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偈

法華偈

《法華經》全稱《妙法蓮華經》,是大乘佛教中的一部重要經典,它是佛在入滅前所說,所以是最圓滿的佛法。無數僧俗都十分推崇《法華經》,它展示了廣大無邊的佛恩與無餘佛乘的上乘成佛之法。《法華經》不放棄每一個人,主張人人都可以平等成佛。民間的觀世音菩薩使得這部經更加深入人心。以下皆來自經書摘取,緣聚禪蓮徒兒採取網路匯集版本,願更多的人都能受持《妙法蓮華經》。

法華偈

六萬餘言七軸裝無邊妙意廣含藏
白玉齒邊流舍利紅蓮舌上放毫光
喉中甘露涓涓潤口內醍醐滴滴涼
假饒造罪過山嶽不須妙法兩三行​

注意事項

法華偈是由後人根據法華經的殊勝功德和妙用添加上去的,正因為此偈的精湛解析與透徹,恰到好處的將《妙法蓮華經》的殊勝詮釋出來,所以從流傳至今,一直被後人放在法華經的經書開端,很多人把最後一句的過山【岳】寫成【獄】,其實是不對的,因為岳的繁體字像似是獄,後來很多人因為不是繁體字,直接按照形體誤認為是獄,以至於錯誤的偈語流傳網路,再次本人依據前人記載和大藏經校對的原本,給出正確版本,以免後來學人再出現錯誤,阿彌陀佛!

法華經功德利益

《法華經》全稱《妙法蓮華經》,是大乘佛教中的一部重要經典,它是佛在入滅前所說,所以是最圓滿的佛法。無數僧俗都十分推崇《法華經》,它展示了廣大無邊的佛恩與無餘佛乘的上乘成佛之法。《法華經》不放棄每一個人,主張人人都可以平等成佛。民間的觀世音菩薩使得這部經更加深入人心。以下皆來自經書摘取,緣聚禪蓮徒兒採取網路匯集版本,願更多的人都能受持《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法師功德品記載:

1.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是人當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莊嚴六根皆令清淨。是善男子善女人。父母所生清淨肉眼。見於三千大千世界。內外所有山林河海。下至阿鼻地獄上至有頂。亦見其中一切眾生。及業因緣果報生處。悉見悉知。
2.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此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得千二百耳功德。以是清淨耳。聞三千大千世界。下至阿鼻地獄上至有頂。其中內外種種語言音聲。象聲馬聲牛聲車聲。啼哭聲愁嘆聲。螺聲鼓聲鐘聲鈴聲。笑聲語聲。男聲女聲童子聲童女聲。法聲非法聲。苦聲樂聲。凡夫聲聖人聲。喜聲不喜聲。天聲龍聲夜叉聲乾闥婆聲阿修羅聲迦樓羅聲緊那羅聲摩睺羅伽聲。火聲。水聲風聲。地獄聲畜生聲餓鬼聲。比丘聲比丘尼聲。聲聞聲辟支佛聲。菩薩聲佛聲。以要言之。三千大千世界中。一切內外所有諸聲。雖未得天耳。以父母所生清淨常耳。皆悉聞知如是分別種種音聲。而不壞耳根。
3.受持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成就八百鼻功德。以是清淨鼻根。聞於三千大千世界上下內外種種諸香。須曼那華香。闍提華香。末利華香。瞻卜華香。波羅羅華香。赤蓮華香。青蓮華香。白蓮華香。華樹香果樹香。栴檀香沉水香。多摩羅跋香。多伽羅香。及千萬種和香。若末若丸若塗香。持是經者。於此間住悉能分別。又復別知眾生之香。象香馬香牛羊等香。男香女香。童子香童女香。及草木叢林香。若近若遠所有諸香。悉皆得聞分別不錯。持是經者。雖住於此。亦聞天上諸天之香。波利質多羅拘鞞陀羅樹香。及曼陀羅華香。摩訶曼陀羅華香。曼殊沙華香。摩訶曼殊沙華香。栴檀沉水。種種末香。諸雜華香。如是等天香。和合所出之香。無不聞知。又聞諸天身香。釋提桓因在勝殿上五欲娛樂嬉戲時香。若在妙法堂上為忉利諸天說法時香。若於諸園遊戲時香。及余天等男女身香。皆悉遙聞。如是展轉乃至梵世。上至有頂諸天身香。亦皆聞之。並聞諸天所燒之香。及聲聞香。辟支佛香。菩薩香。諸佛身香。亦皆遙聞知其所在。雖聞此香。然於鼻根不壞不錯。若欲分別為他人說。憶念不謬。
4.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得千二百舌功德。若好若醜。若美不美。及諸苦澀物。在其舌根。皆變成上味。如天甘露無不美者。若以舌根。於大眾中有所演說。出深妙聲能入其心。皆令歡喜快樂。又諸天子天女釋梵諸天。聞是深妙音聲。有所演說言論次第。皆悉來聽。及諸龍龍女。夜叉夜叉女。乾闥婆乾闥婆女。阿修羅阿修羅女。迦樓羅迦樓羅女。緊那羅緊那羅女。摩睺羅伽摩睺羅伽女。為聽法故。皆來親近恭敬供養。及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國王王子群臣眷屬。小轉輪王大轉輪王。七寶千子內外眷屬。乘其宮殿俱來聽法。以是菩薩善說法故。婆羅門居士國內人民。盡其形壽隨侍供養。又諸聲聞辟支佛菩薩諸佛。常樂見之。是人所在方面。諸佛皆向其處說法。悉能受持一切佛法。又能出於深妙法音。
5.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得八百身功德。得清淨身如淨琉璃。眾生喜見。其身淨故。三千大千世界眾生。生時死時上下好醜。生善處惡處。悉於中現。及鐵圍山。大鐵圍山。彌樓山。摩訶彌樓山等諸山。及其中眾生悉於中現。下至阿鼻地獄上至有頂。所有及眾生悉於中現。若聲聞辟支佛菩薩諸佛說法。皆於身中現其色像。
6.若善男子善女人。如來滅後受持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得千二百意功德。以是清淨意根。乃至聞一偈一句。通達無量無邊之義。解是義已。能演說一句一偈。至於一月四月乃至一歲。諸所說法隨其義趣。皆與實相不相違背。若說俗間經書。治世語言資生業等。皆順正法。三千大千世界六趣眾生。心之所行。心所動作。心所戲論。皆悉知之。雖未得無漏智慧。而其意根清淨如此。是人有所思惟籌量言說。皆是佛法無不真實。亦是先佛經中所說。
7.佛告藥王。又如來滅度之後。若有人聞妙法華經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隨喜者。我亦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8.若復有人。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妙法華經乃至一偈。於此經卷敬視如佛。種種供養華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繒蓋幢幡衣服伎樂。乃至合掌恭敬。藥王當知。是諸人等。已曾供養十萬億佛。於諸佛所成就大願。愍眾生故生此人間。
9.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法華經乃至一句。受持讀誦解說書寫。種種供養經卷。華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繒蓋幢幡衣服伎樂。合掌恭敬。是人一切世間所應瞻奉。應以如來供養而供養之。當知此人是大菩薩。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哀愍眾生願生此間。廣演分別妙法華經。盡能受持種種供養者。藥王當知。是人自舍清淨業報。於我滅度後。愍眾生故。生於惡世廣演此經。
10.若是善男子善女人。我滅度後。能竊為一人說法華經乃至一句。當知是人。則如來使如來所遣行如來事。何況於大眾中廣為人說。
11.其有讀誦法華經者。當知是人。以佛莊嚴而自莊嚴。則為如來肩所荷擔。其所至方應隨向禮。一心合掌恭敬供養尊重讚嘆。華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繒蓋幢幡衣服肴饌。作諸伎樂。人中上供而供養之。應持天寶而以散之。天上寶聚應以奉獻。所以者何。是人歡喜說法。須臾聞之。即得究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12.如來滅後。其能書持讀誦供養為他人說者。如來則為以衣覆之。又為他方現在諸佛之所護念。是人有大信力及志願力諸善根力。當知是人與如來共宿。則為如來手摩其頭。
13.在在處處。若說若讀若誦若書。若經卷所住處。皆應起七寶塔極令高廣嚴飾。不須復安舍利。所以者何。此中已有如來全身。此塔應以一切華香瓔珞繒蓋幢幡伎樂歌頌。供養恭敬尊重讚嘆。若有人得見此塔禮拜供養。當知是等皆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妙法蓮華經》提婆達多品記載:
14.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妙法華經提婆達多品。淨心信敬不生疑惑者。不墮地獄餓鬼畜生。生十方佛前。所生之處常聞此經。若生人天中受勝妙樂。若在佛前蓮華化生。

《妙法蓮華經》分別功德品記載:

15.其有眾生。聞佛壽命長遠如是。乃至能生一念信解。所得功德無有限量。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於八十萬億那由他劫。行五波羅蜜。檀波羅蜜。屍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毗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除般若波羅蜜。以是功德比前功德。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若善男子善女人。有如是功德。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退者。無有是處。
16.若有聞佛壽命長遠解其言趣。是人所得功德無有限量。能起如來無上之慧。何況廣聞是經。若教人聞。若自持若教人持。若自書若教人書。若以華香瓔珞幢幡繒蓋香油酥燈供養經卷。是人功德無量無邊。能生一切種智。
17.若善男子善女人。聞我說壽命長遠深心信解。則為見佛常在耆闍崛山。共大菩薩諸聲聞眾圍繞說法。又見此娑婆世界。其地琉璃坦然平正。閻浮檀金以界八道寶樹行列。諸台樓觀皆悉寶成。其菩薩眾鹹處其中。若有能如是觀者。當知是為深信解相。
18.何況讀誦受持之者。斯人則為頂戴如來。阿逸多。是善男子善女人。不須為我復起塔寺及作僧坊以四事供養眾僧。所以者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是經典者。為已起塔造立僧坊供養眾僧。則為以佛舍利起七寶塔高廣漸小至於梵天。懸諸幡蓋及眾寶鈴。華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眾鼓伎樂簫笛箜篌種種舞戲。以妙音聲歌唄讚頌。則為於無量千萬億劫作是供養已。
19.是故我說如來滅後。若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若自書若教人書供養經卷。不須復起塔寺及造僧坊供養眾僧。況復有人能持是經。兼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其德最勝無量無邊。譬如虛空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無量無邊。是人功德亦復如是無量無邊。疾至一切種智。
20.若自書若教人書。復能起塔及造僧坊。供養讚嘆聲聞眾僧。亦以百千萬億讚嘆之法。讚嘆菩薩功德。又為他人種種因緣隨義解說此法華經。復能清淨持戒與柔和者而共同止。忍辱無嗔志念堅固。常貴坐禪得諸深定。精進勇猛攝諸善法。利根智慧善答問難。

《妙法蓮華經》隨喜功德品記載:

21.若人為是經故。往詣僧坊若坐若立。須臾聽受。緣是功德轉身所生。得好上妙象馬車乘珍寶輦輿及乘天宮。
22.若復有人。於講法處坐。更有人來。勸令坐聽。若分座令坐。是人功德轉身。得帝釋坐處。若梵王坐處。若轉輪聖王所坐之處。
23.阿逸多。若復有人語餘人言。有經名法華可共往聽。即受其教。乃至須臾間聞。是人功德轉身。得與陀羅尼菩薩共生一處。利根智慧。百千萬世終不喑啞。口氣不臭。舌常無病。口亦無病。齒不垢黑。不黃不疏。亦不缺落。不差不曲。唇不下垂。亦不褰縮。不粗澀。不瘡胗。亦不缺壞。亦不喎斜。不厚不大。亦不黧黑。無諸可惡。鼻不匾[匚@虒]。亦不曲戾。面色不黑。亦不狹長。亦不窊曲。無有一切不可喜相。唇舌牙齒悉皆嚴好。鼻修高直面貌圓滿。眉高而長額廣平正。人相具足世世所生。見佛聞法信受教誨。
24.阿逸多。如來滅後。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余智者若長若幼。聞是經隨喜已。從法會出至於余處……是諸人等聞已隨喜復行轉教。餘人聞已亦隨喜轉教。如是展轉至第五十,阿逸多。其第五十善男子善女人隨喜功德……佛告彌勒。我今分明語汝。是人以一切樂具。施於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六趣眾生。又令得阿羅漢果。所得功德。不如是第五十人。聞法華經一偈隨喜功德。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阿逸多。如是第五十人展轉聞法華經隨喜功德。尚無量無邊阿僧祇。何況最初於會中聞而隨喜者。其福復勝無量無邊阿僧祇。不可得比。

《妙法蓮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記載:

25.若人得聞此法華經。若自書。若使人書。所得功德。以佛智慧籌量多少不得其邊。若書是經卷。華香瓔珞。燒香末香塗香。幡蓋衣服。種種之燈酥燈油燈諸香油燈。瞻卜油燈。須曼那油燈。波羅羅油燈。婆利師迦油燈。那婆摩利油燈供養。所得功德亦復無量。
26.宿王華。若有人聞是藥王菩薩本事品者。亦得無量無邊功德。若有女人聞是藥王菩薩本事品。能受持者。儘是女身後不復受。
27.若如來滅後後五百歲中。若有女人。聞是經典如說修行。於此命終。即往安樂世界阿彌陀佛大菩薩眾圍繞住處。生蓮華中寶座之上。不復為貪慾所惱。亦復不為嗔恚愚痴所惱。亦復不為憍慢嫉妒諸垢所惱。得菩薩神通無生法忍。得是忍已。眼根清淨。以是清淨眼根。見七百萬二千億那由他恆河沙等諸佛如來。是時諸佛遙共贊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於釋迦牟尼佛法中。受持讀誦思惟是經為他人說。所得福德無量無邊。火不能燒。水不能漂。汝之功德千佛共說不能令盡。汝今已能破諸魔賊壞生死軍。諸餘怨敵皆悉摧滅。善男子。百千諸佛以神通力共守護汝。於一切世間天人之中無如汝者。唯除如來。其諸聲聞辟支佛乃至菩薩智慧禪定。無有與汝等者。
28.若有人聞是藥王菩薩本事品。能隨喜贊善者。是人現世口中常出青蓮華香。身毛孔中。常出牛頭栴檀之香。所得功德如上所說。
29.此經則為閻浮提人病之良藥。若人有病。得聞是經病即消滅。不老不死。

《妙法蓮華經》普賢菩薩勸發品記載:

30.爾時普賢菩薩白佛言。世尊於後五百歲濁惡世中。其有受持是經典者。我當守護除其衰患令得安隱。使無伺求得其便者。若魔若魔子。若魔女若魔民。若為魔所著者。若夜叉若羅剎。若鳩槃茶。若毗舍闍。若吉遮若富單那。若韋陀羅等。諸惱人者。皆不得便。
是人若行若立讀誦此經。我爾時乘六牙白象王。與大菩薩眾俱詣其所。而自現身。供養守護安慰其心。亦為供養法華經故。是人若坐思惟此經。爾時我復乘白象王現其人前。其人若於法華經。有所忘失一句一偈。我當教之與共讀誦還令通利。
爾時受持讀誦法華經者。得見我身甚大歡喜。轉復精進。以見我故。即得三昧及陀羅尼。名為鏇陀羅尼。百千萬億鏇陀羅尼。法音方便陀羅尼。得如是等陀羅尼。
世尊。若後世後五百歲濁惡世中。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求索者。受持者。讀誦者。書寫者。欲修習是法華經。於三七日中應一心精進。滿三七日已。我當乘六牙白象。與無量菩薩而自圍繞。以一切眾生所喜見身。現其人前。而為說法示教利喜。亦復與其陀羅尼咒。得是陀羅尼故。無有非人能破壞者。亦不為女人之所惑亂。我身亦自常護是人

《妙法蓮華經》全文音頻持誦

法華經音頻持誦版是為了更多的人能夠聽聞無上妙法,無論是不識字者,還是手機用戶等都非常適合聆聽,眾多佛弟子發心利益眾生錄製,妙法蓮華經至今持誦的不多,在網路上有女聲版,男聲版,法師持誦版,其中以聆志居士持誦,與緣聚禪蓮徒兒持誦版,個人認為比較正規,國語清晰,適合流通,具體連結可以查詢百度,感恩一切默默奉獻無私付出的錄製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