出。先後有明代重臣蕭大亨、清代名臣趙國麟、清末名醫閆逢寅、民族實業家馬伯聲、知名作家燕遇明等。抗日戰爭時期,湧現出夏天庚、趙篤生、灑海秋、張仁庵、王華等革命志士。新中國成立後,又有外交活動家徐晃,獲得胡志明一級榮譽勳章的夏輔仁等,為國家發展做出貢獻。
泰山區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泰山自然景觀以雄奇、險峻著稱,氣勢磅礴,歷史上封建帝王頻頻到泰山封禪告祭,文人騷客紛至沓來,給泰山留下眾多的文物和華章,佛道兩教建寺設觀,更加豐富了泰山的文化內涵。舉世聞名的泰山於1987年被聯合國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