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張鎮

泗張鎮

泗張鎮位於泗水縣東南部,南靠孟子故鄉鄒城市,東與平邑縣,西與孔子故鄉曲阜為鄰。該鎮交通便利,東接京滬高速公路,西鄰京福高速公路,北連327國道,日菏高速公路橫穿東西,S224省道南北穿越。總面積137.5平方公里,人口4.8萬,林果面積達13.8萬畝,林木覆蓋率為61.9%。這裡山青水秀,鳥語花香,林茂果豐,物產豐富,古蹟眾多,是著名的生態名鎮,休閒度假勝地。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泗張鎮泗張鎮
泗張鎮位於山東省泗水縣城東南25公里處,北緯39°,東經117°,南與孟子故鄉鄒城市城前鎮接壤,東與平邑縣豐陽鎮為鄰,西與本縣聖水峪鄉相連可一同眺望孔子故里曲阜。該鎮南北長23公里,東西寬20公里,總面積20.6萬畝,其中耕地面積49175畝,有林果面積13.8萬畝,林木覆蓋率61%,全鎮轄79個自然村,66個行政村,14075戶,48000人。該鎮交通便利,東接京滬高速公路,西鄰京福高速公路,北連327國道,日荷高速公路橫穿東西,S244省道南北穿越。境內山巒起伏,有大小山頭93座,中部的老貓山、紅山、老寨山,中南部的玉皇山、柴火山、訊息石頂、老貓洞山,西北部的安山,東部的聖公山著名。現有水庫、塘壩79座,機井、大口井150餘眼,灌溉面積1.95萬畝,其中:全鎮唯一的青界小一型水庫蓄水量達520萬立方,全鎮村村通電、能車、能電話,總公路里程達372華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進步,擁有中學2處,醫院2處,電視轉播台1處,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以下,實現了初級醫療保健。該鎮地勢東西低中間高,3條季河橫穿東西。花崗石、石灰岩、礦泉水等礦產資源豐富,具有較高的開發利用價值。果品、蔬菜、糧油、畜牧生產是該鎮的主導產業,尤其是蘋果、板栗、大桃、大櫻桃、土豆、大蔥、黃姜、花生、西瓜、地瓜、牛、羊、豬、雞等農林牧產品質優量足,屬於以種養業為主的純山區農業鎮。2002年,全鎮農業總產值達1.134億元,其中鎮村企業產值達到7407萬元,果品產量達19000噸,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490元。

泗張鎮不斷探索山區綜合開發的路子,經過歷屆黨委、政府和全鎮廣大幹部民眾的不懈努力,確立了以發展生態旅遊觀光農業,建設綠色泗張、生態泗張為主攻方向的山區開發模式,先後建起了萬畝桃園、板栗園、黃金梨園,引進了優質黃姜、土豆、蘋果、大櫻桃、地瓜、花生等作物,開發利用了礦泉水、花崗石、石灰石等礦產資源,全鎮經濟繁榮、社會穩定,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先後被農業部授於“中國優質果品之鄉”;濟寧市委、市政府授於“林業四項工程建設”先進單位、“特色農業鄉鎮”、“全市十佳科普示範鄉鎮”等榮譽稱號。

泗張鎮發揮自身優勢,每年舉辦春季桃花旅遊節,梨花旅遊黃金周、夏季農家享果節、秋季登山等活動,吸引了大批的遊客。同時,開展生態旅遊,以花為媒,大搞招商引資、貿易洽談活動。已引進資金6000餘萬元,建起了聖源度假村、桃園仙莊、宋家溝生態園、青源山莊等集休閒度假、餐飲娛樂、登山健身於一體各具特色的旅遊設施,成為魯南著名休閒觀光勝地。

行政區劃

泗張鎮下轄村:石龍咀村、東蒲玉河村、小山莊村、東豐嶺村西蒲玉河村外莊村、八抬轎村、邢家莊村元卜村、三岔河村、蘇家村、東焦坡村、李家橋村、北陳村、胡家樓村、對峪村、王家莊村、香山後村、漢舒村、劉家嶺村、羅家莊村、梅鹿莊村、尚家莊村、西焦坡村、查山前村、大瓜溝村、天齊廟村、茂石溝村、太平莊村、楊園村馬家嶺村、葦子溝村、黃家峪村、司家莊村石泉莊村仲家莊村、仲家泉村、桃花崗村、峨峪村、大周家峪村、南陳村、青界村、入雲山村、前袁莊村、王家口村、黑山溝村、大汪村、羅漢溝村、普峪口村、高莊村、方家莊村、牛莊村、大廠村、石門莊村、張莊村、小宋家溝付、山莊村、南曾家莊村耿家莊村、小周家峪村、王府嶺村、王法峪村、大宋家溝、上焦坡村、後袁莊村、宋家溝村

特色農業

泗張鎮板栗
全鎮共建起優質果品基地6.9萬畝,其中板栗3.4萬畝,年總產量4000萬公斤。

1、板栗:總面積3.4萬畝,主要品種有:蓮花、石豐、華光等七個品種。

2、大桃:栽植面積1.2萬畝,品種主要有:四月豐、雨花露、安農水蜜、楊屯巨桃、烏雞肉桃、日本新川中島、重陽紅、中華壽桃、黃金桃等十五個品種。

3、葡萄:總種植面積8000畝,主要品種有京亞、紅提、黑提、巨峰、高7、美人指等10個品種。

4、蘋果:栽植面積為1.2畝,主要以日本紅富土為主。

泗張鎮花生
其他資源:

1、花生資源:已建起花生基地2萬畝,年產花生780萬斤,該鎮花生以出油率高,個大而聞名遠銷省內外,是加工食用油,花生熟製品的主要原料。

2、礦泉水資源:張鎮地處純山區,鎮外10公里內皆為山區,無污染項目,泉水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目前有礦泉水廠兩處,採用聖公山下350米深的深層岩隙水,富含20多種礦物質及微量元素,口感好深受各地客商好評。

生態經濟

泗張鎮泗張鎮
作為“生態名鎮”的泗水縣泗張鎮著力實施“生態立鎮”戰略,大力發展生態經濟,營造優美的生態環境,促進了當地經濟的快速掘起。2006年,全鎮地方生產值達到4.1億元,比上年增長4%%;完成稅金入庫810萬元,實現地方財政稅收70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338元,增加558元,農村儲蓄餘額達到6800萬元,增加1600萬元,其中生態經濟所占份額均超過70%%以上。

泗張鎮在造林業上堅持長遠利益、生態效益與旅遊效益相結合的原則,圍繞“山頂松柏蓋帽,山中乾果纏繞,山下水果連片”的發展布局,大力發展綠色經濟,打造生態泗張。一張藍圖繪到底,一屆接著一屆乾,持之以恆地對山、水、林、田、路進行綜合治理,做到宜林則林,宜果則果,先後建成了萬畝桃園、萬畝板栗園、萬畝葡萄園、千畝黃金梨園、千畝甜柿園,營造起遍布全鎮的生態經濟林帶,共造林13.8萬畝,林木覆蓋率達61%%,去年果品產量達到2.1萬噸,僅林果一項,人均增收1200多元,形成了“樹滿山,果滿川,灌木荊條滿壩堰”的林業生產新格局。在生態種養殖業發展上,他們按照市需求,積極發展國際國內名牌生態農業產品,實施定單農業戰略,先後從省、市種子部門引進了30多個黃姜、土豆、大蔥、辣椒、彩色地瓜、花生等新品種在全鎮推廣,並與省農科院,上海麗佳公司,北京白氏公司,青島外貿,省、市農科所等單位簽訂了定單生態農產品供貨契約,實現了生態農產品的未產先銷,消除了民眾顧慮。僅去年全鎮就種植土1.5萬畝,黃姜、大蔥5000餘畝,花生1.5萬畝,優質地瓜1萬畝,形成了以南陳、石門一帶為主的土豆、黃姜、大蔥特色綠色蔬菜種植基地,以青界、張莊一帶為主的綠色花生種植基地和以漢舒一帶為主的綠色彩色地瓜種植基地。在生態畜牧養殖上,充分發揮該鎮山多、草多、糧豐的優勢,採取免費防疫,優先為養殖戶提供場地、貸款,無償提供技術信息服務等辦法,積極鼓勵農民飼養生態畜禽,全鎮大牲畜存欄量達4000多頭,並形成了4000餘個養豬、養雞、養羊專業戶,畜牧業總產值達到5000餘萬元,使山里人真正嘗到了發展生態農業的甜頭。

鎮黨委、政府一班人謝絕了“短平快”污染項目的誘惑,確立了“以生態招商,以資源招商”的招商引資路子。通過連續舉辦五屆桃花節,以花為媒,大搞招商引資、貿易洽談活動。已引進資金1.8億餘元,先後建起了聖源度假村、青源山莊、桃園仙莊、宋家溝生態園等生態旅遊配套服務項目,同時,該鎮還利用以山林、果園招商,以水招商等形式,採取租賃、出讓、承包等辦法,吸引外地客戶前來投資興辦生態農業項目,全鎮已有10餘家外地客戶前來承包山林,興辦生態農業項目,累計投資達8000餘萬元。豐富的生態資源不僅保持了水土,涵養了水源,而且拉動了生態旅遊業的發展,僅2008期間就有30多萬人前來觀光旅遊,旅遊社會總收入達400多萬元。

旅遊建設

泗張鎮泗張鎮
泗張鎮確立了以發展生態旅遊觀光農業,建設綠色泗張、生態泗張為主攻方向的山區開發模式,先後建起了萬畝桃園、萬畝板栗園、二千畝黃金梨園,引進了優質黃姜、土豆、蘋果、大櫻桃、地瓜、花生等作物,開發利用了礦泉水、花崗石、石灰石等礦產資源,先後被農業部授予“中國優質果品之鄉”;被濟寧市委、市政府授予“特色農業鄉鎮”、“全市十佳科普示範鄉鎮”等榮譽稱號。

在生態旅遊農業發展方面,泗張鎮發揮自身優勢,每年舉辦春季桃花旅遊節、梨花旅遊黃金周、夏季農家享果節、秋季登山等活動,吸引了大批的遊客。同時,開展生態旅遊,以花為媒,大搞招商引資、貿易交流洽談活動,已引進資金6000餘萬元,建起了聖源度假村、桃園仙莊、宋家溝生態園、青源山莊,進一步提高了生態旅遊的水平與檔次。

充滿神奇色彩的十八羅漢洞、氣勢宏大的安山寺廟已裝修一新,對遊人開放,安山度假村達四星級標準,並在逐步擴建,住農家院,品鄉村美食,還可以垂釣、划船、登山健體,泗張鎮已經建設成集休閒度假、會務接待、餐飲娛樂、觀光旅遊為一體的名勝風景區。

城鎮建設

泗張鎮泗張鎮
鎮黨委、政府發實施“綠、亮、清”工程為載體,以建設現代化和諧小城鎮建設。首先注重加強了鎮駐地基礎建設施建設。投資40餘萬元,安裝路燈100餘盞;完成道路經化2600餘米,栽植塔松、黃楊、側柏等綠化樹木1100餘棵,種草坪840平方米;改造和擴建鎮區道路3.8公里,安裝排水道620米,鋪設路沿石2400米,高標準完成了鎮駐地1500米的河道治理工程,提升了小城鎮建設水平。其次,加強了鎮區環境綜合治理,配備了專職環衛、綠化、市政管理隊伍,並對占道經營、亂貼廣告、亂擺攤點、亂停放車輛等現像進行了集中清理規範,有效地杜絕了“髒、亂、差”現像,使整個小於鎮井然有序、面貌煥然一新,成為富有活力的生態開型小鎮。在全市的環境綜合治理檢查中受到領導的好評,並取得了全縣第二名的好成績。

全鎮共完成較大水利項目20項,其中水利配套10處,大口井4眼,庫塘加固2處,截潛4處。完成較小水利項目70餘項,維修渠道1500米,擴大改善灌溉面積1萬餘畝,解決6000餘名山區民眾吃水難問題,到年底,全鎮水澆面積過到了40%以上,全鎮4萬畝果園、3萬畝農田均能得到灌溉,把旱災造成的損失降到了最低限度。通訊電力事業發展迅速。2005年全鎮共新發展電信移動用戶1200餘戶,至此,全鎮電信、移動用戶過到了7500餘主戶;2007過到了380萬千瓦,比去年增長40%。

特色村屯

泗張鎮泗張鎮
泗水縣泗張鎮峨峪莊村位於泗張鎮西北部,東臨聖源渡假村,地理位置優越,風景優美。全村共89戶,310人,農業以花生、地瓜、土豆為主,林果產品豐富,主導品種有櫻桃、板栗、蘋果等,村中有600餘畝櫻桃園,1200畝山林,有3萬立方容量的水庫,保證了農業的增收。

泗水縣泗張鎮峨峪莊村交通便利,山青水秀,綠樹成林,風景優美,資源豐富,民風淳樸。農業以花生、地瓜、土豆為主,林果產品豐富,主導品種有大櫻桃、板栗、蘋果等。

為了提高村民生活水平,村里投資修建了沼氣池,硬化村中道路及村外生產路,村內道路全部安裝了路燈。村村通吃水工程讓村民吃上了放心水,村級醫療保險保護了村民身體健康;遠程教育則開闊了村民的視野。按照民眾的要求,為村民安裝了有線電視。村里先後成立了文藝宣傳隊、籃球隊、組建了治安巡邏隊伍,深受廣大村民的歡迎。

新農村建設

泗張鎮泗張鎮
該鎮在新農村建設中堅持量力而行的原則,把新農村建設與農村實情結合起來,大大提高了民眾的認同感和自覺性。一是把整治村容村貌作為新農村建設的切入點。重點推行了改水、改路、改房、改廁和沼氣工程建設工作,努力改變“髒、亂、差”的面貌。該鎮共集中整修村中道路10多公里,清理“三大堆”3000多立方,清運生活垃圾2萬多噸,建沼氣池1200多個。二是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關鍵點。大力支持發展種、養、加工等勞動密集型富民產業。三是把健全民主管理長效機製作為新農村建設的支撐點。在村級重大事務決策中探索實行聽證制,財務管理設立“五道關”,確保讓民眾參與村級議事會、村民代表會、民主理財小組等形式多樣的民主管理方式,最大程度地增加了村級事務的透明度,增強了對村級幹部的剛性效率。通過堅持務實地推進新農村建設,該鎮已有20多個村初步發展成為新農村建設標兵村,形成了全面啟動,重點突破的新農村建設局面。

社會事業發展

泗張鎮泗張鎮
在全鎮認真實施了《公民道德建設綱要》。認真開展了“十星級文明系列創建”活動和“美在家庭”、“好媳婦、好婆婆”評比表彰等活動,大力弘揚尊老愛幼、尊紀守法、文明誠信等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全鎮66個村搞了文明一條街建設和村村通科普工程,村風村貌和廣大人民民眾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受到縣委領導的好評.開展了籃球賽、文藝匯演和送科技、送電影下鄉等一些健康向上的文體活動,豐富了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教育衛生工作取得新進展。多方籌資100多萬元用於發展教育、衛生事業,大大改善了教學及醫療衛生院條件。認真抓好了計畫生育工作,全鎮晚婚晚育過96%計畫生育率達99.3%,統計合格率達100%。宣傳、工會、人武部、廣播、團隊、婦聯等部門認真開展工作,均出色完成了全年的任務目標,受到了上級主管部門的一致認可。認真做好社會穩定工作。加強了黨風廉政建設,與各位訂了目標責任書,大力強化了經檢工作,共依法查處各類違法違紀案件7起,收繳違紀金額1萬餘元,處理黨員幹部3人,有力地維護了黨的經律的嚴肅性。認真做好了綜治、信訪、司法工作,深入開展了“開安創建”、“保全進村”等活動。共調處、化解各類矛盾20餘起,接訪21起,處結信訪信件7件,人民民眾滿意率達98%以上。同時,認真落實了減負、救災政策,按規定降低了農業稅徵收標準,足額發放了救災、低保款物,使廣大民眾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溫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