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洲寺

泗洲寺

泗洲寺位於湖北省孝感市雲夢縣下辛店鎮境內的聖壽山上,始建於梁代,改建於唐朝,現寺院為1998年修繕後的泗州寺,其的主體建築為大殿,殿前鐘樓、鼓樓分列左右。磚木結構,是湖北省內唯一一座元代風格的古建築,現列入全國450座大型寺廟之一。

簡介

泗洲寺泗洲寺
泗洲寺位於孝感市雲夢縣下辛店鎮內,背靠漢丹鐵路,緊鄰漢宜公路,距武漢市60公里,距孝感市40公里。始建於南朝梁代。改建於唐朝,重建於元泰定四年,寺內大雄寶殿及鐘鼓樓造型古樸,飛檐別致,匠心獨運,為湖北省內唯一一座元代風格的古建築,現列入中國450座大型寺廟之一。

1976年10月,泗洲寺被國家文物局認定為國家級歷史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泗洲寺泗洲寺
泗洲寺始建於梁代,改建於唐朝。

據寺前元代石碑記載,泰定四年(1327年)曾重修。其主體建築為大殿,殿前鐘樓、鼓樓分列左右,再前有山門。大殿為木結構,高9米,面積117平方米,重檐歇山頂,保存較好。鐘樓東西向,平面近方形,高8.5米,面積50平方米,亦重檐歇山頂,現尚存。鼓樓於1954年被洪水沖毀,山門及圍牆現已不存,均未修復。現存建築,畫棟流彩,碧瓦凝雲,各種雕飾,猶存古貌,宏雅逸麗。寺周環境清靜。

現在所見的是1998年修繕後的泗州寺,其的主體建築為大殿,殿前鐘樓、鼓樓分列左右。大殿為木質結構,高9米,面積117平方米。鐘樓東西向,平面近方形,高8.5米,面積50平方米。鐘樓的對面為鼓樓。重修雖然沒有修舊如舊,加了許多瓷磚等不協調因素但其風貌改變還是較少,重檐歇山頂,保存亦較好,畫棟流彩,碧瓦凝雲,各種雕飾,猶存古貌。它是湖北省內唯一一座元代風格的古建築,現列入全國450座大型寺廟之一。

名稱由來

泗洲寺泗洲寺
據同行的專家介紹,泗州寺是唐代重新修建後改的寺名,它源於對泗州大聖的崇拜。泗州大聖法號僧伽,他少年出家,誓志遊方,3l歲入中土。始至西涼,次歷江淮。在唐高宗時曾至長安洛陽一帶化緣,後來又來到了包括雲夢在內的吳楚等地。

僧伽手執楊樹枝,到處說法。唐高宗龍朔元年即公元661年,他到了江蘇泗州,建起了普照王寺,傳經布道,為民治病、治水、降伏水母,安定淮泗,享有觀音大士化身的盛譽。

五代末年即954年至959年,周世宗取泗州後,泗州大聖託夢於州民。因此世宗曾欽命天下:凡修精舍者,必立僧伽真相,榜曰大聖僧伽和尚。

宋代佛教中國化、世俗化的時期,僧伽和尚的影響更為深廣。歐陽修、王安石等都曾為僧伽祭典寫過文章,黃庭堅寫詩說:僧伽本起於盱眙,於今寶祠遍天下。

寺內發現

2002年初,寺內發現一尊肉身佛。是廟內一高僧坐化後封入地下三年不腐亂而形成,現出土完好如初,全過程由普陀山王天龍大師裝金而成為全國佛教史上女性第二例,十分罕見。據介紹,這位貞常師太1999年農曆正月圓寂時己77歲,生前她要求寺里不要將其屍體火化,而要裝缸保存;2003年3月按佛門儀式開缸發現其肉身未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